王子晋祠

西游记的秘密——简单说:王姓辈分其述乃昌

<

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57e34bde4cdc515eb199071d5f4cb5fd_20221209164906167057574653266.png

一、关注公众号 : jisijidian

二、点击公众号下方链接,进入页面——点击 “建馆”;

三、上传对应照片简介

四、点击祈福,选择祭品

五、邀请亲友共同追思,点击“祭拜着”,点击“+”,分享链接给自己的亲友。



  先说一说孙悟空这只猴子有多么了不起王姓辈分其述乃昌,至少是卓越,也可以说是杰出,先看原文——

  美猴王享乐天真,何期有三五百载王姓辈分其述乃昌。一日,与群猴喜宴之间,忽然忧恼,堕下泪来。

  众猴慌忙罗拜道:“大王何为烦恼王姓辈分其述乃昌?”

  猴王道:“我虽在欢喜之时,却有一点儿远虑,故此烦恼王姓辈分其述乃昌。”

  众猴又笑道:“大王好不知足!我等日日欢会王姓辈分其述乃昌,在仙山福地,古洞神洲,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王拘束,自由自在,乃无量之福,为何远虑而忧也?”

  猴王道:“今日虽不归人王法律王姓辈分其述乃昌,不惧禽兽威服,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内?”

  众猴闻此言,一个个掩面悲啼,俱以无常为虑王姓辈分其述乃昌。

  只见那班部中,忽跳出一个通背猿猴,厉声高叫道:“大王若是这般远虑,真所谓道心开发也!如今五虫之内,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阎王老子所管王姓辈分其述乃昌。”

  猴王道:“你知哪三等人王姓辈分其述乃昌?”

  猿猴道:“乃是佛与仙与神圣三者,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王姓辈分其述乃昌。”

  猴王道:“此三者居于何所王姓辈分其述乃昌?”

  猿猴道:“他只在阎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内王姓辈分其述乃昌。”

  猴王闻之,满心欢喜道:“我明日就辞汝等下山,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务必访此三者,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王姓辈分其述乃昌。”

  这一段说了孙悟空走上菩提之路、修道的因缘王姓辈分其述乃昌,虽没有什么高深的道理,但由此可以看出孙悟空这只猴子是多么不简单——

  第一,人生无常这一点,是孙悟空“自己”领悟到的,并没有外人指点王姓辈分其述乃昌。这种境界,类似于佛家中的独觉、辟支佛,由观万物因缘而自我觉悟而断烦恼而解脱。这说明孙悟空智慧极高,这就为以后菩提祖师点化孙悟空乃至孙悟空一生即成佛奠定了基础。

  第二,谁都怕死,这从紧接着的一句可以看出来:“众猴闻此言,一个个掩面悲啼,俱以无常为虑”,而且谁都想解脱,但是谁采取了行动呢?一个也没有!只有孙悟空马上就做了决定:“我明日就辞汝等下山,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务必访此三者,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王姓辈分其述乃昌。”连美猴王也不要了,只要解脱!佛门成道的几大要素,一是菩提心,一是出离心,众生虽然常处烦恼之中痛苦不堪,但为什么已经出世了无量诸佛、天尊大圣教化而我们还是众生一枚呢?关键就是甘愿沉沦苦海,不想出离三界,所谓娑婆世界,就是众生甘于十恶,争名、争利、夺爱、夺情,众生正乐此不疲、忙得不亦乐乎呢,哪有闲工夫修什么道、出离什么三界?这也就是孙悟空度过一重大海,到达南赡部洲地界之后看到、领悟到的——见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更无一个为身命者,正是那——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我们且睁眼看看我们今天所在的世界,包括我们自己,到现在不还是这样吗?

  因石猴是天地自然生成的,所以他修行之时站的起点非常高,比如,唐僧是佛祖座下弟子,十世修行,根基极为纯正,见了女色,还需要紧紧守护自心,才能把持得住,但孙悟空天生即不染女色,这一点比他师父还厉害,还有,唐僧持戒谨严,故不吃肉食,而孙悟空则是天生就吃素,也就是说,很多唐僧需要持戒才能做到的,孙悟空自然就能做到了王姓辈分其述乃昌。所以孙悟空修炼起来比任何人都要快速,事实上,他一生即成佛了,绝对是禅宗或密乘法直指本根、即身成佛、顿悟成佛的境界。

  再说说孙悟空的伟大师父菩提祖师王姓辈分其述乃昌。菩提祖师应该是《西游记》中最神秘的人物。菩提祖师佛法高深,道法亦同样深邃,是一位佛道兼修的绝顶高手,也是三教九流兼通、正宗旁门无所不容、无所不通的大圣,且看菩提祖师说道时的情形:“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说一会儿道,说一会儿禅,三家配合本如然。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

  菩提祖师法力无边王姓辈分其述乃昌,这位大圣只用了三年功夫就使孙悟空彻悟菩提妙理,学会了长生不老术,七十二变和筋斗云的本领,把龙宫、地狱乃至整个天界掀了个底朝天,但又隐居深山,无人知晓,佛经上说,佛祖入最深禅定,各位圣人、罗汉、菩萨以天眼、慧眼、法眼天上地下遍照,皆不能见佛祖踪迹,因唯有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唯有佛眼方可见佛祖体用,遍观整个《西游记》,我们找不到菩提祖师从何处来到何处去的任何蛛丝马迹,真可谓神龙无迹、深藏若虚,正如禅宗中华初祖达摩祖师曾经开示的那样:不与凡圣同迹,超然名之曰祖——

  顺便说一下,孙悟空这只灵明石猴,其出身也非常符合这个特点,真假美猴王到雷音寺之后,如来对观音菩萨揭示:“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王姓辈分其述乃昌。这厮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鳞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

  按道家的境界说,菩提祖师虽然道高德隆,但与天地各界都无往来,真可谓大道无形、独往独来的至贵之人王姓辈分其述乃昌。唯有佛祖或道祖方有此超凡越圣、鬼神不测的境界。

  那么,菩提祖师到底是佛祖还是道祖呢?好像都有道理和证据王姓辈分其述乃昌。

  先说菩提祖师可能是佛祖的道理和证据王姓辈分其述乃昌,最典型的有两个:

  1、菩提祖师隐居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王姓辈分其述乃昌。灵台、方寸,心也;斜月三星洞,也是心;菩提,觉悟也,此即禅宗或密乘法“即心即佛”的至上妙义。

  2、祖师门下弟子之辈分为“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也是很明白的佛门家风王姓辈分其述乃昌。

  佛祖普度无量无边、一切众生王姓辈分其述乃昌,何况是孙悟空这个具有如此高度自觉性的猴子?

  佛祖自始至终一直关注着孙悟空的修行,悟空一诞生,佛祖就开始了接引过程,其实那只厉声高叫的老猴子也是佛祖的化身,他指示悟空去找菩提祖师,菩提祖师早就等着悟空呢王姓辈分其述乃昌。

  菩提祖师点化孙悟空觉悟本性,又传给他修炼的法门和本事,之后隐退,目的是先让孙悟空自己历练历练,一旦孙悟空闹得不可收拾就出来教训他、替他收场,最后通过取经,系统磨练、全方位提升孙悟空的境界,直到他彻底成就,圆满成佛为止王姓辈分其述乃昌。

  你想,哪有菩提祖师那样不负责任的师父?自己的徒弟还没真正成就就撒手不管了,任他乱来王姓辈分其述乃昌。

  孙悟空临行前祖师说的“任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若说出半个字,我就知之,将你的灵魂贬到九幽之下,永世不得翻身”,看起来是句狠话,其实用心良苦,因为只要孙悟空不说出自己的师父是谁,那就谁也奈何不了他,所以二郎神捉住孙悟空之后,玉帝手下诸神刀劈斧剁、雷劈火烧,用尽办法,孙悟空毫发无伤,而道祖是与佛祖心意相通的,故太上老君趁势提出将孙悟空带去,于八卦炉中将其炼化,其实,太上老君是暗中帮助孙悟空,把他偷吃的金丹炼成浑然一体,于是孙悟空的境界和法力在从八卦炉中出来之后又一次大幅提升:火眼金睛和类似于金刚不坏之身王姓辈分其述乃昌。

  实际上,佛祖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孙悟空这个最心爱的徒弟的教化,整个西游记的主题就是孙悟空成佛记,而如果没有佛祖和道祖的大方便,孙悟空怎么可能一生就成佛?所以说佛法和道法不可思议也王姓辈分其述乃昌。

  但是如果说菩提祖师是道祖也有道理和证据:

  1、菩提祖师给悟空起名字时——“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王姓辈分其述乃昌。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个兽旁,乃是个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狲’倒好。狲字去了兽旁,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这段话看似游戏,其实是对老子《道德经》“复归于婴儿”极得本性的阐释。

  2、当孙悟空半夜三更面见祖师时,祖师所传修道的妙诀是:“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性命无他说王姓辈分其述乃昌。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明眼人一看就知,这正是道家正宗的修行要诀。

  3、至于老君在悟空被抓后主动要求锻烧悟空,站在这种角度就更好解释了:猴子被抓后,即被绳索捆绑,使勾刀穿了琵琶骨,再不能变化,如此,猴子无法施法自救,而老君炼猴子时,是先把勾刀去掉,等于是把孙悟空给放了王姓辈分其述乃昌。老君难道不知道仙人罪犯的琵琶骨如果勾了就任人宰割,如果去了可能会生出事端,让他逃去?那此时老君为何要去掉勾刀呢?唯一的解释是不想让他死,让他自救以活命,可以看出老君不仅不想杀他炼丹,实际是在秘授他铜头铁背、火眼金睛之术。

  那,我就不明白了:菩提祖师到底是佛祖还是道祖?菩提祖师、佛祖和道祖都笑而不言王姓辈分其述乃昌。

  我说几句废话吧:孙悟空第一次见到菩提祖师时,书中对菩提祖师的描绘是这样的:“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王姓辈分其述乃昌。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这段描述佛道兼通,“大觉金仙”更具道家色彩,但“西方妙相”显然更契合佛家了;“全气全神”道家意味更浓一些,但“不生不灭”、“万万慈”云者,佛家和道家都说;“空寂”可以说佛家色彩更多,但“自然”更偏于道家,“真如本性”不用说是典型的佛家语;最后一句的“庄严”一般被视为佛家用语,“历劫明心”应该说是最典型的禅宗家风。

  实际上,我们完全没必要执定菩提祖师非得是佛祖或非得是道祖不可,其实,最高妙的境界是超越一切相而又具足一切相的,金刚经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祖相、道祖相也是虚妄,连超越佛祖相和道祖相的无相之相的境界也超越了,才是真正的无相境界、实相境界、本性境界,此时,道祖也罢,佛祖也罢,无相也好,实相也好,亦或是本性等等,都是名词耳王姓辈分其述乃昌。

  《西游记》的根本宗旨揭秘:

  前人曰《西游记》乃修行之书,确定无疑焉王姓辈分其述乃昌。前人多从道学解读之,以道学解读《西游记》,前人之述备矣,此处则从佛学而解读之,两种解读本性无二也。

  此书整体上可分为三大结构,分别对应佛门修行的三大阶段:前七回从孙悟空诞生到被如来压到五行山下为止为第一阶段,从被唐僧救出、保其西天取经的整个取经路为第二阶段,最后九九八十一难难满成佛为第三个阶段,这三大阶段其实就是成佛的三大关键,也就是“佛”的三重最基本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或修慧、修福、福慧双足王姓辈分其述乃昌。

  孙悟空由菩提祖师点化觉悟大道只是修行路上的最初始阶段,此时的孙悟空只是自了汉,相当于佛祖所说的小乘境界,如果自以为这就是已经成就了大道、就是修行的最高境界而止步不前,此即典型的增上慢比丘,法华会上一开始拂袖而去者皆此辈也,此辈人“未证(无上菩提)谓证,未得(无上菩提)谓得”王姓辈分其述乃昌。二乘中除了罗汉,还有辟支佛,其根器堪称小乘中最利者,其所证悟的境界比罗汉更深,但之所以不能成就圆满大觉,最关键的障碍称为“独觉舍悲障”,即其没有普度一切众生的大悲心,故功德不圆满,不能成就最高佛果,不仅不能成就最高佛果,甚至还有可能退堕,孙悟空不是如此吗?孙悟空的师父菩提祖师看得很透:“你这一去,定生不良”。无论是向玉帝求封齐天大圣还是最后大闹天宫直至对佛祖说出“皇帝轮流做,如今到我家”,孙悟空都是为自己求名、求利、求地位,哪里有一毫无私利他之大心、普度众生之宏愿?所以第十五回观音菩萨责备孙悟空“未成人道”,为什么这么责备呢?因为在佛教看,六道众生之中,属天和人最伟大,因为只有这两类众生才会发起普度一切众生的伟大誓愿,这是成就圆满大觉的最关键一步,观音菩萨点化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其实就是让他由小乘而走向大乘,直至最后成就最上乘的佛果,所以取经路才是《西游记》的重头戏,整个取经路在全书中所占的篇幅最多,地位也最重要,因为取经路是以浓缩的方式展示了菩萨的六度万行。我们可以看到,取经路所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不仅是孙悟空或者说师徒五人降妖伏魔的过程,也不仅是他们提升自己境界的过程,同时也是积累功德的过程,可以说几乎每一难过去,就有很多众生被师徒五人救度,最典型的如在比丘国救度做药引子的千余名装在鹅笼中的小儿,借得芭蕉扇之后彻底扇灭火焰山使得山周围风调雨顺保得黎民百姓平安等等,唐僧为什么一开始就给孙悟空起名为“行者”?这个“行者”不仅是表面的到西天取经之“行者”,而是“大乘菩萨行者”之意。等到菩萨修行圆满,自觉觉他,福慧双足,则功到自然成,成就佛果,请看第九十八回回目“猿熟马驯方脱壳,功成行满见真如”,“猿熟马驯”,心是猿来意是马,现在都已修习圆熟,“功成行满”,普度众生的功德亦具足圆满,内修心性、外度众生的功夫全部达到圆满境界,于是乃入佛地也,《西游记》亦至此而终。

  但是,完了吗?——《西游记》之后的境界王姓辈分其述乃昌。

  此处有两个相关的问题王姓辈分其述乃昌,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个问题:

  1、孙悟空经菩提祖师点化王姓辈分其述乃昌,悟彻菩提妙理,是不是禅宗的明心见性或见性成佛?也可以说是不是真正的开悟?

  2、孙悟空成的是什么佛王姓辈分其述乃昌?

  把这两个问题彻底搞清楚,才算是真正读懂了《西游记》王姓辈分其述乃昌。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禅宗所说真正的开悟王姓辈分其述乃昌。禅宗常说解悟和证悟,简而言之,解悟者,由思维而明了自心本性,证悟者,超越思维名相、实证自心本性,只有证悟才是真正的开悟。憨山大师曰:若依佛祖言教明心者,解悟也,多落知见,于一切境缘多不得力,以心境角立,不得混融,触途成滞,多作障碍,此名相似般若,非真参也。真参者,乃顿歇一切妄念、知见,彻了自心,亲证菩提,亲见佛性,是为真实参悟。

  孙悟空由菩提祖师指示修行法要,“切切记了口诀”,只是悟彻菩提之理,乃为解悟,并非明心见性的证悟、真实开悟,故遇到境缘很容易迷失本性甚至入魔,孙悟空正是如此:离开祖师之后,“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一直到大闹天宫、与佛祖打赌被压于五行山下,只是相似般若,正所谓“于一切境缘多不得力,以心境角立,不得混融,触途成滞,多作障碍”是也,根本不是真正的见性,只有经过取经路八十一难的磨练,去掉所有的魔障之后,才算真实证悟,所以最后成就斗战胜佛王姓辈分其述乃昌。

  但是,成就斗战胜佛,就佛学修行来说,仅仅是刚开始,这就是第二个问题了:孙悟空成的是什么佛?孙悟空成的应该是通教的最高果位所谓果头佛者,通教体色即空,正符合孙悟空之名,且孙悟空只是在一个小世界中克服重重磨难,圆满六度万行后证得佛果,还远远不是超越一个小世界、小千世界、中千世界直至证得大千世界之不可思议妙用的别教之最高果位——报身佛,更远远不是证得无量大千世界、世界海乃至一真法界不可思议妙用的圆教之最高果位——法身佛王姓辈分其述乃昌。

  直至别教之初地或圆教初住方初证佛性,刚入佛界,其上还有四十一个层次才能修成最圆满、至高无上的妙觉佛位,因此退一步说,即使孙悟空是证悟,也仅仅相当于万里长征只走了第一步而已,因开悟本性之后还需遍修万行,只有万行圆极,方为成就圆满极果,开悟、见性只是天台宗所说的“素法身”,只是刚找到自己的本性,但此佛性还没有完全、圆满开显,无量妙用仍然藏而未显,无有功德庄严也,禅宗所谓开悟之后还大有事在是也,故禅师开悟之后还要常养保任,还要处处磨练、念念开发此佛性也,念念不离、念念锤炼,直至颠扑不破、绝对自主、永不迷失、无上圆满为止王姓辈分其述乃昌。

  依次破十二品无明,成就报身佛,全部破四十二品无明,穷尽法源底,究尽大道实相,是为妙觉、圆觉、究竟觉、无上正等正觉,成就法身佛,于是乎,修行路彻底完成——不是结束,而是完满成就、永恒保持、金刚不坏、常乐我净王姓辈分其述乃昌。

  如按道门修行境界,先历初级的仙品九重,次经中级的真品九重,后成就高级的圣品九重,进一步超越圣品,所谓超凡越圣,乃可永脱轮回,历劫不灭,以大道为体,所谓天地有坏,我身不坏,无量金光,遍透宇宙,其聚则有,其散则无,究竟则完全穷尽大道一切实相、具足无量功德妙用,就成就元始天尊级别的最上乘、最圆满的无极大道,此方为道家修行的最高成就,此相当于佛门的无上大涅槃、诸佛如来法界王姓辈分其述乃昌。

  师者父母心:

  从《西游记》可以看到各位圣人教化众生的良苦用心王姓辈分其述乃昌。《西游记》中的各位师父、大神都是大智慧、大慈悲等持的高手,例子太多,随便举几个看看。

  孙悟空被二郎神捉住之后,刀砍斧剁雷劈皆不管用,此时,太上老君提出,因孙悟空将偷吃的金丹用三昧真火锻成了一块,急切难伤,所以最好交给他,把孙悟空放入八卦炉中炼化,以便回收王姓辈分其述乃昌。这个理由绝对正当,谁也没话说。结果,他老人家炼孙悟空之前,孙悟空吃下去的金丹生熟不等,这时的孙悟空最多只是金丹的杂货铺而已,等太上老君把孙悟空弄进八卦炉中之后,在八卦炉这件超级法宝强大气场的加持之下,孙悟空体内所有的金丹都火候纯熟,且浑然一体,也就是说,太上老君费了一片苦心,终于把孙悟空炼成了一个超级混元大金丹!这个忙帮的,神不知鬼不觉,果然是“善行,无辙迹”啊。

  菩提祖师一见面,就给石猴起名曰孙悟空,真乃慧眼也,因为祖师一眼即看出孙悟空心性修持的功夫不够,有点管不住自己,虽然起点很高,已经站在“空”的基础上,但未来很可能陷入但空、顽空的泥沼,起此名是为了提醒孙悟空,要对空性具有正见,空不是任性胡来,不守规矩,而是中道智慧,不离真实王姓辈分其述乃昌。

  这一点,玉皇大帝也看得很清楚,所以孙悟空第一次上天,就封其为弼马温,因孙悟空是心猿,心猿意马,最是难以调伏,玉皇大帝显然看出孙悟空心性修持的功夫还不够坚固,官封弼马温和菩提祖师起名孙悟空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为了提醒孙悟空注意调习好心、意,故曰“官封弼马是知音”王姓辈分其述乃昌。

  而佛祖在孙悟空闹得最乱的时候出现,并适时做出惩罚,则是在孙悟空修行出现偏差后及时采取的纠正措施,且在五行山上镇之以六字大明咒以加持之,此乃为孙悟空灭罪、消业,并提高其境界,可谓用心良苦王姓辈分其述乃昌。而且佛祖、道祖、玉皇大帝等经常设计考核师徒几人的修行进境如何,如四圣试禅心,是为了考验师徒几人抵抗美色的能力,而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是观音菩萨求太上老君派自己的小童子化现的,当然这背后肯定是佛祖的旨意。

  总之,遍观整部《西游记》,道祖、佛祖、玉皇大帝等,从孙悟空一出世就不谋而合,且配合极为默契,彼此心照不宣,但他们的目的完全一样,那就是,甭管用什么办法,或唱黑脸,或唱红脸,或正面引导,或反面激励,连哄带吓,反正得想方设法、千方百计,一直把孙悟空培养成佛,让他成就大道为止王姓辈分其述乃昌。

  顺便比较一下红楼梦——两块最伟大的石头、两部最高妙的小说——《西游记》与《红楼梦》,就是一个一体两面的阴阳镜,以两块石头为喻,揭示了佛道的真谛、解脱的真理王姓辈分其述乃昌。

  1、孙悟空和贾宝玉都是一块通灵宝玉,只不过孙悟空是形神合一,而贾宝玉是形神分而为二(但本性仍为一),贾宝玉即通灵宝玉之形,通灵宝玉乃贾宝玉之神,即贾母所说,通灵宝玉是贾宝玉的“命根子”,贾宝玉的前身是神瑛侍者,瑛,像玉的美石,神瑛,神奇的、有灵性的美石,即通灵宝玉也王姓辈分其述乃昌。《西游记》一开篇说石猴的来历:“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红楼梦》第八回咏通灵宝玉的诗“失却幽灵真境界,幻来新就臭皮囊”,“真境界”即作为真实本性的通灵宝玉,“臭皮囊”乃其幻化成的凡人贾宝玉的肉身。通灵宝玉就是贾宝玉的本性,故通灵宝玉一丢失,宝玉即失却主宰,魂不守舍,须经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点化觉悟并携带回归方完成形神合一。通灵宝玉和贾宝玉都是由两位大师带入红尘,最后又是他们将两者送回其来处,且合而为一,经历劫难之后原始反终,还其形神一体的本来面目,故最后一回甄士隐说了一句极其高妙的话:“宝玉,即宝玉也”,这可不是同语反复,而是指贾宝玉即通灵宝玉,通灵宝玉即贾宝玉,性相一如,形神不二也。

  2、孙悟空和贾宝玉这两块通灵的石头,都是隐喻一切众生幻化身之中本来具足圆满本性,即一切众生皆具佛性,故皆可觉悟、修行成佛成道,不觉悟、不修行,我们都是石头,觉悟了、修行了,我们就可以超越红尘、成佛成道,也就是《西游记》石猴将石字隐去称美猴王之时的那句话“历代人人皆属此,称王称圣任纵横”王姓辈分其述乃昌。通灵宝玉和灵明石猴经历了类似的三部曲:由天地精华炼就而通灵、修炼(石猴是通过八十一难,宝玉是通过红尘历劫)、觉悟(石猴成佛、宝玉出家)。而且贾宝玉和孙悟空正好互补,贾宝玉走的是在世间觉悟最终超越红尘的路子,孙悟空走的是出世间修行成佛成道的路子,一个是在三界内,一个是在三界外,或者说一个是因觉悟世间无常、虚妄而从三界内超越到三界外,一个是觉悟真如之后悟后起修而从三界外入三界内成就菩萨行,将贾宝玉和孙悟空合为一体,修行的道路就完整呈现出来了,前者是空谛,后者是假谛,空假二谛本来圆融是为中谛,三谛圆满就是成佛——所以菩提祖师起的“孙悟空”这个名字是极其高明的,“孙”已见上述,复归于婴儿、本来面目,“悟空”亦含禅意,当菩提祖师初见孙悟空问其姓名、有无父母之时,孙悟空回答“我无性、无父母”,此乃大道无名之意,亦有佛家性空之意,可见孙悟空是悟性极高的,当众生执着于万有之中时,孙悟空已经站在空的境界上了,但执着于空、无易陷入顽空、恶趣空之偏执,佛家有言,只见空不见不空不为真实中道,所谓一切皆空、空亦复空,老子也在《道德经》第一章就指出,有无一体,空有不二,“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故菩提祖师给孙悟空起名曰“悟空”,正是为了提醒孙悟空不离正中道,也就是不离自心本性,此为成佛的最正宗道路,即“打破顽空须悟空”是也。

  3、要理解《红楼梦》,只要看明白三回就可以了,即第一回,第五回和最后一回王姓辈分其述乃昌。红楼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与第百二十回“甄士隐详说太虚情,贾雨村归结红楼梦”,正好首尾呼应,揭示出了《红楼梦》的大结构:甄士隐(真事隐)说觉、说真,贾雨村(假语村)言迷、言幻,整部著作的主旨就是借迷促觉、假幻说真,由观世事无常、虚幻而觉悟,即可解得其中真味。“都云作者痴”,那是因为读者痴迷,“谁解其中味”,领悟了个中妙道就可解作者之本心。《红楼梦》一开篇(第一段)从甄士隐(真事隐)起始,紧接着(第二段)借贾雨村(假语村)言,引出通灵宝玉的来历(第三段),之后一僧一道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之入红尘历劫修炼,乃上演所有有缘众生一番情孽恩怨因果故事,尤以第五回贾宝玉梦入太虚幻境之事为其中心,预言相关女子之命运,第五回实乃整部《红楼梦》众女子实际命运之预演、之缩影,贾宝玉梦醒之后与此中众女子在红尘中经历的悲欢离合的具体过程,就是贾宝玉由入世而觉悟而出世的历练过程和觉悟过程。警幻仙姑,度孽情之菩萨也,警幻者,犹禅宗之当头棒喝,由此促使众生破迷开悟者也,幻者,情执也,沉迷于其中而不觉悟,即佛祖所谓众生之父母贪爱和无明也。起始和终结皆以空空道人前后呼应之,此意在申明世间法无常、一切皆空之真理,最后由甄士隐将隐藏于众生本性之中的最真实秘密开示出来,“太虚幻境即是真如福地”,此真理乃警幻仙姑、空空道人、贾宝玉、一僧一道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甄士隐乃至一切开悟者所同证之大道也。

代祭祖祭祀视频 点击播放!

代烧-001.jpg

代操办 加微信看看!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本文链接:https://wangzijinci.com/post/7280.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内有转载或采集其他平台内容, 若有文章涉嫌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传统风俗和习惯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倡导家祠文化,抵触封建迷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