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8:Siripan妈妈二姐的百日祭@Wat Daowadeung
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生日那天回到家里,就开始发烧,夜里烧得特别厉害祭妈妈。不过第二天早上基本上就退烧了,只是流鼻涕。我以为身体恢复了,晚上继续开着门窗看电视。睡觉的时候又开始发烧,看来夜间外面的气温还是很低的,只是我在屋里不觉得,身体是欺骗不了的,马上就有了反应。昨天睡了一整天,因为Siripan妈妈在一周多以前就通知我,这个周日是她二姐的一百天忌日,让我一起参与寺庙的祈福活动。所以我想着身体赶快好起来,别耽误了事儿。
今天早上醒来的时候,烧是退了,只是嗓子很疼,还是勉强出发了祭妈妈。我很少在这个时间出门,冬季八九点钟的清迈,是特别冷的,我还穿着短袖,骑着自行车就有点儿托大了,不过一路上还是出了不少汗。路上看到的行人都是穿着长袖,我真像个游客了。
妈妈的二姐今年九十岁了,去世的时候还差几个月就过生日了祭妈妈。她瘫痪在床十几年了,而且最近五六年还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很久都不认人了。所以在这样的高寿离开,算是喜丧了。妈妈二姐去世的直接原因,因为感染了新冠肺炎,这场疫情带走了不少老人家。Siripan妈妈的父亲是清迈皇族的后裔,她父母都葬在松德寺的皇家墓地。妈妈没有兄弟,只是姐妹五人。后来我才知道,结了婚的姐姐去世后是不能进入皇家墓地的,因为婚后都改成了夫姓。妈妈一生未婚的三姐、四姐,一直姓Na Chiang Mai,所以去世后跟父母合葬了。这个三姐虽然没有子女,但是结过婚,妈妈说火葬后就把骨灰扬到天空之中。妈妈说她以后去世了,也希望是这样,不给孩子们添负担,还要经常去扫墓。这样真的是挺好,我也跟妈妈学习吧!妈妈五姊妹中,四姐去世得最早,有二十多年了,她也是第一个跟父母合葬的。早些年妈妈还把大儿子过继给了四姐,怕四姐没人照顾。四姐去世后,大儿子又回来了,这也是他跟妈妈没有Tom那么亲近的缘故吧。
今天的活动是在妈妈家附近的寺庙,Wat Daowadeung举办的,这次是在主殿里,平时很多次活动都是在偏殿祭妈妈。爸爸说今天诵经的时间是最长的一次,超过了两个小时。妈妈从餐厅预订了午饭,诵经的和尚们在主殿里吃的午饭,诵经时间太久,留给和尚们吃饭的时间不多了,他们是过午不食的。不过泰国的和尚们是吃肉的,我以前都不知道,以为跟中国的和尚一样也吃素呢。有一次在寺庙里办活动,妈妈说大家跟和尚们吃的都是一样的,我看见都是肉菜,才知道了泰国的这个风俗。
下午回到家里继续睡觉祭妈妈,晚上要祝阿根廷夺冠啊!如果能让梅西一战封神,即使多病几天,我也愿意!
Wat Daowadeung,寺庙主殿内的大佛祭妈妈。
供奉的照片,最上面的是Siripan妈妈的父母,下面是四个姐姐祭妈妈。
妈妈抱着的是大儿子最小的女儿,后面是Tom的丈人丈母娘祭妈妈。
诵经前的活动还是要爸爸主持
诵经时每个人都要手持这个水灯
和尚们的午饭,是跟大家一样的,只不过他们在主殿内吃,其他人在旁边的食堂里吃祭妈妈。妈妈从餐厅里订的饭菜,三十来个人,花了三千泰铢,不算贵。吃不完,还打了不少包,分给大家了。
饭菜还算是丰盛,两个主要的菜没拍到,是我爱吃的绿咖喱,还有加了菠萝的炒肉片祭妈妈。
煎鱼
甜品
Adan
Tom的老丈人
Siripan妈妈跟她的几位老朋友,她们都认识我,因为我每次给妈妈送包子,或者以前给妈妈做饭,都会发表到脸书上祭妈妈。妈妈的朋友们总是特别积极地留言,跟妈妈互动。我感觉这是妈妈最高兴的时候,平时交流得也没这么多。我在她们眼中也是名人了,都知道我蒸的包子好吃!
爸爸的老朋友,今年年初爸爸过生日的时候,他也开车带我们去外面餐厅里吃的泰餐祭妈妈。
Adan跟爸爸的大嫂
爸爸的大妹妹,Ayin祭妈妈。
妈妈的学生们也来参加活动,她们都住在萨拉皮祭妈妈。
妈妈家附近的菜市场,Kad Kom附近的这家面条店,只做一种泰式面条,Khaw Soi,生意异常地火爆,每次路过都看到等位子的队伍祭妈妈。不止是泰国人,还看到许多老外背包客,看来是新出现的一家超级网红店。有机会我也来尝尝吧!
预约烧元宝祭祖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会去墓地为已故的亲人扫墓,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尊敬。烧纸钱是其中的一种习俗。烧纸钱,也称为“祭纸”或“冥币”,是一种象征性的财富,用于祭祀已故的亲人。这一习俗源于古代的信仰,人们认为死者在阴间也需要金钱来维持生活,因此会烧纸钱给他们,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也能过得好。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1,反馈资料:视频片段;
2,所需资料:被祭祀人+祭祀地址+祭祀人姓名;
本文链接:https://wangzijinci.com/post/30395.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内有转载或采集其他平台内容, 若有文章涉嫌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传统风俗和习惯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倡导家祠文化,抵触封建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