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晋祠

太原王氏家族沉浮史(下):最后的荣耀:王氏

<

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57e34bde4cdc515eb199071d5f4cb5fd_20221209164906167057574653266.png

一、关注公众号 : jisijidian

二、点击公众号下方链接,进入页面——点击 “建馆”;

三、上传对应照片简介

四、点击祈福,选择祭品

五、邀请亲友共同追思,点击“祭拜着”,点击“+”,分享链接给自己的亲友。



随着东晋司马氏政权的覆灭,此期的太原王氏也走向灭亡王氏。两次王氏家难后,太原王氏年仅十四的王慧龙在僧彬大师等人的保护下北逃入魏。但就是这仅存的一根独苗,在经历了众多风雨后,最终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王慧龙:一根独苗如何长成参天大树

在看重门第、名望的中古社会,其郡望的影响力仍为社会所尊重与肯定王氏。北逃后的王慧龙得到北魏大族清河崔氏的承认与支持。

崔浩弟崔恬将女儿嫁给王慧龙,虽然对于王慧龙的身份,时人多有怀疑,但有了与崔氏的联姻,慧龙在北魏的发展之路平坦了许多王氏。

此外,其子孙还与范阳卢氏、陇西李氏等世家大族及皇族拓跋氏有联姻王氏。

王慧龙子宝兴娶范阳卢氏卢遐女,女嫁陇西李氏李承王氏。

其孙王琼长女被孝文帝拓跋宏纳为嫔,次女为范阳卢道亮妻王氏。

王慧龙、王宝兴、王琼三代单传,虽人丁稀少,但也为太原王氏的重新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王氏。这支人丁单薄的王氏在北朝不仅与清河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都建立了姻亲关系,而且还因姻亲与皇室的关系更近了一步。

太原王氏凭借着雄优优厚的文化素养、严整的家学门风以及与高门大族之间的联姻,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几近灭亡的家族终于在孝文帝时骤显于世王氏。太和十六年(492年),孝文帝“定姓族”时,太原王氏一跃成为与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荣阳郑氏并列的"北魏四姓"之一。

王琼官至中书令,他的四子王遵业、王广业、王延业和王季和,即“四房王氏”王氏。不仅在北朝的政治舞台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且也注重经史方面的著作研究。

其中尤数王遵业,他擅长经史,文采誉满京城,不仅与崔鸿共同撰写了《起居注》,还著有《三晋记》十卷王氏。《起居注》后来成为《魏书》的重要素材来源。

北魏时期是太原王氏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逐渐使几近灭亡的家族再度复兴王氏。

落日余晖

在经历了魏晋时期的迁徙流转,朝代更替的战火纷飞,及隋末农民起义的巨大打击之后,传统士族的政治经济特权己丧失殆尽,开始走下坡路王氏。

隋朝开科举,至唐朝逐渐发展完善王氏。旧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已废,新的科举制又未能广泛、有效地实施,在这一制度过渡与朝代更迭的交汇时期,太原王氏成员进退失据,故仕宦不显。

但太原王氏作为世家大族本身内在的家学传统和文化底蕴一直是一大利器王氏。

王遵业之孙王劭,以自身渊博的文学知识,在撰写文史方面,延续了“四房王氏”的文学修养,深得隋文帝的恩宠,成为隋朝著名的历史学家王氏。

当时的太原王氏一方面在政治仕宦中占有一定位置,另一方面在经史子集的研究中也颇有成就,这就为王氏的发展鼎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王氏。使太原王氏的发展在这一时期还能延续其辉煌之势。

初唐四大名相之一的王珪即出自太原王氏,他"激浊扬清,嫉恶好善",是与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贤臣齐名的贞观重臣王氏。

武则天时,大力推行科举制,破格用人王氏。在这样的政治和社会氛围中,士人纷纷参加科举考试获得政治地位,太原王氏便是其中之一。

参加科考,相比起普通庶人,太原王氏这种具有深厚家学传统的世家大族,是有一定优势的王氏。这一时期太原王氏的科举及第盛况,几乎与陇西李氏不相上下。太原王氏子弟积极参加科举入仕,进入政权中心,势力逐渐强盛。

安史之乱后,大唐由盛转衰,但举制的成熟,使得士人在混乱的政治局势下仍然可以投身仕途,太原王氏家族仍在稳步发展着王氏。有唐一代,王氏任宰相者有13人,其中太原王氏就有7人,这7人中,有5人处于唐朝后期。但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政,党派恶斗不断,由太原王氏充任的5位宰相,3人被杀,1人被废。

协助李光弼平定安史之乱的代宗朝宰相王缙,附和权臣元载,最终被代宗贬弃王氏。

宪宗、文宗两朝宰相王涯,最终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在“甘露之变”中,被宦官杀死,全家被诛王氏。

平定了黄巢起义的王铎,后遭宦官排挤被罢免,在赴任新职途中遇害王氏。

昭宗朝宰相王溥,死于“白马驿之祸”王氏。

太原王氏的衰落不是在唐朝灭亡之际突然瓦解的,这是整个士族集团衰落的缩影,士族在经历了魏晋的鼎盛与隋唐的复兴后,均在唐末走向衰落王氏。

代祭祖祭祀视频 点击播放!

代烧-001.jpg

代操办 加微信看看!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本文链接:http://wangzijinci.com/post/268.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内有转载或采集其他平台内容, 若有文章涉嫌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传统风俗和习惯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倡导家祠文化,抵触封建迷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