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晋祠

六官坪的夏氏家族:渭南祭祖宗族祠堂

  我祖籍江西会稽郡浣溪坝,一说是瓦西坝,即今浙江省绍兴一带渭南祭祖宗族祠堂。大约明朝年间因江浙一带水患肆虐,蝗灾为害,瘟疫横行,强盗猖獗,居无宁日。考其家谱,约六世祖夏复枝、夏复太等一行十数人从浙江绍兴一带逆长江,取汉水经天河而西行,来到郧西柏坪、六官坪一带天河之北岸高地,结庐拓荒,繁衍生息至今。

  迁郧始祖其支下世系,考其家谱可知,有后裔者夏尚贤迁陕西渭南得胜滩定居,夏尚温迁九龙寺菜家河定居,夏尚泽曾居西双庙,夏尚经居住六官坪未迁居,即六官坪夏氏四大房之公祖渭南祭祖宗族祠堂。夏尚文一说迁郧县。六官坪夏氏第十世夏永香有五子,其中一至四子均有家室成房立户,即现今之四大房。此时天河之归道,夏氏后裔均由山南高地柏坪迁至山下平川,并筑四个院落,长、次、三、四子各住一个院落。其中长房夏建元公住泰山庙对岸河边店子;二房夏建亨公住店子上首榆树林河边;与小垭山隔河相望;三房夏建功公与四房夏建局公住中坪大沙埂之北。永香公支下现有裔孙八百余人,自清代以来属郧西城北之望族也。

  会稽夏氏自迁郧定居六官坪至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这所以久居不衰者据说六官坪是郧西城之风水宝地也渭南祭祖宗族祠堂

  六官坪南北长约五里,东西宽二里许渭南祭祖宗族祠堂。士壤深厚且肥沃,属冲积性小盆地。盆地东北方有摆列整齐的六个山包,从主脉戴帽山(古称纱帽山)分出支脉,由东北向西南蜿蜒而来,叠宕起伏,到了平地落脉处山势又忽地凸起,来势不凡。主脉纱帽山均有风化土层覆盖,独山顶有巨石形似帽顶,高阔二丈有许,昂首天外。帽顶两边山脊上有风化稞露的石灰岩石,沿山脊背向而生,酷似明代以前的官帽雉子。平地前面有水源丰沛的天河,从西北向东南呈弧形环抱六官坪而流。风水先生曰:玉带河。河西南又有天河支流——惠河,与天河相向而流入天河。在两河之间有一条峻严陡峭,相对高度不过二十米的石头山脉沿天河、惠河走向,十分贴切地平摆在两河之间。风水先生曰:玉带山。玉带山今又称庙梁山,在惠河与天河交汇处落脉,它的落脉处是个石头山嘴,山嘴上有座泰山庙。此庙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规模不算小,三进院落,巍巍壮观。小时候随大人到庙上晋谒泰山爷上香,大人指着高大的泥塑老爷像后面墙上壁画两旁的一幅楹联,教给我读,其时我不懂。联曰:

  泰岱皑皑压倒万山成五岳

  源泉滚滚平分二水绕六官

  据爷爷说这幅楹联是十三世祖夏进芳公撰文并书写的渭南祭祖宗族祠堂。他在清代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曾授国学士学位。

  六官坪后有纱帽山,前有玉带河和玉带山环于“官人”的腰部渭南祭祖宗族祠堂。夏氏之族自古以来就居住于这位头戴纱帽,腰环玉带的官人之肚脐上。故曰:纱帽底下无穷人,富人之中无白丁。

  在六官坪东南角,有一座高大的山峰,是此地的天然屏障,中间凹下一个低落的小山垭,曰红梅垭渭南祭祖宗族祠堂。此山的余脉伸向天河对岸的山根。几乎与对岸的山相连,仅有几十米的缝隙让天河水流出去。且在狭窄的河床中间又独立一座高若两丈,直径一丈许的天工鬼斧凿成的巨石,名曰“金钗石”,挡住河水的去路,迫使河水一分为二从两边的夹缝中流向北隅平川。形胜之地自作联曰:

  天惠合流 玉带环绕 纱帽高耸 地脉贯通 一方钟灵毓秀

  红梅日出 金钗烟消 六官平沃 天时哺育 几人栋梁辅国

  夏氏祖坟墓地处于由西北向东南数第一个山包的落脉之处渭南祭祖宗族祠堂。这支山脉是从纱帽山顶分下来的支脉,左绕右弯,时拱时托,时起时伏,聚气十足。形成了太祖山,少祖山,父母山,只至龙脉生气的结穴处。每年的腊月三十,正月十五及清明节,大人均带着我们到老坟苑祭祖烧纸钱。其墓地东西长约六百米,南北宽约三百米,呈长方形。墓地内土坟密密麻麻,错综有致。更有高大的墓碑牌坊林立。据大人们说,凡是立有牌坊的墓主在封建社会都是在文武方面通过科举考试取得了功名,当时朝庭认证了的才有资格立牌坊。听了大人们的说教,当时蒙童的我,蒙蒙懂懂的感到读书还是好。

  夏氏宗祠座落在第五个山包之下渭南祭祖宗族祠堂。一进二重院落,有前殿后殿,砖墙巨柱,雕梁画栋。还有偏房是为宗祠管理人员起居使用。殿前有广场,作祭祀活动用。宗祠还有固定的耕地资产,作祭祀活动开支之用。后殿之内设有雕花考究的神厨,神厨内供奉着先祖牌位。每逢重大的祭祀活动,均由当时尚健在且取得了科举功名、德高望重的本族人主持。在祭祀活动时,凡取得了功名的,都得头戴顶子、身着朝服,列队于祠前广场,按程序举行祭祀活动。场面盛大,庄严肃穆,甚是隆重。当然这是先辈们说的,我咋能见到?

  据夏氏宗谱记载,自浙江绍兴一带迁居郧西至清末,世代耕读传家,科举考试,高中者众,为官者众,人材济济渭南祭祖宗族祠堂。至民国年间夏氏宗族也是人材辈出、富甲一方的望族。值得一提的是夏彝楷,字子端,号晓东,在为官时于民国十六年首倡并发起捐资,主持修建了天惠渠。这是当时也是现在郧西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浇灌水田六千余亩。父老乡亲为表彰其功德,将六官坪黑沟水渠大渡槽命名为“晓东桥”,并有碑刻记录为佐证。

代祭祖祭祀视频 点击播放!

代烧-001.jpg

代操办 加微信看看!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本文链接:http://wangzijinci.com/post/29106.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内有转载或采集其他平台内容, 若有文章涉嫌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传统风俗和习惯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倡导家祠文化,抵触封建迷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