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晋祠

“江州义门”移入潮汕-兼论客家陈姓的由客转潮:兰州祭祖宗族祠堂

摘要:陈姓是潮汕地区的大姓,来源较为复杂兰州祭祖宗族祠堂。从族群看,潮汕陈姓分属福佬、客家二大系统,以往对潮汕陈姓的关注集中在来自福建的北庙派、南院派的关系上,基本属于福佬系统。然而,潮汕地区的客家陈姓在所不少,常和“江州义门”陈姓相关。进入潮汕的客家陈姓也经历了潮汕化的过程,这反映了客家、福佬族群的融合。

关键词:“江州义门”;客家;陈姓;潮汕地区

“江州义门”是陈姓中影响巨大的支系兰州祭祖宗族祠堂。“江州义门”支脉后代在潮汕不少,多和客家陈姓有关。饶平县的客家陈姓提供了“江州义门”陈姓进入潮汕、分散各地、乃至播迁台湾的迁移案例。从族群融合审视,移入潮汕的不少客家陈姓也经历了潮语化过程。

一、“江州义门”陈姓早在北宋进入潮州府

卢继定认为,作为潮汕姓氏排行第一的陈氏,其分支流派错综复杂,但理顺起来并不难,除了部分是外姓附姓陈氏之外,基本源流有下面三支:北庙派与“开漳圣王”陈元光,如潮阳陈氏中的一部分,便是陈元光之后,至宋代陈元光被追封为王,漳州人民称他为“开漳圣王”,庙建于漳州城北,故称为北庙派;南院派与南康郡王陈洪进,陈洪进并不是南院派陈氏的开基祖,这一支派的开基祖是唐玄宗年间的太子太傅陈邕,陈邕12世传至陈洪进,已是五代末兰州祭祖宗族祠堂。因开基祖陈邕家于漳州城南,献宅建南山寺,于南山寺一侧家有家庙,因此这一派为“南院派”。澄海隆都美陈氏、潮州官塘陈氏等是其后裔。另外,就是“江州义门”陈氏,这三支流派均属颖川侯陈实直系。[1]3—5又,陈章翰提出,陈泰初也是莆田入潮之一支。[2]陈作畅提出,祖籍莆田的陈仁的玉湖派应独树一帜。[3]除了“江州义门”陈姓,绝大部分进入潮汕的陈姓先祖来自莆田、漳州一带,其后代在族群上归入福佬人(说潮汕话),而进入潮汕的“江州义门”陈姓先祖则多是客家人(说客家话)。

《潮汕陈姓》更指出,作为潮汕煌煌大族的潮汕陈氏家族,族源众多兰州祭祖宗族祠堂。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世系明确,由陈氏宗支衍传。潮汕陈氏派系众多,有元光派(也称北庙派、龙湖派等)、太傅派(也称南院派)、玉湖派、原父派、义门派等;二是世系未明确,只知肇基祖及其衍传世系,有的甚至祖讳及衍传世系皆不明,这部分陈氏不可排除是秦始皇派驻南岭的陈姓将士后裔以及晋室南渡中原士族陈族的事裔等等;三是他姓改姓,如清顺治元年(1644),丰顺潘田陈氏从潘田南迁居揭阳磐溪都周公山,分创今揭东县新亨镇秋江、楼下两村,有“生陈死林”的风俗。原因是潘田陈氏祖先原林姓,迁居丰顺后,受恩于陈姓、遂改姓陈,又念及祖姓,故留下“生陈死林”的风俗,还有饶平长彬吴氏改姓陈等等。[4]5

江州“义门陈”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人口最多、文化最盛、团结最紧、合灶时间最长的惟一家庭兰州祭祖宗族祠堂。[5]199今天的陈姓人口约九千万人,据称“义门陈”约有千万之众。“义门陈”情况如下:

“江州义门”座落在现在的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东桥镇义门陈村(九江市唐宋时称江州)兰州祭祖宗族祠堂。“江州义门”的创建者是陈朝皇帝陈霸先的后人陈旺。陈朝灭亡后,子孙四处流散。至唐玄宗年间,陈霸先八代后裔陈旺自福建移居江西江州,开始在庐山脚下构建最具中国古代宗法社会特色的合族居住大宅第。并且制订了极为严格的族规家训,合族同居。自此,“江州义门”人口猛增,且历朝历代均有科举题名,为官入仕者。至宋仁宗年间,这个家族历300多年而不衰,承传十九代,人口3900多人。在主张君君臣臣的封建社会里,当然需要这样一个古风纯朴的封建大家庭来做典型和榜样。唐昭宗颁旨为这个大家族赐名“义门”,宋太宗旌赐“忠孝世家”匾额,又御书“真良家”三字。宋仁宗年间又诏令褒扬。其时朝廷又担心这个大家人口过于集中,在朝廷和地方上为官者甚多,又是旧皇族后这裔,让其长期发展下去,对朝廷不利。于是有人上书皇帝,建议诏义门分家。当时,这个大家族内部在经济上发生了困难,也主动上书皇帝,请求分家,皇帝同意。义门陈氏在全国的田庄有219处,在潮州有二处。分别是海阳庄和揭阳庄。在大臣支持下,维持了300多年的“江州义门”终于合久必散,进行浩浩荡荡家族大迁徙。据能查到的资料证实,现在的揭西陈氏的好大一部分和澄海的大东山、潮州登塘古巷陈氏中的一部分,便系出“江州义门”。[1]5

江西义门陈文史馆外景

1063年3月议定分庄事宜,这是江州义门陈氏首次大分析兰州祭祖宗族祠堂。第二次大分析在元末陈友谅兵败后,被朱元璋分往各地。两次大分析之间还有一些小的分析。[5]201如元末一支“陈氏千七郎公”迁居广东揭西县为一世祖[5]17。《潮汕陈姓》指出,江州义门陈氏分析后,陈氏分布于全国七十余州县,陈育分得海阳庄,开义门派陈氏入潮之先河。[4]34《中华姓氏通史·陈姓》也载第一次大分析的情况:“除留在江州义门的一支外,各房支族共155支,以拈阄的形式分配各处田庄,便打点行装,到田庄所在地去安家落户。”[6]102《中华姓氏通史·陈姓》提及第一次大分析时迁往广东的有:“陈育分得海阳(广东潮州市)庄。”[6]104故江州义门陈氏进入潮汕时间极早,甚至在客家族群形成之前。

“江州义门”陈姓的首次大分析和人口、经济压力有关兰州祭祖宗族祠堂。安史之乱以后,同为全国人口密度较低的福建、江西两地因大量接纳移民,人口数量急剧增长。潮汕虽因自晚唐五代以来同样大量接纳移民,于两宋时期人口数量有较大增长,但与福建、江西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潮汕地区人口状况,对于人满为患的周边地区的民众,显然有一定的吸引力。[7]江州义门的陈育分得海阳庄并进入潮汕,和当时潮汕相对人少地多有关。

也有人提出,“宋仁宗敕令义门陈氏析烟也可以有另外一层意思,即利用作为道德典范的数百个义门陈小家庭到全国各地去发挥垂范作用,影响更广的社会面,从而促进封建社会的道德建设, 确保赵宋王朝的长治久安兰州祭祖宗族祠堂。”[8] 考虑到宋代潮州府仍是中央政府统治相对薄弱地区,义门陈姓进入潮汕有利于中央加强地方管理、促进地方儒家文化和宗族组织发展。

二、“江州义门”的客家分支进入潮汕

“南宋是客家民系的形成期,赣南、闽西和粤东在客家民系的形成期中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兰州祭祖宗族祠堂。”[9] 如此看来,客家族群形成于“江州义门”第一次大分析之后,客家研究学者谢重光指出,早在南宋时期,客家民系刚在赣南、闽西形成时,就已开始了向粤东的移植过程,元代以后,福建客家人又大批迁入粤东。“这一时段闽西客家人迁居粤东的原因,是宋元之际的战祸,以及有元一代湘闽赣边区人民持续不断的抗元斗争,战乱造成的巨大劫难,使得湘赣闽粤交界处的广袤山区户口凋残殆尽,出现了大片荒无人烟之地。”[10]

不能简单认为“江州义门”就是客家陈姓,如最初进入潮汕的陈育就不能说是客家人,限于资料,对于陈育难以进一步了解兰州祭祖宗族祠堂。但“江州义门”分家后的后代确实有相当一部分居留今天的赣南、闽西和粤东客家聚居区,发展成为客家大姓,陈魁就是其中的一位重要陈姓客家先祖,《义门陈文史续考》载其中一支:“始迁祖继元,始迁地江西建昌城子驿(今永修),1125年为避金兵,其子魁南迁福建汀州宁化县石壁村。现名汀州庄,为义门今之大庄。”[11]446宁化石壁是客家人心目中的移居圣地,上述的这位陈魁,后代分布有:江西修水县四都镇五都村,广东五华县,广东东莞辽步镇陈家埔,广东丰顺县,广东平远县,广东省和平县林塞镇、广东深圳宝安观澜、牛湖、松元厦;福建上杭县(陈丕显)。[11]446这些地方多是客家人居住地,潮汕“江州义门”陈氏恰恰这位陈魁密切相关。又,《中华姓氏通史·陈姓》提及,“北宋末年,金兵南侵,中原士族大批南迁,陈氏后裔陈魁率其族人93口移居福建宁化、上杭,至其曾孙二郎、三郎,再迁至广东程乡(今梅州市),其后裔散居大埔、兴宁、长乐、龙川等县。”[6]162—163《大埔县姓氏录》也载:“大埔陈氏源出两大派系,一是满公六十一世孙顼公之裔旺公创建江州义门,传下魁公,其裔孙先后迁入大埔;一是满公六十四世孙元光公的裔孙子藏公迁入大埔小靖而蕃衍多地。” [12] 106该录还提及:“满公七十八世孙魁公,宋进士,在江州义门分析时,携眷97人,迁入闽汀,任汀州太守,创居福建宁化石壁葛藤凹陈德村,妣刘氏,生五子:昆、仑、嵩、岳、峰。”[12] 106众多客家方志、族谱也记载广东客家陈姓和陈魁有关,以《梅县志》为例:

客家陈氏由闽入粤徙居梅县,约在宋末或元初兰州祭祖宗族祠堂。据《崇正同人系谱》陈氏及邓迅之著《客家源流研究》载:宋末,中原士族纷南随帝室迁移,时有陈魁者,率其族众九十三人移居福建宁化、上杭等地,魁之曾孙孟二郎、孟三郎由闽迁粤之程乡,逐渐散布于大埔、兴宁、五华、龙川等处。据梅县《陈氏族谱》记,陈氏入梅开基则于元朝末期。有陈胡九十世孙陈万顷,居福建宁化石壁。至陈氏九十四世东豪,生子三:长中兴、次德兴,三旺兴。中兴生子十八,名字从念一郎依次至念十八郎。念四郎、念五郎、念十一郎、念十四郎迁居广东嘉应州。德兴生于元皇庆二年(1313年),登元代进士,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由福建宁化迁居嘉应州西山(即今梅县程江西山村),是为梅县开基始祖。中兴、德兴后裔,除分徙梅县各处外,有迁兴宁、蕉岭、平远、大埔、五华、惠阳、河源、和平、罗定、饶平和福建、江西、湖南等地。[13]

江西义门陈文史馆

《客家姓氏源流汇考》另载:义门分庄入汀的还有一支是义门家长陈旭的第三子陈群,于宋仁宗八年分庄入闽,开族长汀东陂冈兰州祭祖宗族祠堂。至南宋末年,其八世孙陈三十四郎,从长汀陈屋村迁上杭珊瑚乡开基,如今已成为珊瑚乡的主要姓氏,他的裔孙迁湖洋寨背村及溪口大洋坝,成当地望族。陈群另一八代裔孙尧臻,迁武平桃溪开基创业,亦为当地望族。[11]417—418此支虽为客家,和潮汕关系不大,陈群为陈魁的堂兄弟。

《潮汕陈姓》载义门陈姓支脉进入潮汕的一些情况:

陈旺十三世孙陈爵寿生五子:仲四郎、仲五郎、仲六郎、仲七郎、仲八郎兰州祭祖宗族祠堂。长子仲四郎九世孙陈举生三子,长子陈善读迁居揭西县河婆镇清河村,次子陈善道迁居揭西县南山镇分水村;四子仲七郎次子万三郎迁居潮州府华角;五子仲八郎七世孙陈秀甫生三子,长子陈仲贵曾孙陈万兴从福建龙岩迁居普宁市马鞍山农场大盘(大片)乡,陈万兴十一世孙陈怀能从大盘(大片)乡迁居惠来县东港镇圩内,陈秀甫三子陈仲文五子陈集瑞迁居惠来县百径乡,陈集瑞单传至孙子陈良端迁居揭西县河婆镇后三滩,陈良端单传至曾孙陈宗华迁居普宁后溪半径田。

裔孙陈千七郎,于明初带眷由中原徙南方避难定居于广东长乐老虎石兰州祭祖宗族祠堂。陈千七郎之孙陈淳节迁居揭西县小溪乡温屋寨。后裔分衍揭西、丰顺、普宁等地。

裔孙陈琮玉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从丰顺县汤西的南磜迁居汕头市潮南区河溪镇河溪村兰州祭祖宗族祠堂

另有义门陈氏裔孙兄弟二人世居梅县,因命案逃避入潮,分创汕头市潮南区两英镇仙新、仙老、刺高竹、上家、龙潭、水望寮等村兰州祭祖宗族祠堂。[4]34

以上《潮汕陈姓》所载义门陈姓支脉先祖都属客家兰州祭祖宗族祠堂。而义门陈姓进入潮汕地区经历多次迁入,情况较复杂。值得注意的是,义门陈姓为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之后,列入陈姓“南朝派”,同属“南朝派”的还有陈霸先的后代义阳王系(并非义门陈姓),进入潮汕地区的这支义阳王系也属客家陈姓:

义阳王陈叔达廿三世孙陈贽生四子:文、武、斌、贤兰州祭祖宗族祠堂。长子陈文六世孙陈汉宝生三子:陈福海、陈福询、陈福胜。陈福询六世孙陈法惠从五华县双华老虎石迁居揭西县西田镇长滩村,陈法惠之孙陈积旺生三子,长子陈志瑛迁居揭西县良田乡,三子陈志璘迁居揭西县西田镇长滩村,陈志瑛之孙陈崇生迁居揭西县良田河輋村;陈福胜迁居揭西县良田坪上村。[4]34

三、从饶平看“江州义门”客家陈姓迁入

为更好了解客家义门陈姓进入潮汕的情况,专以饶平县为例说明之兰州祭祖宗族祠堂。《饶平客家姓氏渊源》记载江西义门陈氏先祖源流及进入饶平情况:

宋朝时兰州祭祖宗族祠堂,七十四世祖陈旺公,移居江州德安县常乐里太平乡……

传至八十二世陈元公,妻张氏,继妻吕氏兰州祭祖宗族祠堂。公生九子:角公、灏公、逵公、魁公、越公、章公、鸿公、成公、峙公。角公迁药州,逵派广州,越携眷迁杭州,魁公入住汀州,鸿公徙居孝州,章公移居泉州,峙公入主抚州。

八十四世自强公,字大,南宋宁宗(公元1195—1201)丁丑科状元,官拜殿中,生三子,长子肇绪,次子肇统,三子肇基兰州祭祖宗族祠堂。肇基公于宁宗时为福建汀州府武平县劝农史,后为宁化县知县。

至宋朝末年,传至九十世万顷公,迁居福建宁化石壁村兰州祭祖宗族祠堂。……

九十三世休公生二子:长子宠,移居江西赣州府长汀县;次子贽,初迁江西吉安泰和,后复迁嘉应州兴宁县,生子二:长子文,次子武兰州祭祖宗族祠堂

九十四世豪公,生子三:长中兴、次德兴、三子旺兴兰州祭祖宗族祠堂

中兴公,九十五世,为豪公长子,妣朱氏,继妣沈氏,又妣傅氏兰州祭祖宗族祠堂。公生十八子,长名为念一郎,依次为念十八郎。念一郎、念十二郎、念十五郎留居宁化石壁村;念二郎迁居广东惠州和平;念三郎徙广东兴宁县;念四郎移居福建永定;念五郎、十一郎、十四郎移居广东嘉应州(现梅州市);念七郎迁居汀州市上杭县;念六郎、念九郎移至江西信丰;念八郎迁福建武平,再移江西九江;念十郎迁居广东省平远县豪居乡;念十六郎徙江西赣州;念十七郎迁居广东平远县石正;念十八郎徙广东。

次子德兴公,元代进士,由宁化迁居嘉应州,为梅县陈氏始祖兰州祭祖宗族祠堂

三子旺兴公,生子二:长子麟,次子凤,仍居留宁化石壁村兰州祭祖宗族祠堂

传至九十九世,兄弟三人,由福建宁化石壁村石寮坑衍派到广东兰州祭祖宗族祠堂。长房迁到大埔县现在的双溪镇下沐管理区,现一千多人。

次房移居广东饶平县上饶镇茂芝鲤鱼上天(地名),后来再迁福建平和县现大溪镇店前蜈蚣坑兰州祭祖宗族祠堂。之后,于明朝成化年间,大一公移居广东饶平县现上饶镇许坑管理区扶阳寨陈村,为陈村始祖一世,永祀村中宗祠曰陈氏祖祠。现有三十户,一百五十八人。再,于清朝康熙年间,大溪蜈蚣坑又一裔孙,迁广东饶平县现新丰镇溁西管理区陈屋村,建宗祠叫“馀庆堂”。现衍派已十五代了(没有族谱,也未有辈序)。现有二十六户,一百三十八人。

……[14]116—118

以上是饶北客家陈姓来源,上述记载或有错误,但从汀州、武平、宁化、石壁、永定、赣州、嘉应、平远、惠州之类客家地名不难看出,进入饶平的“江州义门”陈氏先祖确实经历彻底客家化过程,上饶也是今天饶北客家人的集中地兰州祭祖宗族祠堂。上饶为客家人进入潮汕地区的重要地点。“宋朝末年,客家人的先辈来到广东陆上最东的饶平县北部上饶区这片崇山峻岭,他们发现这里人烟稀少,土地肥沃,风光旖旎,便搭寮住下,开始垦荒繁殖,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15]1

饶平北部土楼

结合《梅县志》的记载兰州祭祖宗族祠堂,进入饶平的江西义门陈氏先祖的传承脉络如下:

旺公(74世)—机公(75世)……让公(81世)—元公(82世)—魁公(83世)—峰公(84世)—自强公(85世)—肇基公(86世)—讚公(87世)—乾公(88世)—兴公(89世)—万顷公(90世)—贤公(91世)—宏庄公(92世)—守公(93世)—豪公(94世)—中兴公(95世)[14]120—121

客家陈氏还居于饶平中部、地接福建的东山镇兰州祭祖宗族祠堂,据《饶平客家姓氏渊源》之“东山陈氏渊源”,可知,东山陈氏和饶北陈氏一样,先祖来源于义门陈氏:

……至宋朝,从七十四世始,因有功于宋,一连五代受皇室封赠兰州祭祖宗族祠堂。九十四世豪公,生三子,为九十五世。长子中兴公,生子十八,名为念一郎,依次至念十八郎。念一郎、十二郎、十五郎居宁化石壁……

至明朝惠帝年间,陈氏一裔自宁化石壁辗转南来至福建诏安县溪南立业,其后复迁诏安白叶下城而居,始祖为德令公兰州祭祖宗族祠堂。绵延蕃衍,递传至十世,于清康熙年间,念十二郎公携眷徙迁潮州府饶平县小榕(即念东山镇)东明村。……[14]342

另外发现,从饶平北部的“江州义门”客家陈氏后代移居台湾的不少,如上饶镇许坑扶阳寨陈屋陈氏世系的十二世祖“汝俸公渡台,逝于台”[14]122;饶洋镇洋较埔陈氏世系的九世祖“圣瑞公兰州祭祖宗族祠堂。生康熙丙寅年,渡台,乾隆辛巳年卒。公为台湾淡北芝兰保内湖陈氏开基始祖。” [14]123上善镇岭头管区陈氏百九公世系的七世祖“盛业公。妣邱氏。公移居台湾。” [14]123—124如此等等。

综上所述,饶平“江州义门”陈姓由客家人大本营的福建汀州、广东嘉应州进入饶平北部,再分迁饶平各地,今天饶平北部的上饶、饶洋、新丰等地陈姓多说客家话兰州祭祖宗族祠堂。饶平的客家陈姓又有从饶北移居台湾的。

《大埔县姓氏录》还载:“大埔陈氏源出两大派系,一是满公六十一世孙顼公之裔旺公创建江州义门,传下魁公,其裔孙先后迁入大埔;一是满公六十四世孙元光公的裔孙子藏公迁入大埔小靖而蕃衍多地兰州祭祖宗族祠堂。” [12] 106前支是江州义门陈姓系统,后支是陈元光北庙派系统,但后支对饶平影响较小,基本可忽略,后支按理是源自福佬的客家陈姓,迁入饶平的子藏公后代又有回迁大埔的:

……传至二十二世孙子藏公,迁福建宁化石壁,因宋末(1280年)战乱,迁入大埔小靖(今太宁)落居,为一世兰州祭祖宗族祠堂。其子笃义,念四郎,迁百侯溪北(今侯北)下陈屋开基。其裔支分茶阳、百侯武塘、软桥,以及饶平等地,后子藏公之裔又由饶平迁入大埔双溪木教开基,后裔派居清泉溪、大东福田安等地。[12] 107

潮汕地区陈姓祠堂

四、移入潮汕的客家陈姓的潮语化

移入潮汕的不少客家陈姓经历了潮汕化的过程,这在揭东、潮安、潮阳、饶平的客家陈姓中得到体现兰州祭祖宗族祠堂

饶平客家陈姓的潮语化——

前面提及,清朝康熙年间,大溪蜈蚣坑又一裔孙,迁广东饶平县现新丰镇溁西管理区陈屋村,建宗祠叫“馀庆堂”兰州祭祖宗族祠堂。现衍派已十五代了(没有族谱,也未有辈序)。现有二十六户,一百三十八人。[14]118今天的的新丰镇是饶北潮客分界线,而溁西属于潮语村落,可证陈屋村的客家陈姓潮汕化。

《潮汕陈姓》记载义门陈姓进入潮汕的一些情况兰州祭祖宗族祠堂,也提供了客家陈姓潮语化的线索:

三子陈旺兴传至陈氏九十九世有陈□□、陈□□、陈百九兄弟三人分派广东兰州祭祖宗族祠堂。长房陈□□迁大埔县双溪镇,后裔于明末清初由大埔县桃花乡迁居于今饶平县钱东镇浮山前寮,分派钱东镇上浮山开基。次房陈□□迁饶平县上饶镇茂芝又迁福建诏安大溪蜈蚣坑。后裔陈谆实兄弟三人,元末明初由福建诏安县溪南乡迁回饶平。陈谆实之兄居大埕镇红花村,陈谆实居钱东镇乌洞村,陈谆实之弟居钱东镇峙时村。……[4]54—55

今天的钱东镇、大埕镇在饶平南部,沿海典型潮语地带,难以发现客家族群的痕迹,可证进入钱东镇的客家陈姓彻底潮语化兰州祭祖宗族祠堂

《大埔县姓氏录》载陈魁生五子,其一是峰公,其中“峰公十三世孙念四郎,由宁化石壁迁饶平黄岗”,[12] 107黄冈(有时又写成“黄岗”)是笔者故乡,为今天饶平县城,历史上迁入的大埔客家人全部潮汕化,黄冈迁入的客家陈姓彻底潮语化兰州祭祖宗族祠堂

潮阳客家陈姓的潮语化——

《潮汕陈姓》载义门陈氏支脉进入潮阳的情况:裔孙陈琮玉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从丰顺县汤西的南磜迁居汕头市潮南区河溪镇河溪村兰州祭祖宗族祠堂。另有义门陈氏裔孙兄弟二人世居梅县,因命案逃避入潮,分创汕头市潮南区两英镇仙新、仙老、刺高竹、上家、龙潭、水望寮等村。[4]34

《潮阳姓氏丛谈》也载:

潮阳陈氏属义门派系的有:今属两英镇的仙新、仙老、刺高竹、上家、龙潭、水望寮等村,其开基祖兄弟2人世居梅县,因命案逃避入潮,卜居黄陇都樟树村(今两英镇仙斗,分仙新、仙老)兰州祭祖宗族祠堂。后兄弟去梅县乘夜偷掘父母骨殖来潮,葬于千山寮山,5村共奉为一世祖。另有义门裔孙陈琮玉于清熙三十三年(1694)由丰顺县汤西的南磜迁居河溪村(今属河溪镇)。[16]

笔者亲自在汕头市潮阳区和潮南区了解,发现历史上潮阳县(今分为潮阳、潮南两区)移入的客家人不少,约占人口十分之一,分布于今天的两英、峡山、雷岭、红场、仙城、谷饶等地兰州祭祖宗族祠堂。但原潮阳县客家聚居区呈方言岛分布,相较饶平、揭西和普宁,潮阳客家人的客家族群意识淡薄很多,潮阳客家人不断潮语化,不少客家后代甚至忘记自己先祖来自客家的事实。两英镇本是潮阳客家人聚居最多地方,基本实现潮语化。进入潮阳的义门陈姓潮语化,迟早由客转潮更是意料中的事。

潮汕民居聚落

揭东客家陈姓的潮语化——

《潮汕客家》记载原客家人迁入潮语村镇的情况:揭东新亨镇秋江村陈氏于1664年因避兵祸由福建上杭县迁此,人数5200人,新亨镇楼下村陈氏于1664年从丰顺潘田迁此,人数5000人兰州祭祖宗族祠堂。[15]16

上述两村的陈氏先祖均是客家人,秋江村陈氏有来自客家人重要中转地上杭,至于楼下村陈氏,据《潮汕陈姓》作者指出,清顺治元年(1644),丰顺潘田陈氏从潘田南迁居揭阳磐溪都周公山,分创今揭东县新亨镇秋江、楼下两村,有“生陈死林”的风俗兰州祭祖宗族祠堂。[4]5

《潮汕半山客》载部分半山客人潮语化,即客家人转化为潮汕人,这包括揭东镇新亨镇的17300人,半山客潮语化村落为秋江、楼下和坪埔;而揭东的半山客潮语化人数达60200人,分布于玉湖、新亨、埔田、桂岭和白塔等镇兰州祭祖宗族祠堂。[17]

潮安客家陈姓的潮语化——

潮汕地区陈姓的玉湖派多为福佬系统兰州祭祖宗族祠堂。“陈氏玉湖派始祖陈仁,字以育,行廿一,陈氏七十二世裔孙,是莆田首任县令陈迈十五世孙。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因父凌采回归钱塘,而卜居莆田县东门外玉湖浦边,为陈氏玉湖派始祖。” [4]35陈仁后代有陈文龙,官至丞相,为抗元英烈。发现陈文龙后代也有成为客家陈姓的,这和义门陈姓为不同系统:

陈文龙裔孙陈敏及其子陈练上约于明永乐年间从长汀、丰顺迁居韩江东岸意溪都的莲上(今潮安县意溪镇莲上村)兰州祭祖宗族祠堂。陈练上生子陈南山。陈南山生三子:陈壮仰、陈思仰、陈仰峰。长子陈壮仰、次子陈思仰守居莲上村。三子陈仰峰生子陈凝基,陈凝基随母黄氏迁居海阳都大和都西郊村(今属潮安县浮洋镇)。陈凝基生有六子:长子守居潮安西郊村;次子陈戊乙分创潮安浮洋镇乌洋村,后代分衍浮洋镇三胜、下郭、菊塘、草庵,江东镇兜洲村等村;三了陈乐隐后裔分衍吉林、塘边、高下、双岗、浮洋镇凤彩陈等村;四子陈东乡分创南陇,裔孙分衍东凤镇的新乡;五子六子后裔分衍凤塘汕头陈村、围头陈村等,陈凝基子孙分衍潮安十五乡村,为潮汕公路沿线陈氏的一个大支系。时人称乌洋十五乡。[4]37

上段乌洋十五乡的先祖应是客家陈姓,今天的潮汕公路沿线已经是典型的潮语村落,故源自长汀、丰顺这支客家陈姓应该彻底潮语化兰州祭祖宗族祠堂

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深思,江州义门陈姓第一次大分析后,其分支的各家门口都挂有“义门世家”的匾额兰州祭祖宗族祠堂。[6]101但今天潮汕地区潮语地带的陈姓门口,却极少看到“义门世家”、“江州世家”、“江州义门”的字样,看到较多的是“颍川世家”字样,当然,不管是北庙派、南院派,还是玉湖派、原父派,甚至江州义门,其先祖均可溯自河南颖川的陈寔,江州义门陈姓门口悬挂“颍川世家”字样本无不可,但如此一来,“义门世家”后代的陈姓先祖身份会变得模糊,甚至不为人所知,这也可视为“江州义门”客家陈姓淹没于潮语地区的体现吧。对于中国姓氏而言,堂号在家族生活中居极重要的地位,“堂号应当是指某一姓氏中某一支派群体的代称,它是区分同一姓氏中不同血亲关系的重要标志,也是追宗溯祖的主要依据”[18]。

小结:潮汕地区的客家陈姓以义门陈姓为主,但也有属于其他系统的客家陈姓,如南朝派的义阳王系、玉湖派的一些客家支脉等,当然也有改姓而来的客家陈姓,如进入揭东、原本姓林的丰顺潘田陈姓兰州祭祖宗族祠堂。潮汕姓氏研究者不能忽视“江州义门”陈姓进入潮汕的情况。

进入潮汕的客家陈姓,包括义门陈姓,是分批迁入潮汕的,来源较为复杂,例如饶平的客家义门陈姓、揭西义门陈姓和潮阳义门陈姓的开基祖均不同,由不同先祖迁入兰州祭祖宗族祠堂。正是因为客家陈姓多次迁入潮汕,真正厘清潮汕客家陈姓源流并不容易。

客家陈姓迁入潮汕地区,由于受到潮语人群影响,不少客家陈姓实现潮语化,这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体现了潮客交融背景下潮汕人的强势地位兰州祭祖宗族祠堂。当然,也有部分客家陈姓仍保留原来的客家人身份,如今天揭西、饶平仍有相当数量客家义门陈姓。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客家陈姓不断潮语化。之所以出现客家陈姓潮语化,和经济交流、教育联系、潮客通婚等有关,这方面学者叙述已多,在此从略。

——本文载于《汕头大学学报》2019年第6期兰州祭祖宗族祠堂,作者陈雪峰,中大史学硕士,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东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

参考文献:

[1] 卢继定.陈姓入潮有三支[M].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汕头特区晚报社编辑出版.海滨邹鲁是潮阳.2000.

[2] 陈章翰.陈泰初也是莆田入潮之一支[M].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汕头特区晚报社编辑出版.海滨邹鲁是潮阳.2000.6—7.

[3] 陈作畅.陈仁的玉湖派应独树一帜 [M].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汕头特区晚报社编辑出版.海滨邹鲁是潮阳.2000.7.

[4] 陈宇翰.潮汕陈姓[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2010.

[5] 陈应基.舜裔姓氏及历史影响[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

[6] 卢彥泓.中华姓氏通史·陈姓 [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

[7] 黄挺兰州祭祖宗族祠堂,陈占山.潮汕史(上册)[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103—104.

[8] 陈世林.家国情怀与江州义门陈氏之聚散[J].江汉论坛兰州祭祖宗族祠堂,2017(9):122—123.

[9] 周建新等.江西客家[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0.

[10] 谢重光.福建客家[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3—124.

[11] 陈月海兰州祭祖宗族祠堂,陈刚.义门陈文史续考[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

[12] 黄志环.大埔县姓氏录[M].大埔县地方志丛书.2005.

[13] 梅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梅县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181—182.

[14] 邓开颂兰州祭祖宗族祠堂,余思伟,詹式钦.饶平客家姓氏渊源[M].广东饶平客属海外联谊会编印.1997.

[15] 蔡高暖兰州祭祖宗族祠堂,贝闻喜.潮汕客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16] 潮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潮阳姓氏丛谈[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5—6.

[17] 贝闻喜兰州祭祖宗族祠堂,刘青山,李铎.潮汕半山客[M].中共揭西县委员会出版,2005.22—23.

[18] 顾燕.家谱堂号探析[M].王鹤鸣等编.中国谱牒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194.

代祭祖祭祀视频 点击播放!

代烧-001.jpg

代操办 加微信看看!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本文链接:http://wangzijinci.com/post/29135.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内有转载或采集其他平台内容, 若有文章涉嫌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传统风俗和习惯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倡导家祠文化,抵触封建迷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