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晋祠

[青史评论]也论民间修族谱与《湖南日报》关于《常宁禁止修族谱步履艰难》一文作者的商:常宁祭祖宗族祠堂

也论民间修族谱与《湖南日报》

    关于《常宁禁止修族谱步履艰难》一文作者的商榷

     1995年6月26日

     近几月来,湖南地方报纸,报道了几篇民间修族谱的文章,揭出在修谱工作中出现一些不正之风: 例如滥行摊派、加重农民负担、大吃大喝、彩旗蔽日、鼓乐动地、车行列队、大做道场、大唱戏院、集族祭祖、甚至经济不清、宗派半争等等常宁祭祖宗族祠堂。令人拍手称快。不能不令人遗憾这些人的素质不高。既有深受传统陋习之影响,也不无当前某些党政领导干部中歪风之感染。欢迎上下合力,坚决纠正。作者谨向与论媒体举手致敬。

     在深入反思后,出现上述种种不正之风,似乎不能一概归咎于修谱本身之错常宁祭祖宗族祠堂。因为在不少其它正当或不正当场合中,多有不同类似的情况出现。并非只有修谱场合独有。关键在于主持人的素质如何。谈及修族谱本身之利弊,愚以为尚有研讨余地,似乎不宜绝对化,断然说它有百害而无一利,一概棒杀。记者述而不评,尚无可厚非。署笔名的读者评论,姑不论其对与不对,也算百家争鸣嘛!但竟然破口大骂修谱人都是不学无术、江湖。尤其刊之于党报,未免欠严肃。谨就民间修族谱问问题,抒一管之见,以就正于方家。

     修族谱并非毫无可取

     一、修族谱如同写国史方志一样,都是写历史,都是为实现存史资治教育作用常宁祭祖宗族祠堂。不论其事件、人物存亡与否、利弊如何、作为一种历史现象,都应该允许人们谈、允许写、允许评论。唐宋元明清,虽然都已烟消云散,但是他们的历史,不是任何时候,任何人都在评写吗.族谱是我国伟大的文化瑰宝:它是集社会学、人口学、地理学、伦理学、民俗学、民族学、军事史、经济史、人物传记等多元化学科的综合体。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当前某些工作也起着重大作用。国外早有专门研究机构和学者,无论在收藏和研究成果都已走在我国的前面。而中国自已却视为“四旧”,烧毁殆尽,自视为毒物、禁书,这是时代的悲剧。国家档案局、教育局、文化部已于1984年11月20日发出联合通知,敦嘱抢救,以补损失于万一。同时指出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执行,许多根在大陆的台胞、侨胞思乡之情日趋浓烈,他们也急需利用家谱来寻找自已的根。

     史志写大事,而族谱大小兼写,是史写的很好补充常宁祭祖宗族祠堂。且史志发行量很少,常宁县80余万人,一册旧县志还是从长沙、武汉花大价钱复印来的。族谱则不然,各族自已出钱、自已写自已的历史,国民写史堪称世界一绝。一姓少则数十册,多达数百册,一县就有万册之多,蔚为大观,可谓历史的普及本。更非一般人所想像的有了人事部门的档案和户籍部门的户口簿那样简单。如深居万山丛中匪盗出没无常出的常宁阳氏萧氏族谱记载着,自从洪武以为600余年兵事。他们的祖先旦落此地,既要开荒种地以谋生活,又要出钱置军械练兵以御外侵,一次次村落被焚毁,一批批族众被杀害,还要为朝庭定赋输纳。可人口由始迁之一祖在此漫长的岁月,仍然子孙繁衍千余众。这段历史,不是可歌可泣的人民史诗吗?国史方志中那里去找?漫说修新谱,就是把那些已经被烧毁殆尽了的旧谱重印出来?漫说修新谱,就是把那些已经被烧毁殆尽了的旧谱重印出来,以教后人,我想也会催人泪下,激励人心的。邓榕写《我的父亲邓小平》时,就回四 老家想方设法找到邓氏族谱弄清一段伟人的历史。国家 杨尚昆对四 家乡为他找到他的根在湖南湘西一事,还修书感谢。所以修族谱也是教育人民不要忘记过去,更好地建设未来。中国必须发展,但是不能不顾历史。

     二、修族谱可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族谱乃以血缘为脉络的民间民俗文化,纪录一族起源、演变、分支、迁徙、繁衍、为了竞存发生的种种悲欢离合、祖祖辈辈感人至深的创业历程,折射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之光常宁祭祖宗族祠堂。族谱总结一族荣辱兴衰的发展规律,从中可以获取竞存之道。反映一族生生不息的寻根意识,增强整个民族的凝聚力、同化力和认同感,从而激发人民团结向上的精神。中国有些词语很耐人寻味:“家乡”、家与乡联系,“国家”,国与家相联,“祖国”、祖与国相联,这并非巧合,而是思乡与思亲的感情胶合,爱国与爱家、爱国家与爱祖宗的感情融为一体。12亿中国人统一用一个称号____炎黄子孙而倍感亲切与骄傲,这是何等伟大而强劲的凝聚力!中国的这种浓厚家族观念和乡土观念、几千年来使无数离乡背井几十年甚至几代人,还要千里迢迢来寻根问祖或者把根传给子孙后代。这种牢不可破的思乡、念祖感情,就是中国的民族性、民族魂。

     世间万物,莫不向群,无群无以立身常宁祭祖宗族祠堂。人类联群之术,政党联以志,政权联以法,企业联以利,百姓则联以情。而联情之始,古人说:“亲亲而仁民”,总是合乎人情的。未有在家不孝而能真正爱人民者。 此,追溯祖先而尊敬之、纪念之,从人道上说也是顺理成章了。而族谱加以纪录之,上可以敬祖宗创业之艰,横可以联族众获人际之和谐,从中还可以探索竞存之术,恕几可以为镜焉!寓民族团结于家族团结之中,此为东方民族文化之特征。即我中华民族伟大精神,这是一种良好的伦理意识。中国传统信祖先不信宗教,与西方信仰宗教之不废,却有其异曲同工之处。

     三、修族谱给人们了解中国社会、文化和道德提供依据常宁祭祖宗族祠堂。从而认识传统的东西何者当场弃,何者当改革,何者当继承。当前出现的“修谱热”,似不宜简单地帖个“封建”标签,而定为复辟、倒退、逆流什么的,更不应把它同迷信混为一谈。西方人信宗教,中国人敬祖先,中国人似乎比西方人更实际一些。儒家文化,源于家族,又流于家族。从1919年五四运动发出打倒孔家店起,一起到“文化大革命”,仍在批孔子,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仅赢得红旗上天,而现代化却大受阻,亚洲四小龙偏与儒家文化和现代化结为连理,却实现了现代化,得了实惠。儒家在当今世界上仍有它应有的地位。对历史采取虚无态度,所谓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口号就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就成为一个漂亮的空包装了吗?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今天来看,固有其封建遗毒一面,但是不同时代也有它不同的内容,并非一成不变常宁祭祖宗族祠堂。不适应的东西,也曾随时代的不同而在不断的改革中。各族谱的家规家戒遵守的原则,则是当时政府律令的具体化。略举例以明之:

     清康熙11年(1672)年6月颁布的圣喻有16条:

     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穆常宁祭祖宗族祠堂

     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业以足衣食常宁祭祖宗族祠堂

     黜异端以崇正学,说法律以端士习常宁祭祖宗族祠堂

     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常宁祭祖宗族祠堂

     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善良常宁祭祖宗族祠堂

     禁窝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常宁祭祖宗族祠堂

     联保甲以弭盗贼常宁祭祖宗族祠堂,解仇恨以全性命

     乾隆42年(1777),皇帝“语天下各修谱牒”,各族就以这16条圣喻作为修谱的思想教育依旧常宁祭祖宗族祠堂。其实这16条都是维护汉时满族皇权的统治的。但是传统优秀伦理道德也还是基本继承下来了。到民国时随着时代的变化,内容也跟着有所变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内政部颁布人民12要:

     一要崇尚道德, 二要誓雪国耻常宁祭祖宗族祠堂

     三要破除迷信, 四要购用国货常宁祭祖宗族祠堂

     五要勤修道路, 六要多种树木常宁祭祖宗族祠堂

     七要戒除烟酒嫖赌, 八要厉行勤苦节俭常宁祭祖宗族祠堂

     九要煅炼健全身体, 十要人人识字读书常宁祭祖宗族祠堂

     十一要禁止女子缠足,十二要注重清洁卫生常宁祭祖宗族祠堂

     民国初常宁祭祖宗族祠堂,大总统特下命令:

     “各族家乘,宜添入向学、向勇、向实三条常宁祭祖宗族祠堂。”

     随着封建王朝废除,民国建立,教育内容大有更新常宁祭祖宗族祠堂。所以家谱形式虽旧,社会制度虽变,只要酒在不断更新,家族这个旧瓶的思想教育作用,精神文明的建设还是能够发挥它可能的作用的。它的普及性、通晓口语化的适应性,尤可为今日宣传者的借鉴。

     今日修谱,笔者看到一族谱的新家规家 18条,条条用七言绝句俚语编成常宁祭祖宗族祠堂。有孝父母、爱国家、倡改革、爱勤劳、爱读书、说道德、守信用、守法律、说礼貌、尚廉耻、尚实际、戒奢靡、 骄傲、戒赌博、戒酗酒、破迷信、修道路、说卫生。这完全是针对当前世人急需的精神营养而制订的。但又不失传统的优秀道德。如爱读书一条是这样写的:

     历史从来写送穷, 送穷全靠读书功常宁祭祖宗族祠堂

     小米步枪人海术, 已经进入博物宫常宁祭祖宗族祠堂

     倡改革一条说:

     事间万物日竞新, 昨日黄花总凋零常宁祭祖宗族祠堂

     老柳新蒲虽然绿, 出水荷花更迷人常宁祭祖宗族祠堂

     守法律条说:

     中华特产圣旨灵, 话有千变难得准常宁祭祖宗族祠堂

     法律才是公平秤, 劝君信法莫信人常宁祭祖宗族祠堂

     不少人参与修谱,对当前人们心灵空虚,道德沦丧,不尊重老人而忧心如焚,急欲利用修谱的形式,挽救和发扬优秀传统道德也不为过,台胞见到大陆禁止修谱愤然说你们不要祖宗,让我拿到台湾去出版常宁祭祖宗族祠堂。”

     其实反思我国反封建的历史,已有八十多年了常宁祭祖宗族祠堂。可是真正的封建糟粕,根植在人们的头脑里,不但没有反掉多少,反一度回光返照,害人不浅。虽然有些有所领悟,但多数人甚至领导干部还在盲目地迷惘于用封建观念的糟粕去反封建而不能自拔。如裙带风、用人唯亲、保守守旧、世袭制、一言堂的家长制、信“金口”不信法律、把宋朝歪曲的儒家文化的“天地君亲师”都捧上神坛的作法,奉为圭臬。甚至把江洲义门陈氏的家族办大社会办法,吃大锅饭、出集体工的平均主义的模式,竟然包装成共产主义来推行。种种历史的大倒退,竟被涂上社会主义的“正宗”油彩。遗憾的是事后还不能为大多数国民反省。

     愚以为封建必须消灭,特别是封建观念,只有这样,中国才有真正的出路常宁祭祖宗族祠堂。而真欲达到此目的,必须真正弄清中国人民观念里的国情,这不亚于弄懂中国的物质国情。遗憾的国人对于硬件国情已有所觉悟,对观念中的软件国情,还需下大力气启蒙。而族谱就是研究中国软件国情的重要工具。

     四、至于今日修谱的好处还有:抢救中国传统文化(把已被残缺的族谱搜集整理重印出来);联系港澳台胞、海外侨胞和它乡游子感情,支持家乡建设,促进祖国统一;促进计划生育(男女平等登谱)等等常宁祭祖宗族祠堂。又无需国库花钱、政府出力,即可坐收成果之利。何必事事非由政府包起来而实际又包不了呢?当然政府要从法律和政策去加强宏观导向,不能放任自流。谈及修谱经费,只要主持者有识有能,以对外乐捐为主,农民不会增加负担。如常宁板桥刘氏谱,原按红丁每口收费3元,后来在海外募到捐助,所有人丁费3元全部未收了。据笔者所知,修族谱,尚未闻有工资者。经费比较宽裕者,对长年累月脱产参与的少数两三人,每人每天也只开支一点伙食补助,因为这是一种信仰嘛!他们多是六七十的老人,他们说,现在不抢修,再隔三五年,不死也不行了,要修也无人会修了。仅古文标点一项,也会失传了。现在真正能够标点出谱里的文言文的人已经很少了。这种精神,恐怕不算很坏吧!如果这也算“不学无术”、“江湖”、恐怕中国没有多少好人了。起码他们的主观愿望不坏。

     修谱热热源

     一、人们对长期阶级斗争的疲劳和厌倦后,一旦松驰下来,开始向人情空间追求常宁祭祖宗族祠堂。联情之始,自然从骨肉同胞始。于是寻根源、探家史、联亲谊、家谱修起来了。特别改革开放,有觉误之爱国人士,眼见吸收西方先进文明,为我国现代化所用之际,对自已祖先文化,也探求择其善者而用之。当然盲目随从者,也还是有的。这也可说是对过去用政治压力去解决文化问题的逆反结果。

     二、从政治经济学观点分析:我国社会结构,亦暂不能摆脱经济基础和生产力水平之现状常宁祭祖宗族祠堂。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已正名为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非但商品经济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农业生产方式也没有根本性变化,占人口80%以上的农村,村民仍是在同一姓氏、同一祖先、同一村落或周围几个村落聚族而居,对自已祖先的共同信仰、生产互助、生活互济、喜庆丧吊、患难与共等族群关系仍是休戚相关。实际上还是个农业社会。任何人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妄图凭主观意志,一朝以生产关系之变革就进入共产主义,历史规律之无情,前车已有殷鉴矣!

     况乎文化形态的东西还有它的惰性,即使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变了,文化形态还会保留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常宁祭祖宗族祠堂。但是在现代化国法制约下,只要它对现代化还有某些可用之处,修族谱也不会妨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邓小平同志提出:不论姓资、姓社,判断的标准,应该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否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我想这个标准,应该可以适合一切。对资本主义如此,对封建主义也可以如此。

     三、从哲学观点观之:事物无所谓绝对的利,也无所谓绝对的害,主要是掌握社会发展规律,而善于利用之常宁祭祖宗族祠堂。家族文化传统是一种历史现象,既有它存在的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不可能依靠简单的政治运动加以消除。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彻底改变宗族聚族而居的环境,通过量变达到质变的飞跃。如日本社会已经实现现代化,村民居住又是融百姓于一群,家族结构消失了,社会只有“人群”而没有了“族群”,家族中的传统优秀文化却又传承了下来了。恩格思在《家庭、私有财产和国家的起源第一版序言》中说:“物质生活愈落后,人类受到自身即血缘关系的制约愈强固,反之,物质生活越发达,血缘关系对人们的制约愈松驰。”

     因此,笔者认为脱离现实再人为地设禁区,不如因势利导,对民间修族谱,利其利而避其弊常宁祭祖宗族祠堂。不失为可行性办法。

     或者说,目前国家正在实行村民自治,如果让宗族活动发展起来,是否会将“村民自治”演变成“族民自治”呢?回答是否定的常宁祭祖宗族祠堂。修谱活动,仅仅是宗族活动的一种,而且只是对过去历史的一种纪录,对现在的政治活动并未干预。即便对有些村民活动正在文化意识上有所浸润,随着村民自治日益健全、公正,村组织真正能够取代原有宗族的生产互助,生活互济、喜庆丧吊、患难与共等功能,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村民摆脱啊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自然经济的环境。村民自治不会变成族民自治的。即使目前有些村有些“族长”调解族民纠纷的功能,只要是对社会有利而无害,那又何必事事包办呢?

     注:此文主送《湖南日报》社会、总编、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王茂林同志、省委宣传部、文化部常宁祭祖宗族祠堂。同时送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并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文化作一次全面鉴定,用法律形式,何者为优秀传统文化、何者为糟粕传统文化,固定下来,好让全体人民共同遵守执行。避免各级领导随便“以言代法”之艰难1994年笔者曾就民间修族谱一事向常宁县委进过一言,此文是在进言书上的深化。同时抄送县委。

代祭祖祭祀视频 点击播放!

代烧-001.jpg

代操办 加微信看看!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本文链接:http://wangzijinci.com/post/29423.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内有转载或采集其他平台内容, 若有文章涉嫌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传统风俗和习惯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倡导家祠文化,抵触封建迷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