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晋祠

耕读传家遗后世,良善家风佑子孙:河北威县潘固王氏家族兴盛探秘:王氏

<

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57e34bde4cdc515eb199071d5f4cb5fd_20221209164906167057574653266.png

一、关注公众号 : jisijidian

二、点击公众号下方链接,进入页面——点击 “建馆”;

三、上传对应照片简介

四、点击祈福,选择祭品

五、邀请亲友共同追思,点击“祭拜着”,点击“+”,分享链接给自己的亲友。



亚圣孟子提出了“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亦五世而斩”的定律,即不论是身居高位的君者或者是道德高尚的君子,还是普通的平民百姓,其辛辛苦苦成就的事业和留给后代的恩惠福禄,经过几代人就会消耗殆尽王氏。具体说来就是,其良好的道德和培育的家风基本上只能影响五代人,这一论断后来就衍生为民间“富不过三代”的解释。但河北威县潘固王氏五分支家族却打破了这一定律,其良好的家风已传承了九代,子孙非贵即富,通过保存下来的家族资料和口述历史,从中我们可以一窥其秘。

(文中提到的王鸣韶老人像)

潘固王氏五分支家族现存家族资料丰富,最早的资料是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的土地买卖契约,距今已210余年,作为普通的农村家族,并没有明确的家风家训传世,但在具体行为和实践中,却通过“当家人”的所做所为践行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优秀元素王氏。

(王氏家族中的一个老宅院,距今120余年王氏。家族堂号为“德茂堂”)

一.“勤俭持家”是家族的传承

关于清嘉庆十一年之前该家族的信息,现在不是很明朗,仅知道王来玉(潘固王氏第十三世传人)是当时的县学生员,也就是俗称的秀才,正是由王来玉算起,其家族开启了新一波兴盛之路王氏。

现存清嘉庆十一年的家族资料是一份土地买卖契约,这份地契并不是民间普通的代书白契,而是由当时的威县政府颁发的红契,该地契印刷而成,上面有威县正堂(知县)的名字,虽然只是一份土地买卖,但能够采用政府的红契,说明王来玉是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了土地,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其通过这一模式取得合法的土地所有权,而该方式也被其后人所承继,如其子王振邦、其孙王长林在购买土地时,基本上都是采用了红契方式,尤其是王长林更是采用了直隶布政使司衙门颁布的红契王氏。通过这一传承可以看出,家族行为的规范性和守法性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该家族的正常发展。

(王氏家族留下的农具王氏,用来碾米的石磨)

在现存潘固王氏五分支家族中的家族资料中,王来玉、王振邦、王长林子孙三代所购买土地的文契计有13份,时间跨度从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到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关于王来玉时期家族土地有多少,现已不可知,但到王长林去世时(公元1893年),家族积累的土地已近300亩王氏。王来玉生有二子振邦、振义,振邦生有一子长林,这300亩土地应该大多是振邦和长林时所购买,家族没有大规模经商,王长林仅在农闲时节靠木工手艺打点零工,最后能积攒下如此大的家族财富,其勤俭性可想而知。另外从王长林第五子王清珍的生活中,也可以看到该家族“勤俭持家”的传承映像,如王清珍与哥哥们分家时获得了40余亩土地,但最终在他的辛勤经营下,家中土地接近500余亩,虽然这么多的土地,但王清珍无论是穿衣还是吃饭,都是普通农民状态,短衣襟下地干活,去集市交易时,身上带着干粮,正是这种“勤俭”才使得家族财产得到了积累,古人云“成由勤俭败由奢”,这一训诫在潘固王氏家族中得到了真真的体现。

(地契均为红契)

二.“当家人”公正谦让使家族和谐

古代家族中都有“当家人”,人选或者是家族中的长辈、或是平辈中的老大、或者是家族中能力强者王氏。在王来玉、王振邦和王长林时期,因为是一子单传,家族固然由本人经营发展,但王长林生有五子,这个时期,家族怎么发展就出现了瓶颈,根据现存资料可以看出,该家族是以长子王清泉为主事人的,“家有千口,主事一人”,这种模式对整个家族来说是一种健康状态,即使弟兄们分炊另居,但在涉及家族事务时,仍需要“主事人”拍板决定。据族人口述所言,王长林有五个儿子,分家的时间是大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当时第二子王清安已经去世,王清安的儿子王鸣韶年仅16岁,这些伯伯和叔叔们很疼爱这个侄子,就把家族中最好的房屋分配给了王鸣韶,土地数目虽然一样,但把距离村庄较近的地块让给他耕种。到王鸣韶出任当家人时,更是兼顾各位叔伯家中的里里外外,帮助堂兄弟料理家务,其品行一直到今天仍在家族中流传,以致其一爷共孙之弟王绍庭中举人后,就把中举名册交给这位堂兄保管,并传承到了今天。

(130年前王氏家族分家析产的分家单)

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时,兄弟们虽已分家17年,但在购买一份同宗共祖的族人宅院时,仍是由王清泉出面完成,并供五家共同使用王氏。如果王清泉不是公正之人,其他兄弟肯定不会让这位哥哥出面完成这一财产购买,这一点在王鸣韶的后人身上也得到了体现,王鸣韶生有三子,在三子分家另炊时,长子王敏德提出,让自己的两个弟弟优先选择房屋和土地,之后所剩下的自己使用,并且每年麦收后,考虑到自己家人口少,消费不大,就在收麦场上让两个弟弟拿走自己的部分粮食。王敏德之弟王慎德生有四子,长子王培敬在外工作,在兄弟们修建房屋成家时,皆鼎力给予帮助,次子王培峰在家主持家务,照料兄弟们娶妻生活。王敏德之弟王谦德生有二子,长子王培良大学毕业后虽工作于外地,但经常接济和帮助家中的堂兄弟,如若亲生同胞。正是因为包容和睦,使得该家族百年来兄弟、妯娌之间无一口角出现,且都是互帮互助。若从王来玉算起,到王慎德之子“培”字辈弟兄,这样的行为已传承了七代。

(家族共用的财产账簿王氏,记载了从嘉庆11年到中华民国2年,共110年的家族土地、房产等财产买入情况)

另外该家族在分家时,一定给父母留下养老土地、给未出嫁的姐妹留下嫁妆费用的土地,如王长林的儿子们分家时给王长林健在的郭老夫人留下了38亩土地作为养老费用,给未出嫁的妹妹王七姐留下6亩土地作为嫁妆费用王氏。王鸣韶的儿子们分家时,给王鸣韶健在的刘老夫人留下了18亩养老地,这一做法就充分保障了老人的养老权益,也使子孙代代效仿,并把“孝老敬老”的家族传统传承了下去。

三.“耕读传家”使后人各显辉煌

王来玉作为黉门秀才,其肯定对后人抱着莫大期望,期望能够光耀门楣,显宗荣祖,这也是古人一种普遍的愿望,而其后人也果不负其冀王氏。在他的玄孙中,一人中举,三人接受新式教育,一人获授时任威县知县表彰。其中举人王绍庭中光绪二十八年壬寅补行庚子辛丑恩正并科直隶地区第407名举人,中举时年仅23岁,远低于全国中举年龄33岁的平均值,王露庭接受新式教育,在直隶兽医学堂学习,曾一度加入张学良将军的东北军,建国后为著名的兽医专家,王来庭在天津北洋法政学堂学习,后出任威县县议会参议,王鸣韶担任本村村副,处事公允,被乡人所敬,威县知事赠“急公好义”匾额一块,解放后此匾尚存。王来玉的六世孙、王鸣韶之子王谦德年仅14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潘固村第一个加入共产党的党员,其积极投身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建国后先后任湖南津市镇镇长、省博物馆副厅级馆长,王来玉七世孙王培勋曾出任威县县委书记,王来玉的八世孙、九世孙、十世孙接受大学教育及以上者比比层然,其中不乏南开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名校。

(王氏家族中的举人名册)

一个家族的发展离不开良好家风的熏陶,而这种家风是家族内骨子里的一种“良善”,是一种内生动力,且只有这种内生驱动力才使得人们生有敬畏之心、怀有感恩之念王氏。王长林的孙辈13人,亲若一家,一人有事,兄弟同心,曾孙辈33人,继承了家族的和谐风范,无论司从何业,都能以“不让先辈蒙羞、子孙汗颜”为训,使得这一内骨子里的身教为后人所继承。“富不过三代”的最根本原因当在于人的过度私欲的存在,如果能够控制自己的私欲,把修身之德用于齐家,那家族就能够积极向上,孟子讲“四心”,如果把一个家族作为完整的个体来看,“四心”之论依然适用。

本网配图 山西王家大院牌匾

本网配图

新时代、新征程,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的号召,而良好家风的培育靠的就是人本身的修养和吸纳家族传承下来的优良品质王氏。每个家族都有自己成功的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那家族发展、家风培育就能够趋于正向,文明乡风建设也就走上了健康的路径。

(作者:王伟凯,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著有《天津好家风》等学术著作王氏。)

(声明:本文为作者王伟凯学术作品,图片除由作者提供外,本网配图已注明,原题为《打破“五世而斩”定律的河北威县潘固王氏家族探秘》,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为作者观点;经作者授权在本头条号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王氏。)

代祭祖祭祀视频 点击播放!

代烧-001.jpg

代操办 加微信看看!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本文链接:http://wangzijinci.com/post/300.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内有转载或采集其他平台内容, 若有文章涉嫌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传统风俗和习惯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倡导家祠文化,抵触封建迷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