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晋祠

全国人民都姓“姬”:姬姓和王姓

<

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57e34bde4cdc515eb199071d5f4cb5fd_20221209164906167057574653266.png

一、关注公众号 : jisijidian

二、点击公众号下方链接,进入页面——点击 “建馆”;

三、上传对应照片简介

四、点击祈福,选择祭品

五、邀请亲友共同追思,点击“祭拜着”,点击“+”,分享链接给自己的亲友。



在华人的数以千计的姓氏当中,最古老的是“姬”姓姬姓和王姓。姬姓的族人可以说是黄帝的嫡系后裔,这个姓氏具有将近5000年的悠久历史。

  可是,全世界的华人都自称是“黄帝的子孙”或“炎黄(炎帝与黄帝)子孙”,他们和姓姬的族人有什么分别呢!“真相”是这样的,在中华民族繁衍与发展的过程中,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姬姓和王姓。但是黄帝的子孙很多,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他们分封在各地,多数以地名为姓氏。

  在中国的宗法制度下很注重长子嫡孙,也就是嫡系子孙,黄帝的嫡系後裔长期以来保持着“姬”姓,其他的非嫡系子孙就不姓“姬”了姬姓和王姓。因此便分成许多其他姓氏,中国姓氏多原于姬姓如周姓、吴姓、王姓、杨姓、魏姓、赵姓、韩姓、应姓、孙姓、郑姓、冯姓、卫姓、何姓、张姓、谢姓、华姓、于姓、康姓、孟姓、汪姓、毛姓、戴姓、庞姓、熊姓、项姓、贾姓、郭姓、樊姓、霍姓、管姓、石姓、文姓等,当然还有其他一些不常见的姓氏,如:万、燕、邓、芮、虢等,不能一一列举,你自己可以去搜索,还有好多。

  根据《说文》的记载,起初黄帝生在在姬水,因而姓“姬”姬姓和王姓。

  在远古时代,黄帝是轩辕氏部落的首领,他与炎帝都出自少典氏,这两个部落经过一场坂泉之战(坂泉在今河北涿鹿东南,因此,又称涿鹿之战),炎帝被打败,合并为炎黄部落姬姓和王姓。于是中华民族自称“炎黄子孙”。

  接着,黄帝领导的炎黄部落又打败了九黎族的首领蚩尤,黄帝率领的炎黄部落都姓姬,他们是今天的炎黄子孙的远祖,也是姬氏族人的远祖姬姓和王姓。

  后来,黄帝的家族越来越大了,他的后裔陆续分封在各地,成为其它的姓氏,构成中华民族的主流姬姓和王姓。然而黄帝嫡系子孙(长子、长孙……)世世代代仍旧以姬姓相沿袭,直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父子,仍然继承着祖传的姬姓,建立了中国最长的王朝,奠定了家庭及宗族之间伦常关系以及封建制度。

  中华民族姓氏的变动,以先秦时期较多,到了汉代各个姓氏已渐趋固定姬姓和王姓。不过,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的记载,在唐朝开元年间,有一位世代居住在长安,官至水部郎中的姬居逊,由于避讳唐明皇的名字, 改姓周(唐明皇即唐玄宗,姓李,名隆基。“姬”与“基”同音)。这一来,分散了姬氏家族的力量。

  不过,在较早的南北朝时期,本来以周为姓的人,也有改姓姬的,根据《姓氏考略》记载:“梁(梁朝)周弘正,谄事王 伟,避侯景讳改姓姬氏,周石珍亦改姓姬氏姬姓和王姓。”

  和许多著名的姓氏一样,姬氏家族也很可能有其它民族的血统加入姬姓和王姓。南北朝时,在北魏为桓、穆二帝效劳,征伐有功,官至信义将军,封为楼顿侯,后来归顺晋朝的姬澹,据说便是当时的鲜卑人。

  作为黄帝嫡系子孙的姬氏族人,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以及创造文明的事业上贡献很大姬姓和王姓。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周公姬旦以及召公姬■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尤其是周公姬旦制定《周礼》,对缔造中华文明,保持中华民族的素质方面的贡献很大。

  如果把改姓周以后的周氏族人包括在内,姬氏族人的杰出人物就数也数不清了姬姓和王姓。

  一.姬姓的来源有二:

  1 传说黄帝降生在一条称做“姬”的河边,于是形成了姬姓姬姓和王姓。周朝的贵族是黄帝的后代,所以周文王又叫做姬昌。周武王叫做姬发。而周朝结束以后,周朝的王族后代就以国名为姓,开始改为周姓。因此,周氏和姬姓是同族人。

  2 黄帝有25个儿子,分别得到了12个姓,其中就有姬姓姬姓和王姓。后来的五帝少昊、颛顼、尧、舜、禹以及夏禹、商族的祖先、周族的祖先等,都是黄帝的后裔。这些后裔继承了姬姓,他的后代建立了周朝。西周初年大封诸侯,其中姬姓国就有53个。这些姬姓国的后代多数改以国名、封邑名以及祖父名、号为姓,所以姬姓反而不多了。加上唐代的时候为了避李隆基的讳,把姬姓改为周姓,从这以后,姬姓的人就更少了。

  二 迁徙分布

  姬姓的望族居住在南阳(今天的河南南阳)姬姓和王姓。

  三 郡望堂号

  【郡望】

  南阳郡:战国时期秦国置郡姬姓和王姓。相当于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地区。

  【堂号】

  1 寿丘堂:因为黄帝是姬姓的始祖,而黄帝又是生于寿丘,所以有这个堂号姬姓和王姓。

  2 赤舄堂:歌颂周公旦的诗叫《赤舄》,所以姬姓又叫做“赤舄堂”姬姓和王姓。

代祭祖祭祀视频 点击播放!

代烧-001.jpg

代操办 加微信看看!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本文链接:http://wangzijinci.com/post/4184.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内有转载或采集其他平台内容, 若有文章涉嫌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传统风俗和习惯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倡导家祠文化,抵触封建迷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