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晋祠

鞠姓的起源分衍与迁徙:姬姓和王姓

<

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57e34bde4cdc515eb199071d5f4cb5fd_20221209164906167057574653266.png

一、关注公众号 : jisijidian

二、点击公众号下方链接,进入页面——点击 “建馆”;

三、上传对应照片简介

四、点击祈福,选择祭品

五、邀请亲友共同追思,点击“祭拜着”,点击“+”,分享链接给自己的亲友。



  鞠姓的起源分衍与迁徙 作者 居庸关

  (一)鞠陶命姓

  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五世孙后稷名“弃”,传说是帝喾的元妃姜嫄“踏巨人足迹,而身动如孕”(《史记》)所生姬姓和王姓。弃在幼年时代就有成人的志向,玩耍时好拿种植五谷杂粮作游戏,长大后对什么样的地种什么庄稼,怎样种才能长得好非常有研究,老百姓都愿意向他学 尧听到后,把他请来封为管理农田耕种的官叫“农师”。由于弃管理有方,老百姓跟他学种地连年增产,功劳很大,帝尧就把邰地(今陕西武功一带)赏赐给他作封地,封号为后稷,姬姓。

  弃去逝后,这种农师的职务一直承袭了10余代,其中有叫檠玺和叔望的,当传到不窋时,夏朝的“帝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史记》)失国,诸侯互相侵扰姬姓和王姓。不窋辞去职务带着族人逃避到了西北戎狄住的地方,古时候叫北豳,也称北荒(甘肃庆阳,现已改为“庆城”)。不窋到北豳时,他的儿子鞠陶已经长大成人,关于他名字的来源有这样一段传说:据说鞠陶出生时两手掌纹合起来很象古代篆文的“鞠”字,于是取名叫鞠。到北豳后,由于当时周人的居住条件很差,大都采用穴居,于是周人的首领不窋封鞠为专门负责挖陶窑的官职,他带领周人一边挖窑烧陶器,同时也用于居住,一段时间后,周人都叫他鞠陶(鞠,盈多也;陶,窑也)。

  不窋去逝后,鞠陶作了周人的首领,他是周先祖奔北豳后的第二代首领,也是周人在北豳的真正开拓者姬姓和王姓。据史志记载,后世周人都尊称他为“周老王”,现庆阳城西60里有周老王陵,明、清时期还作过修缮。鞠陶在北豳时为周的发展做了很大贡献:一是开拓疆土。他派儿子公刘(刘者,兵器也;公者,尊长也)专门负责安全保卫工作。那时,兵器平时都由专人保管,遇到打仗时每人发一件,这便是军队的雏形。公刘,这个带有军事首领色彩的职务名称就逐渐演变成了人名。据《丰镐考信录》记载:“盖自不窋窜戎以后,地非安乐,事多草创,历三世至公刘有令德”。那时,面对外部威胁和内部叛乱是打是和万事都得从头做起,鞠陶为此做了大量工作,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二是发展农牧业生产。北豳原来是少数民族集居地,北临朔方,当地人以游牧为主。周人刚迁来时,遍地杂草重生,狼豺出没,非常荒凉。不窋和鞠陶将中原先进的农耕文化运用到北豳,种植、养殖、狩猎同时并举,椐史载:“好稼樯务本业,有先王遗风,陶复陶穴以为居,于貉为裘以御寒”(《丰镐考信录》),农业和牧业都有很大发展。三是建城镇村庄。定居后,鞠陶带领人们边生产边修建窑洞,有了剩余产品设集交换,村庄城镇应运而生,周人从此定居下来。当时北豳的政治中心人称“不窋城”,鞠陶当政后对不窋城继续修建,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修了城门,把城的形状修的象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史称“凤凰城”。四是兴修水利。不窋城东西两面各有一条河流到城南汇聚成一条大河(今马莲河)向南流去,当时在城南横卧一山叫“土龙岭”档住去路,至使不窋城连年水患,鞠陶带领五百土工、五百石匠经数月挖通土龙岭,消除一大水患。他的另一贡献是凿天鹅池洞。不窋城西河叫马岭水(今称环江)水质差,含盐硷高不能饮用,城东河叫白马河(今称柔远河)水质好,城里居民都饮东河水。当遇到水患或敌人围困时就会断水,鞠陶经过勘察在城里向东河挖一斜洞,把东河水引入洞中,并用石砌成台阶,人们顺台阶下洞取水不用出城,体现了鞠陶的聪明才智。据庆阳史志记载,这项工程到宋代才失去作用。

  鞠陶的儿子公刘是一位很有作为的人物姬姓和王姓。他在22岁时将首府迁至南冈(今宁县城西),史称“公刘迁囱”,势力范围已经扩展到今甘肃东部及陕西西南各县。《诗经.大雅.公刘》“乃陟南冈,乃靓于京”说的就是这段历史。诗中说道:公刘率领周人身着华丽的服装,手持刀枪,背上干粮,旌旗烈烈,威武戚扬,浩浩荡荡的向南冈进发的雄壮场面。后来公刘的儿子庆节“建国于豳”的“豳”指的也是这一带,周人在这里生活至少十五代以上,在这期间上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大戏。西周建国后为了纪念这段历史,把庆阳一带称北豳,把为北豳开发建立不朽功勋的周人先祖不窋、鞠陶、公刘并称为“三王”或“三圣”。一些从事先周史研究的学者怀疑不窋、鞠陶、公刘不是祖孙关系,说他们之间可能有断代,因为他们所处的时期与夏末商初同时期在时间上不匹配。同时读过这段历史的人都知到,鞠陶在历史文献上记录的资料很少,《史记》上只记载了短短的一句“不窋卒,子鞠立,鞠卒,子公刘立”。无论是否有断代或记载的多和少,鞠陶在先周时期作为承上启下的历史人物能够名留青史让后世周人永远纪念,足以证明了他的历史功绩。

  在甘肃庆阳一带有关“鞠老王”的历史传说很多,其中《鞠老王喜得贵子》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姬姓和王姓。故事说到:不窋年岁已高很想要个孙子,阳春三月的一天晚上,人们发现鞠陶住的窑洞烈焰升腾,光照山川,大家都以为着火了便来救火,等到近前一看院内一片寂静,正在纳闷时忽然从窑洞内传出震耳欲聋的小孩哭声——公刘降生了!人们欢天喜地,奔走相告,杀猪宰羊前来祝贺。此时鞠陶正在烧窑,弄的满脸碳黑,听到喜讯后高兴得二话没说就匆匆地跑回家,看到这付模样大家都笑他,可他却说:“笑什么,这是喜色”,于是大家都把脸抹黑以示庆贺,后来生孩子脸上抹碳黑竟成为当地的一种习俗

  到黄帝的25代孙古公亶父时,周人南渡漆沮二水到达歧山脚下的周原,历经三代到姬昌时将都城迁至丰邑(今陕西长安县一带),这时周人经过了将近一千多年发展已经具备入主中原的条件姬姓和王姓。当殷纣王淫乱不理朝政,诸侯纷纷离他而去的时候,姬昌的儿子姬发率周国大军经牧野一战一举推翻商王朝,入主中原建立西周王朝,姬发是为周武王,谥父姬昌为文王,由此开创了周王朝八百年的辉煌历史。

  从轩辕黄帝到周朝各王都是姬姓,鞠姓从何而来呢?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姬姓和王姓。天下鞠姓一家人,源自鞠陶世代亲!周的先祖在北豳时,正是部落联盟解体的民族大融合时期,随着城帮的建立和个体家庭出现,家庭的代表符号“姓”也逐渐产生。北豳人为了纪念鞠陶的丰功伟业,一部分家庭以鞠为姓,鞠姓由此诞生了。因此甘肃庆阳应是鞠姓起源的根,鞠陶就是鞠姓族人的命姓始祖。

  在此,必须弄清姓氏探源中的以下两个概念,即“命姓祖”和“太始祖”姬姓和王姓。命姓祖是以一个人本人的名字、爵位、封地、工作等因素而得到姓氏的,则以谁命姓谁就是这个姓氏的命姓祖,命姓祖自己的姓氏同所命的姓氏大多都不相同。而太始祖则是这个姓氏家族的始祖,是姓这个姓氏的第一个人。

  一些人考证说:战国时期制鞠(皮制,一种踢着玩的球)业有所发展,这些制鞠工匠的后代便以职业为姓姬姓和王姓。这种说法甚是荒唐,古代人信奉天地神灵,好占卜,其实是为了表达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怎么能以踢着玩的东西为姓!

  (二)太祖觅踪

  鞠陶生活在距今4200年的夏代晚期,那时作为“姓”的形成还不成熟,人们往往只知到有氏不知到有姓,当庞大的氏族集团逐渐解体,为了区分相同氏族中的小家族或个体家庭,代表符号“姓”才逐渐产生壮大,因此“一部分北豳家庭以鞠为姓”并不专指鞠陶的直系后代,而只是把她当成命姓祖姬姓和王姓。在这种意义上考证鞠姓起源立姓,能够见著于史籍的最起码应该有两个来源:一是春秋时期齐景公年代孔子的学生鞠语;二是战国时期燕易王之子姬昇,我们称她为“太始祖”。

  鞠语,春秋时期人,孔子三千弟子之一姬姓和王姓。《晏子春秋》外八篇记载:“景公上路寝,闻哭声。曰:吾若闻哭声,何为者也?梁丘据对曰:鲁孔丘之徒鞠语也。明于礼乐,审于服丧,其母死,葬埋甚厚,服丧三年,哭泣甚疾。公曰:岂不可也!而色悦之。”意思是说:齐景公出行晚上在路旁休息,好像听到远处有哭泣声,便问:“是谁在哭啊?”随行的人回答说:“是孔子的学生鞠语,他是个孝子,母亲死了他不但给以厚葬,而且还守灵三年天天这样悲痛欲绝的哭泣啊”。齐景公听到后非常赞赏,建议大家都应该这样作。

  据传《晏子春秋》是春秋时期晏婴所著,全书共8卷215章,是记述春秋晚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婴言行的一部书籍,她记录的时间涵盖公元前770~476年;可与《左传》、《国语》、《吕氏春秋》等书相互印证,可以作为反映春秋后期齐国社会历史风貌的史料姬姓和王姓。

  首先肯定《晏子春秋》上记载的鞠语应该是姓鞠名语,而不是专指人名,就象300年以后出现的鞠武一样;应当确信鞠语的“鞠”字在这样一部传世之作上的记载延续不会有误姬姓和王姓。

  齐景公生活在春秋晚期的公元前547~489年,如果设想齐景公路遇鞠语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500年的话,可以断定在公元前500年以前鞠姓就已经产生或存在,这枝鞠姓的太始祖是谁虽已无从考证,但是她以鞠陶命姓应该得到认定姬姓和王姓。类似这种情况没有写进史籍的一定还会大有人在。

  鞠武,战国晚期燕国人,燕国太子丹的太傅,燕易王之子姬昇的曾孙姬姓和王姓。鞠武是一个非常熟悉的名字,《史记》上描述他聪明睿智、深谋远虑、忠义诚信、威武刚烈。“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回还!”是描写太子丹为了实现宏图大志送荆轲上路在易水边上拜别时的悲壮场面,正是鞠武通过田光向太子丹推荐了这位著名的侠士荆轲,其后鞠武也同荆轲所演绎的那场“荆轲刺秦,图穷匕见”的历史故事而享誉华夏。

  据江西高安蓝坊鞠姓于清朝康熙戊午年(公元1678年)重修家谱序言中记载:“溯予族受姓之祖,始于燕易王庶妃之子太子昇公,因与嫡妃之子太子哙图位不克,遂奔辽阳别姬氏始姓为鞠,郡号汝南姬姓和王姓。传四世而生武公,太子丹闻武公忠义方刚,聘归本国授以太傅。自秦迄汉晋唐宋以来代有传人……”高安蓝坊鞠姓至今仍保存着一套完整的家谱,这套家谱记载着从一世祖鞠昇命姓,到今天已经传续七十八代,这套家谱在序言中声称,鞠姓来源于战国时期燕易王的太子姬昇因争夺王位失败避难辽东的改姓,鞠武乃鞠昇的曾孙。

  在判定上述记载可信的前提下,结合《史记》等大量史典进行分析研究,看来历史演绎了这样一段故事:燕易王是西周初期召公奭的裔孙,是燕国的第38代国王姬姓和王姓。燕易王的正妃是秦惠王的女儿,生子姬哙,姬昇是燕易王的庶妃所出。历史记载燕易王迎娶秦惠王女儿的时间是燕文公二十八年(约公元前332年),第二年燕文公去世,燕易王继父登基王位,燕易王在位十二年病逝由姬哙继位。如果上述史籍成立,那么姬哙登基王位时年龄不会很大。再结合《高安蓝坊鞠氏九修族谱序言》中出现两个太子的称谓推断,姬昇的母亲原本是正妃,姬昇也就是当然的太子,然而出于当时“苏秦合纵”所导演的秦燕联盟、远交近攻的政治需要,在燕文公的主持下,作太子的燕易王娶了秦惠王的女儿并册立为正妃,同时采取了“废长立幼”的手段剥夺了姬昇的太子名位,将姬哙立为太子,遂引起姬昇母子和他所代表的利益集团的不满,当公元前321年燕易王病逝时,燕国宫廷发生了争夺王位的内乱。宰相子之早有窥测王位之心,看到姬哙年少幼稚可以利用,便从中竭力支持姬哙,姬昇同太子哙夺位失败,被迫躲避到燕国辽东郡治所襄平(今辽阳)隐姓埋名,弃姬改鞠为鞠昇。因为姬哙的即位不合礼制,所以不被当时的齐国等列强认可,因此历史上一直称之为“燕王哙”(注:合法即位的在称呼上一般都不带名讳称“燕某王”)。可见这场夺位之争是何等残酷,否则姬昇不可能放弃燕国公族的身份,跑到千里之外的荒僻之地襄平去隐姓埋名。

  《高安鞠氏家谱》记载,鞠武是鞠昇的曾孙,鞠武自幼聪明睿智、才华出众,成年后在家族中很有影响力,于是在鞠昇弃姬大约80年后被当时的燕王僖“念及同宗和仰慕才华,特聘归本国作太子姬丹的太傅”姬姓和王姓。基于上述分析证明,既然鞠武嫡传于鞠昇,那么鞠昇就是这枝鞠姓的太始祖,所以有些溯源文章记载“鞠氏起源于鞠武”或“鞠武的后代便以名为姓”的种种说法都是错误的。

  同样出自这枝家谱,在公元1998年十修的序言中说:“燕有易王生子三姬姓和王姓。长曰昇,系亚夫人之子;次曰哙,系元夫人之子;幼曰晟,系如夫人之子;易王乃立次子嗣位。燕爵太子昇夺位不克,遂奔于辽东东梁河阳,复以远祖鞠为受姓之始祖而别姬氏,郡号汝南,至今名曰太子河……”。这篇序言说的更加详细,而且对太子昇避难的地点辽东东梁河阳描述的也比较客观,“东梁河阳”可以解释为东梁河北岸,古代东梁河即今大辽河支流太子河,这里正是战国晚期设置的城市襄平。

  这两篇家谱序言对于鞠氏探源都很有价值,首先她确定了在中华鞠姓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源头来自战国时期燕国太子姬昇;其次她详细的描述了姬昇改鞠的前因后果,这些记述与同时期的历史记录非常吻合,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历史的缺憾,对于后世族人研究鞠姓源流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姬姓和王姓。另外,经过研究发现这两篇家谱序言在编纂时并不是照抄原版原作,特别是对于起源部分的记述可能来源于家族内部的口耳相传。我们知道“辽阳”这一地域名称始见于公元10世纪辽国神册三年(公元918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攻占辽东城置辽阳府,唐代以后历经宋朝、辽、金、元朝、明朝、清朝至今一直沿用。我们也知道按照规则,续修家谱一般都是后版套前版,其特点是“保持前版原貌”,如果是家族内部的文字相传,怎么可能把比它要晚一千多年才出现的地名辽阳写进秦汉时期原始版的序言?

  (三)鞠谭避难

  上述两则家谱序言在记述鞠武时都号称“郡号汝南”,郡号就是郡望,汝南是指汝南郡(汉高帝置郡,遗址在今河南汝南县东南)姬姓和王姓。据推测汝南郡应该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鞠武恐于被株连率直系后代的逃难之地。鞠武的原籍在襄平,由于受到“荆轲刺秦”的牵连,燕国覆灭后,襄平必然成为秦皇追杀的主要目标,鞠武不可能回到老家避难,所以汝南郡应该是鞠武率其直系后代,长子鞠允仁,次子鞠允伦,幼子鞠允俊为躲避秦皇追杀而展转躲避多年后,敢于公开的定居之地。随着政权更迭,鞠姓在汝南郡获得了蓬勃发展,家族从汝南郡向北和向东发展到常山郡和平原郡。到了西汉晚期,鞠武的八世孙鞠谭终于从平原郡(今德州平原县南七里)启程入仕京都长安,进入西汉政权高层。

  据《汉书》和《元和姓纂》记载:鞠谭是汉哀帝的尚书令,这种尚书令是“九卿”中专门掌管皇帝奏章的一种官职,是皇帝的近臣,在西汉晚期为了抑制相权,其作用相当于位居三公的宰相姬姓和王姓。汉哀帝建平三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在东平王刘云的封地内,“瓠山中间,有大石转侧立,高九尺六寸,移原址一丈,远近传为异闻,哗动一时”。原来是卧着的一块好端端的长方形巨石,既没长腿也没人搬动,却自个儿翻个身打个滚儿立了起来,东平王认为不是好兆头,便在王宫内仿瓠山形状造一土山,上立石像,系上黄草,以便随时祈祷。这件事被在京城做“待召”的两个妄人,一个叫息夫躬(息夫,姓),另一个叫孙宠的知道后,便借此“发生事端,以图封侯”,于是向汉哀帝上书说:刘云“宫中立石,祗毁朝廷,欲求非望,行霍显之谋,荆轲之变”,托中常侍把书信转交汉哀帝。一句“行霍显之谋,荆轲之变”刺激到汉哀帝的皇位,汉哀帝大怒,立即下旨废刘云为庶人,其他参与的人一律处死。廷尉梁相,尚书令鞠谭,仆射宗伯凤上奏,“因未见确实,应委公卿复讯”,被正在气头上的汉哀帝判为“不知嫉恶讨贼,意存观望,罪与相等”,遂削职为民。为了保全性命,鞠谭同儿子鞠閟逃避到凉州西平(古称西都,今西宁市),隐姓埋名易鞠为麴。这就是《汉书》《元和姓纂》记载的鞠閟“避难湟中、因居西平”和“鞠麴同宗”的来源。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鞠谭的后人始终沿湟水两岸发展,乃至成为西北地区赫赫有名的庞大的麴氏家族集团。

  东汉末年,著名的黄巾军之变引发了空前的社会动乱姬姓和王姓。东汉王朝在兵力空虚的情况下,允许地方豪强参与平叛,给长期养精蓄锐,意欲开疆扩土,觑視政权的地方大族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各种势力跃跃欲试粉墨登场。西汉末年避难湟中的麴氏家族,经过二百年发展已经具备了参与政治的条件,他们一改过去长期压抑的精神世界,扬眉吐气的提兵跃马登上政治舞台。

  首先是派麴义率家族兵丁进军中原,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功德圆满后本应返回故里,依托西平在凉州进行武装割据,而他却驻足中原,先投韩馥,再奔袁绍,并帮助袁绍发动了著名的“界桥之战”,在这次战役中他把凉州羌人“砍马腿”的战法发挥得淋漓尽致,大败公孙瓒,为袁绍立下赫赫战功,后来据说因居功自傲被袁绍诱杀姬姓和王姓。《三国志》记载,麴义与公孙瓒作战胜多败少,历史上有“公孙瓒克星”之称。麴义的武功当在河北名将颜良文、丑之上,是名副其实的河北第一名将,他在界桥大战中创造的以少胜多的战例,被以后历代军事家所推崇。最后,终因没有一个谋划全局的的谋士相助而未成大器。

  此后,西平麴氏集团在公元219-227年长达八年时间里,以西平为依托,打着“反对曹魏篡汉”的旗号又连续发动了麴演、麴光、麴英三次大规模武装举事,终因实力弱小均被曹魏当局所镇压,起事失败后,西平麴氏大部分被强行迁往金城郡治榆中和酒泉姬姓和王姓。

  西晋愍帝的大都督官至左仆射的麴允就是西平麴氏的后代,他在公元300年带领族人,时任西晋雍州刺史的麴特、北地郡(甘肃庆阳)太守麴昌,多次与汉(前赵)大都督刘曜作战,由于战功卓著深得晋愍帝的信任姬姓和王姓。麴允是金城名门望族,西州民谚有“麴与游,牛羊不数头,南开朱门,北望青楼”的记载,能与当时的金城太守游楷比富,其权势和富有可见一斑。

  到了唐代,麴姓家族有一枝从凉州迁徙到江苏吴兴(今湖州一带),现在台湾还有自称望出吴兴的麴姓姬姓和王姓。据《唐书》记载:麴信陵,唐贞观中望江令,望出吴兴,有惠政,大旱时祈雨即应,百姓为他立祠,白居易为他作《秦中吟》。白居易在这首诗中对麴信陵仁政为官,深受百姓爱戴作了生动描述,诗曰:我闻望江县,麴令抚茕嫠;在官有仁政,名不闻京师;身殁欲归葬,百姓遮路岐;攀辕不得去,留葬此江湄;至今道其名,男女涕皆垂;无人立碑碣,唯有邑人知。有一副对联称颂他说“祷获甘露,居易作诗歌惠政;世为豪族,西州传语望朱门”,不但道出了他的身世,同时也证明吴兴麴姓出自凉州麴氏的史实。

  但是,这样一个在历史上轰轰烈烈的麴氏家族到了宋代以后却突然销声匿迹,名不见经传,姓不载典籍,而且至今在中国大陆尚未发现有一例麴姓,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庞大的麴氏家族集团究竟哪里去了?要知分晓还得从《百家姓》说起姬姓和王姓。

  据说,《百家姓》在南宋初年,由钱塘县的一位儒生编辑成教材印刷发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期间一共流传三种版本,这三种版本的姓氏排列大同小异,唯一的区别都在“甄麴家封”这句上姬姓和王姓。一种是繁体字《百家姓》的“甄麴家封”,另一种是简体字《百家姓》的“甄曲家封”,第三种是“甄魏家封”。在这三个版本中,记录“甄麴家封”的无疑是原版的续版,记载“甄曲家封”的是原版的姓氏简化版,而记录“甄魏家封”的是错版,之所以确定它为错版,是因为在上述三个版本中 的第八句记录的都是“金魏陶姜 ”,既然在前面已经编辑了“魏”姓,后面怎能重复编辑呢。从繁体的“甄麴家封”到简体的“甄曲家封”,只是一字之差,已经把麴姓转换成曲姓的过程表达得淋漓尽致。

  另外,曲姓宗祠有款著名的四字对联“金城望族,泉郡名宗”也可以证明这种姓氏用字的转换姬姓和王姓。一位曲姓朋友在对这付对联加的解释词上说,上联指金城“曲见”,下联指酒泉“曲珍”,并附加注释“曲见是西晋金城望族”。笔者按着这一思路查阅大量史料,始终查不到“曲见”之人,经过进一步分析认为,所谓“曲见”者实际是“曲允”的错写,而这个曲允正是上文记载的金城豪族麴允的简写。如果这种推断成立,对联中上联的麴字和下联的曲字正是沿着“麴-麯-曲”的字形结构进行演化,其中麯字是麴字的变型,曲字是麯字的简化。

  对于曲姓的起源最近看到网上有很多说法,都说“据《风俗通》记载,春秋时,晋穆侯封少子成师于曲沃,其后代便以地为姓,称曲姓姬姓和王姓。”为了求证这一论据的可靠性,笔者通篇查阅研究了现代版的《四库全书风俗通》篇,同时也查阅了《四库全书》的编辑者清代钱大昕等人的注释,又查阅了王利器为《风俗通》校注的器案。《风俗通》原名《风俗通义》,东汉末年应劭所著,《风俗通》全书三十六卷宋代已经部分失传(其中包括姓氏篇),明朝编辑《永乐大典》时根据有些典籍的记载进行了增补,经过增补编辑的《永乐大典风俗通义》基本反映应氏原著全貌,清代的《四库全书风俗通》篇是根据明《永乐大典》编纂而成。《四库全书》录入《风俗通》正文十卷,附加《风俗通佚文》一卷(其中包括姓氏篇);在《风俗通姓氏篇》中,应氏一共收录了东汉末期存在的530多个姓氏,通篇没有查到曲姓或曲氏得姓于曲沃桓叔的记载,只查到了“鞠氏,汉有尚书令鞠谭,或为麴(曲)氏(有的版本直接编辑成曲氏),音讹转改,汉有麴衍(演)”和“韩氏,韩之先出于唐叔虞,曲沃桓叔之子万食邑于韩原,因以为氏”的记载,除此之外连曲沃桓叔的名字都没有出现过,不知持这种说法的人是从哪个风俗通义中转载的。

  还有人说“曲姓源出夏大臣曲逆和秦御史曲宫”,而笔者认为,史籍记载的夏大臣曲逆和秦御史曲宫极有可能是“专指人名”,就像孔子的学生“子路”“子由”一样姬姓和王姓。如果曲姓在当时确实已经立姓,并且有正常的姓氏传续,那么这两位在《史记》上明确记录的人物连同他们的姓氏,为什么在《风俗通义》、《元和姓纂》、《百家姓》这些纵贯一千多年的姓氏巨著中不予收录记载呢?事实上很多曲姓朋友也对上述观点心存疑惑,明明家传我族裔来源于鞠氏,怎么突然变成了“曲沃桓叔”“曲逆”“曲宫”的后代了呢?难怪有的曲姓朋友惊呼:“我们这个曲姓真是很特别,《百家姓》上没有,《续百家姓》上也没有,曲姓到底源出何处”!

  上述事实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含盖广阔时空的姓氏演变的历史画卷:在西汉晚期鞠谭之子鞠閟为避祸而弃鞠改麴,麴姓经历了九百多年的发展大约在唐朝晚期到南宋晚期,又开始逐渐演变简写成曲姬姓和王姓。这就是在一些鞠姓和曲姓家庭中流传的“祖上为避祸而弃鞠改曲”、 “鞠曲一家””和“死鞠活曲”的真正来源。而且我认为,这种简写只限于姓氏演化范围,不包含字体简化的含义,因为“曲”字同样也是一个古老的汉字,麴和曲作为汉字在古代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就象历史上的“曲阜”、“曲沃”当然不能写成“麴阜”“麴沃”一样。

  另外,一部修订于宣统元年的《东莱曲氏族谱》,也可以证明曲姓来源于鞠姓姬姓和王姓。这份族谱的“曲氏世系考”一节记载:“旧相传(曲氏)为宫保世裔鞠姓。始祖讳元英任元朝宰相,本贯黄县,茔在城北翁仲,墓表犹存。缘遭难,族姓多隐名易姓,流寓兹土,遂转鞠为曲。虽云考据无徵,然百古在昔先民,有作详哉其言之矣。”意思是说,据相传我曲氏的远祖,是一位在朝廷上位列三公九卿的宫保级鞠姓高官,因遭难而避居他乡易鞠为曲。传说虽然无从查证,但先辈们历经百代,口口相传,应该是有一定根据的,不可能是无稽之谈。笔者认为《东莱曲氏族谱》中记述的这位宫保级鞠姓高官,就是史志上记载的西汉尚书令鞠谭。

  鞠谭改麴后,麴姓一直在西北地区生活繁衍,随着家族从不断壮大到最后的没落,姓氏也在沿着“麴-麯-曲” 的字形结构不断的进行演化姬姓和王姓。为了确定这种演化的确切年代,笔者查阅了中国国家图书馆,中文拓片资料库现存的历史上各类拓片,共搜索到麴姓墓志拓片7条,其中最早的是河南洛阳出土的,北魏正始四年(公元507年)《元寿妃麴氏墓志》,最晚的是河南洛阳出土的唐龙朔二年(公元662年)《麴善岳墓志》。共搜索到曲姓墓志拓片17条,其中最早的是河南南阳出土的,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年)《曲系及妻蔡氏墓志》,最晚的是山西五台出土的公元1935年《闫书堂及妻曲氏合葬志》。从上述搜索结果可以看出,麴姓及其墓志到公元662年戛然而止,而曲姓则从公元822年才开始镌入碑刻,中间相隔了160年之久,笔者认为这期间正是麴姓向曲姓转换的姓氏不确定时期。例如生活在唐朝前期的麴崇裕,在有的史志上就记录为“麯崇裕”,由此可以看出到唐朝前期,麴姓才刚刚开始从麴到麯的演化。而河南洛阳出土的曲环之孙《曲元缜墓志》已经把“曲”字作为姓氏正式镌刻到墓志中,这说明到唐会昌二年(公元842年),一部分麴姓已经沿着“麴-麯-曲”的字形演化顺序首先简写成“曲”,到了南宋晚期这种仅限于姓氏的字形演化才最后完成,自此开始“麴”作为姓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被更加便于书写的“曲”所代替。诸位试想,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庞大的麴氏家族哪里去了?

  综上可以认定,在中国的姓氏演变史中,唐代的中晚期以前根本不存在曲姓,现在的曲姓是由历史上的麴姓通过字型转换而来,而这种字型转换只限于“麴-曲”的姓氏转换,并不包含汉字简化的含义姬姓和王姓。

  (四)麴(鞠)氏高昌

  在公元六世纪的西域历史上曾经存在一个鼎盛一时的高昌王国,这个高昌国到底是鞠氏高昌还是麴氏高昌,典籍中则有不同的记法姬姓和王姓。《随书》《新唐书》等大多数古典记载的都是麴氏高昌,而《旧唐书》有的章节则记的是鞠氏高昌。我取《新唐书》的记载,称麴氏高昌。

  《元和姓纂》记载:麴,鞠氏之后姬姓和王姓。汉有鞠谭,生閟,避难湟中,因居西平,改姓麴氏。《元和姓纂》是宰相李吉甫为唐宪宗李纯提供的“掌握臣下世系、郡望、以便于赏赐封爵”的专用资料,该书由林宝所著,岑仲勉校记 ,是中国姓氏学权威著作。

  该书记载第一代高昌王麴嘉及其祖上进入和主政高昌的经过时说:“閟居西平姬姓和王姓。十一代孙嘉仕沮渠氏,后为土人所归,立为高昌王”。通过查阅史典得知,公元383年,前秦苻坚的大将吕光奉命率7万人马征讨西域,平定西域诸国后当率部返回行进到姑藏(今武威一带)时,由于淝水之战失败前秦瓦解,吕光乘势占据姑藏建立后凉政权。公元390年经朝臣群议,吕光决定派儿子吕覆为西域大都护镇守高昌,《晋书》载:“命大臣子弟随之”,其随行人员中当有麴姓臣僚眷属。公元442年,北凉沮渠无讳攻占高昌建立后北凉政权,沮渠氏治理高昌多年终被天山北麓的柔然人吞并,公元460年柔然人扶植了一个叫阚伯周的建立了高昌王国,后被马儒取代。公元501年马儒想要内迁,高昌旧人恋土不愿东归,于是杀马儒立右长使麴嘉为王,可想而知麴嘉应是力主不愿东归的大臣之一。从此,由麴嘉建立了一个承传九代历时134年的真正的高昌王国。据《姓纂》记载,这位第一代高昌王麴嘉就是鞠閟的十一世孙。另据《唐书》和《西突厥史》记载:“麴氏家族是汉族血统,自凉州金城榆中迁来,信奉佛教”,又载:“金城麴氏是中央王族,西平麴氏是地方旁支”。

  公元609年隋炀帝巡视西域,高昌王麴伯雅率西域27国国王佩玉披锦,焚香奏乐跪在道旁相迎,场面之壮阔在西域的历史上前所未有姬姓和王姓。隋炀帝回朝时麴伯雅又亲自相送,一直送到隋都长安,令隋炀帝十分感动。在长安“观风殿”隋炀帝亲自设宴款待,并把麴伯雅请到自己身旁设坐以示重视。此后麴伯雅又陪同隋炀帝远征高丽,为感谢他,隋炀帝“妻以戚属于文氏女,号华容公主”(《唐书》),612年归国后下令全国采纳汉式服饰。到麴文泰时,由于突厥人的不断侵扰不得不采用双重进贡的方式,一边对付突厥人一边应付隋朝皇帝,当时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商旅的过境费。公元629年,唐玄奘取经时曾路过高昌受到良好的接待;麴文泰诚恳的邀请玄奘为高昌僧侣300多人宣经说道,每次说经前他都跪在地上让玄奘踩着他的后背走上法座以示虔诚。玄奘离开高昌时,他赠送了大量的路费、衣物、日用品和马匹,并派使者和卫队携带高昌王致突厥可汗的24封公文陪同玄奘西行。每到一处“通国书及信物,可汗自目之甚悦,令使者坐,命陈酒设乐”《唐书》。

  后来麴文泰与唐朝的关系恶化,公元640年,唐朝派侯君集远征高昌,此时麴文泰发病而卒,幼子麴智盛即位,因雅尔都城城高墙厚不肯投降,被唐军用“投石冲车”攻破,麴智盛被俘囚至长安,高昌国灭亡被唐朝西州取代姬姓和王姓。为了安抚高昌王眷属,唐太宗拜麴智盛为左武卫将军封金城公;拜其弟麴智湛为右武卫中郎将封天山公,并留在朝廷世代为官。公元690年麴智湛的儿子麴崇裕授左武卫大将军交河郡王,虽然官居二品但却受到武则天的宠信。麴崇裕夫人慕容仪,字辅贤,昌黎人,其祖上为青海国皇任骠骑大将军,持节都督。其子麴嵩为朝仪郎守太仆卿国,荣国公,左武卫大将军。慕容仪是在家乡榆中溺水而死(注:一说游泳时溺水;另一说房屋失火施救时溺水),葬于榆中兴隆山(古称“薄寒山”)下。

  公元1985年在西安市曲江乡三兆村发现题为“大唐甘露寺故尼真如之柩”碑刻,碑刻称,真如,俗姓鞠,父智湛为末代高昌王智盛之胞弟,总章二年(公元669年)真如为亡父智湛祈福,在长安城甘露寺出家为尼,其年三月二十二日亡姬姓和王姓。从这甬碑刻得知,唐灭高昌国后,高昌王族内迁金城和长安,其中王族族属的一部分已经回复鞠姓。此碑现存于西安碑林。

代祭祖祭祀视频 点击播放!

代烧-001.jpg

代操办 加微信看看!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本文链接:http://wangzijinci.com/post/4190.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内有转载或采集其他平台内容, 若有文章涉嫌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传统风俗和习惯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倡导家祠文化,抵触封建迷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