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言碎语]广州陈氏书院(转载)[已扎口]:广州免费祠堂
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广州陈氏书院
戏本有“游园惊梦”,不想前几日在广州的陈氏书院,却着实让我经历了一场游园惊艳——恕我见识短浅,眼界狭窄,这“陈氏书院”的建筑雕刻之美在我看来确实是少见的广州免费祠堂。
说是书院,其实是陈氏宗族供奉祖先的祠堂广州免费祠堂。只是清朝年间,有汉人大家族借修建宗祠的名义,聚众与政府对抗,因此遭到了清政府的大力灭杀,并严禁修建祠堂,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地陈氏望族就托了修建书院的名头,将陈氏宗族的子弟聚集在此读书,冠名曰“陈氏书院”。据说书院建成两年之后,有一位叫陈波涛的人中了探花,光绪戊申年(1908年)一个叫陈振先的人中了榜眼,在广东历史上,科考中头三名的很少,所以清政府特赐殊荣,允许在门边立起两个高2.45米直径1.4米的大石鼓,基座雕刻了岭南地区的吉祥花木,以示彰表,成为陈氏书院门第与功名的象征。有了这些光环的庇护,陈氏逐渐将祖先牌位请入书院,这书院也就成了祠堂了,因此当地人称它为“陈家祠”。
对于这些古迹渊源的探究我向来是缺乏专业精神的,在我看来它就是美丽的、使人愉悦的建筑,因此虽摄影技术有够滥,也还是拍了几张,厚颜贴出来给我的朋友们分享,相信他们的宽容还是可以忍耐着凑合看看的广州免费祠堂。
关于陈氏书院的美,不用我贫乏笨拙的描述,借大才子郭沫若先生以一位考古学家和文物鉴赏家的眼光所写的诗为赞:“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广州免费祠堂。”
下面是转帖的陈氏书院的简介:
陈氏书院(俗称陈家词),座落在广州市中山七路,建于清光绪十六年至二十年(1890—1894年),是当时广东省七十二县陈姓合资兴建的合族大宗词广州免费祠堂。总面积为一万五千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呈四方形,面积六千四百平方米,是一组“阔五间、深三进”,由大小十九座建筑组成的院落式的艺术建筑群。建筑组合之间庭院相隔、廊虎穿插。整座建筑规模宏大,厅堂轩昂,庭院幽雅,既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风槽,又具有我国南方建筑的鲜明特色。
陈氏书院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的一颗明珠”,以其巧夺天工的艺术装饰著称广州免费祠堂。它集中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在内外建籁:构件上巧妙地运用木雕、砖雕、石雕、灰塑、铁铸和绘画等装饰艺术,技艺精湛,题材广泛,造型生动,形象传神。
1959年,陈氏书院辟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搜集整理、保藏研究、宣传展览广东历代民间工艺品广州免费祠堂。设展厅十个,展览面积约一千八百平方米,常年展出陶瓷、刺绣、雕刻、剪纸等广东各类民间工艺珍品。
1988年,陈氏书院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广州市重要旅游点广州免费祠堂。
每天开放时间:8时至17时半
地址:广州市中山七路陈家祠(陈家祠地铁站口)
电话:81814559、81814371 传真:81723994 邮编:510170
PS:我去的当日正赶上广州市20家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日广州免费祠堂,因此省了门票若干,虽然不知具体金额,却也得到了捡着便宜的欢喜,在此告诉大家:这个免费开放日是每月第三周的周三,可记得了
预约烧元宝祭祖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会去墓地为已故的亲人扫墓,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尊敬。烧纸钱是其中的一种习俗。烧纸钱,也称为“祭纸”或“冥币”,是一种象征性的财富,用于祭祀已故的亲人。这一习俗源于古代的信仰,人们认为死者在阴间也需要金钱来维持生活,因此会烧纸钱给他们,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也能过得好。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1,反馈资料:视频片段;
2,所需资料:被祭祀人+祭祀地址+祭祀人姓名;
本文链接:https://wangzijinci.com/post/15474.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内有转载或采集其他平台内容, 若有文章涉嫌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传统风俗和习惯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倡导家祠文化,抵触封建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