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旅游风情鳌山湾故事之九——徐复阳与鹤山摸钱涧:即墨姓王
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即墨姓王。”位于鳌山湾畔的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鹤山,素以历史悠久、石奇水甘、风景秀丽闻名遐迩。
鹤山的道教文化底蕴丰厚,历来为游客、文人津津乐道即墨姓王。其中,最为有名的莫过于徐复阳得道成仙的传说了。
凡是到过鹤山的人,都知道鹤山有条摸钱涧,又叫金钱涧,这条位于滚龙洞下、遇真宫东北面的深涧荆棘丛生,涧底的棘刺、松针有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其顶针都是朝上长的,而且不管长成什么样子,前后左右都不交叉即墨姓王。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据说与元代著名道人、全真教“鹤山派”创始人徐复阳有关。
相传,徐复阳出生于山东莱州府,幼时双目失明,为生活所迫,四处流浪,乞食为生即墨姓王。后来,他听老人说,即墨城东四十里处有一座叫鹤山的仙山,山上有一位仙人李灵仙,道行高深,徐就暗暗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到鹤山拜李灵仙为师,出家修道。
宋、金、元鼎立时期,道教盛行,山东昌邑出了一位很有名的道人,姓李名来先,字灵仙,号凝真子,是邱处机所创的全真教“龙门派”传人即墨姓王。他道行极深,在道教中颇有名望,后人都叫他李灵仙。宋嘉定元年,也就是金泰和八年的一天,李灵仙云游来到鹤山,他见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是个修道的理想所在,因此,便决定在此隐居。不久,他便在鹤山东峰的山腰、滚龙洞下方,依山势建了鹤山遇真庵。从此,他便在这仙境般的鹤山上潜心修炼、悟道求真。清晨,他到“望仙台”练功纳气,直至一轮红日从大海中喷薄而出;夜晚,他绕过曲径通幽的“仙人路”,来到“仙鹤洞”诵经吟诗,研究养生之道和医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博学长识,持戒精严,对全真道宁静无为、恬淡虚无、顺应自然的养生之道颇有研究,且医道更加高明,尤其擅长治疗眼病。人们见到的仙人虽然白发飘逸却童颜生辉,以致山下村庄里的老寿翁都不知道这位仙人究竟有多大岁数。他说医德,为民治病无不药到病除,因而被当地民众誉为“神医”。因而,慕名前来拜师者骆绎不绝。但李灵仙天生孤僻,从不收徒,前来拜师的人也只能乘兴而来,扫兴而归。
一天傍晚,李灵仙在遇真庵后面的“仙鹤洞”内修炼,只见一位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少年,肩搭一个破布褡裢,手持一根竹竿探路,蹒跚着往“聚仙门”走来即墨姓王。李灵仙远远地瞥了他一眼,顿觉此少年器宇不凡,心中不由得暗自思忖,这个少年虽然双目失明,但能从这荆棘丛生的羊肠小道走上来,一定是位有志者,于是,他心中一动,微闭双眼,高声念了道号:“无量天尊。”这少年循着声音来到洞前,双膝跪地,顶礼膜拜,说:“师父,弟子徐复阳从遥远的莱州府慕名前来,愿意侍候师父左右,修仙求道,恳请师父收我为徒。”说完,双眼里流出几滴泪珠。
李灵仙微微睁开双目,细细地打量起这位盲少年:虽说是双目失明,衣衫褴褛,但脸庞却长得眉清目秀,眉宇间隐隐透出一股倔强劲儿,心里早已起了几分爱惜之心,便想试试他是否虔诚即墨姓王。于是,自怀中掏出七枚铜钱,用力一掷,全部落入了岩石碴砑、荆棘丛生的深涧之中,口头念念有词:“入吾门兮非易事,有诚无意枉费机,七枚铜钱洒山涧,送还贫道方拜师。”徐复阳听罢,二话没说,将褡裢摘下,放下竹竿,下到涧底搜索起来。
这条山涧是鹤山有名的深涧,杂草、树木长得异常茂盛,野棠、刺槐、草莓、蕉苜芽、狗椒、酸枣等树木,蓬蓬松松、交叉丛生,把个大山涧遮盖得严严实实,就是机灵的小松鼠,在荆棘从中也找不到这七枚铜钱,更不用说一个双目失明的人了即墨姓王。
徐复阳从头开始搜索,一根根荆棘枝、一蓬蓬蕉苜芽、一条条草蔓都不放过,捋过一遍又一遍即墨姓王。从黄昏时分一直摸索到三更鼓响,也没摸到一枚铜钱,直累得他腰酸腿疼,汗如雨下,本来就破烂不堪的衣裳被枝条挂成了布条条,两只手也被荆棘扎得血肉模糊,腿上、胳膊上划出了条条血痕,不停地往外渗着鲜血,被他捋过的枝蔓、荆棘成了血红色,但是,倔强的他没叫一声苦,仍然紧咬牙关,探着身子继续向前搜索。由于连日的赶路,风餐露宿,加上又饥又渴,疲惫之极,他再也坚持不住了,只觉得天旋地转,眼前一黑,一头栽倒在荆棘丛中……
朦胧之中,徐复阳踩着祥云,来到了一座仙山,山上山花烂漫,瓜果飘香,一群仙女正在追凤扑蝶,传来阵阵笑声即墨姓王。他觉得奇怪,想知道这是不是就是得道成仙的地方,使劲一睁眼,居然真睁开了,眼前果然是仙山琼阁、歌舞升平。鲜花、荷塘、亭台、楼阁,花园中的男男女女正在吟诗猜谜,品茗作诗,抚琴跳舞,好不快乐。他尽情地看啊、听啊,陶醉在幸福之中。他正欲走进人群之中和他们共舞,只见一位仙女正含情脉脉地朝他走来,他非常恐慌,身体颤抖着向一边躲藏,然而,一起都来得那么迅速,仙女已经走到面前,深情地给他送上一个热吻,接着将一枚仙果送到他的唇边,他刚想咬一口尝尝,忽然,面前闪出一位老道,他注目一看,竟是太上老君,只听老君高声说道:“无量天尊,娃娃,不吃苦中苦,难得甜上甜,你还是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吧。”说罢,拂尘一甩,徐复阳大吃一惊,猛然醒来,原是南柯一梦。舔舔嘴唇,凉丝丝的露珠流进嘴里。摸摸四周,依然是荆棘一片。他使劲回忆着梦境,心里说不出是啥味道,像是打翻了五味瓶。他想爬起来,可浑身没有一点力气。又过了一会,翻了一下身子,伸出右手胡乱地摸索着,攥住了一根棘子枝,尖利的棘刺扎进肉里,钻心的疼,他想撒手,梦中太上老君的话又一直在耳边萦绕,想睁开眼看看周围,却怎么也睁不开。他非常恼火,对着山谷大吼一声,左手又拼力向这根棘枝抓去。突然,他觉得手心里攥到了一块硬硬的好像还薄薄的圆东西。他猛使劲攥住,一根又硬又尖的棘刺又扎进手掌里。他紧咬着牙,忍着钻心的疼痛,不但没有撒手,反而攥得更紧。随后他又腾出右手来,捧住在手里攥着的硬东西,仔细一摸,天哪,竟是一个铜钱!这时候,已是鸡叫三遍,快要明天了。
摸着了这第一枚铜钱,徐复阳更有信心了,浑身也有劲儿了,他小心地将铜钱用布条包好,揣在怀里,又继续向前摸索即墨姓王。摸呀,捋呀,找呀,从辰时到午时,又从午时摸到了子时……仍然未摸到第二枚铜钱。时值炎夏七月天气,骄阳似火,特别是午后的太阳更是似火球一样,烘烤着大地,让人喘不过气来。在这深深的涧底,就像在蒸笼里一样难熬。这时,天空中传来一位老奶奶慈祥的声音:“ 傻小子,这么大一条山涧,不说你是个瞎子,就是好眼神的也找不出这七个铜钱,我看这牛鼻子老道是有意刁难你,赶快离开这个地方另寻名师吧。” 徐复阳面向天空,拱手施礼:“谢谢您的好意,自古道‘不吃苦中苦,难得甜上甜。’我就是掉净浑身的皮肉,也要摸到这七枚铜钱送还师父,拜师学艺,悟道修炼,直到成功。”
刚才还是骄阳似火,不一会儿,晴空响起了炸雷,倾盆大雨旋即倾泻下来,把个徐复阳淋成了落汤鸡即墨姓王。他冒雨继续摸索,手触着一条软绵绵、滑溜溜的蛇,他知道这些小虫不伤人,也就不去理会它们。摸着摸着,竟摸到一个小洞。他将一只手伸下去,都到胳膊深了,还够不着底。他干脆趴在地上,侧着上身用胳膊猛往下伸。真是芝麻掉在针鼻里,里面竟藏着一枚铜钱。你说这山涧这么长,这么大,这枚铜钱却偏偏落进这个小洞里,也亏着徐复阳有毅力,有耐心,这才找到第二枚铜钱。
徐复阳越发有信心了,他不顾寒暑,不论白昼,不畏艰险,每时每刻地都在全神贯注地摸索即墨姓王。饿了,用抓到手里的野果充饥;渴了,捧一捧涧底的流水解渴。困乏时,头浸到水里凉快凉快。一晃三年过去了,徐复阳长成了一个青年,浑身上下伤痕累累,手掌上磨起了厚厚的老茧。这一天,他终于爬出山涧,跪到在遇真庵门前,双手捧上七枚绣迹斑斑的铜钱:“师父,徒儿谨遵师命,将七枚铜钱送还师父,请师父过目。”李灵仙大喜,微微笑道:“好孩子,难为你一片诚心,为师破例收你为徒。”说完,带他到“沐浴盆”洗去满脸、满身的臭汗烂泥。徐复阳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重新跪倒尘埃,行拜师礼。此后,李灵仙施展精巧医术,终于妙手回春,为徐复阳治好了眼疾,徐复阳双眼复明。
徐复阳从涧底摸钱的历炼中,悟得了“弃而不舍,金石可镂”的道理,从此,他便在遇真庵中修炼,在“仙鹤洞”中面壁九年,并去崂山明霞洞和太清宫潜修,终于成功,创立了全真道“鹤山派”即墨姓王。他弘扬道法,教人积德行善,修为长生;注重个人修养,扶危救难,普济众生;用“金丹井”的水炼制仙丹,为百姓治病。元顺帝召他进京,赐锦衣,赦封为“中元永寿太和真君。”传说徐复阳活了80多岁,后登“升仙台”升仙而去。
预约烧元宝祭祖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会去墓地为已故的亲人扫墓,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尊敬。烧纸钱是其中的一种习俗。烧纸钱,也称为“祭纸”或“冥币”,是一种象征性的财富,用于祭祀已故的亲人。这一习俗源于古代的信仰,人们认为死者在阴间也需要金钱来维持生活,因此会烧纸钱给他们,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也能过得好。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1,反馈资料:视频片段;
2,所需资料:被祭祀人+祭祀地址+祭祀人姓名;
本文链接:https://wangzijinci.com/post/19786.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内有转载或采集其他平台内容, 若有文章涉嫌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传统风俗和习惯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倡导家祠文化,抵触封建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