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古今嵩山40景(转载):道逢王子晋
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嵩山之古,堪称世界之最道逢王子晋。早在36亿年前,整个地球还是一片汪洋时,嵩山就横空出世,见证着地球演变的全过程,嵩山被地质专家称为世界地学的百科全书。嵩山占据五岳之中的显赫位置,其人文历史,可追溯到8000年前。自夏代以来,嵩山不仅被历代帝王将相关注,而且也成为文人墨客、高僧名道、达官贵族云集的地方,他们在此或祭祀封禅、或寻根朝圣、或吟诗作赋、或说经论道、或登山赏景,均留下了众多历史遗迹和千古绝唱。古今流传的嵩山40奇景,多为自然景观,古八大景始于唐代。今人又根据古代名人诗赋佳句,经多方考察论证又总结发现32景,与古八大景合称为40景。40景中有峰、岩、瀑、溪、潭、洞、花、石、日落、月照等自然现象,类型丰富,概括精辟,堪称嵩山自然景观的精华。
1、月满嵩门正仲秋
据史书、碑刻记载,在法王寺东,玉柱峰和桂轮峰之间有一豁口,酷似一门道逢王子晋。自古至今每逢中秋佳节,傍晚时分人们带着美酒、月饼、携家带口从四面八方来到法王寺北的山坡上。他们望着圆圆的月亮从嵩门中缓缓升起,欢呼声此起彼伏,或举杯邀明月,或对酒当歌,整个山坡站满了赏月的人。玩到时过三更,银月西斜,还迟迟不愿离去,故有“嵩门待月不忍归”之句。由于嵩山位于天地之中,观赏嵩门待月胜景,大有世界团圆、国家团圆、民族振兴、家庭幸福之意。明代洪武年间,诗人郑士原赏罢此景,赞道:“嵩门胜迹冠中州,幸此登临值仲秋;皓魄初悬苍谷口,清光满射碧山头;祗园暂洗尘劳梦,民社宁忘国计忧;徙倚欲归情不厌,松涛钟韵两悠悠。”
2、轘辕早行雾中游
轘辕早行景观在鄂岭口,即太室山与少室山分界处(207国道东南山上),站在这里北望山下偃师、巩义、邙山等,十分辽阔,令人惬意道逢王子晋。轘辕关上,怪石嵯峨,山势雄伟险要,石壁嶙峋似剑,中有道路曲折盘桓,为古都洛阳东南的险关要道。据《嵩山志》记载,轘辕关是东汉何进所置八关之一也。轘辕关上晨雾遮掩,行人来往其上,从山下向上看,好似神仙腾空驾云一般,故有“轘辕早行雾中游” 之说。若从关口北视山下,雾浪翻滚,如烟如缕,从你脚下飞入太空,眨眼功夫,又变成万朵白云,千条鳞片装饰美丽苍穹,一派云天雾海景象,犹如置身梦幻仙境。诗人刘甡题《轘辕道》诗曰:“陡仄轘辕道,翠屏列上巅;高峰常碍日,密树不开天;风急摧残叶,关狭锁云烟;早行凭眺望,霭霭白云连。”
3、颍水春耕田歌起
“颍”字,在字典中解释为:颍河,发源于河南省登封市道逢王子晋。颍水春耕景观在登封大金店海河湾村至大金店村一带。海河湾村至南城子一带为古代负黍城遗址,周围为高高低低的山岭丘峦,其间是平滩地,中为一道清澈的颍河水,水流成潭。每当春季,太阳刚上东山,融融阳光照射,山上山下,人们驱牛耕作,春耕图景倒映水中,甚是好看。清代诗人桑调元在《颍水》一诗中写道:“一泓清可怜,春绕箕山足;鳞鳞映白云,潇潇滋翠竹;暖戏游尝沙,轻浮追属玉。”
4、夏避箕阴溽暑收
箕山背阴坡下(东金店槐里村),树木茂密,林荫蔽日,更有龙潭处,山涧深长,两崖石壁如削,绿叶黄花,遮崖盖顶道逢王子晋。壁题“潜龙潭”、“箕阴避暑处”、“幽谷”、“溪溪涧冷”等。岸下石平如砥,台阶之下,流水淙淙,汇积成潭,泛出层层涟漪。相传,上古高士许由,尧让位不受,隐居于此,曾在颍河的泉水中洗耳,好友巢父怕水污了牛嘴,牵牛到上游去饮,留下了“洗耳泉”、“饮牛坑”、“拴牛撅”的遗迹。每到暑夏,常有游人到此消夏避暑,又被称为“箕阴避暑胜地”。明代傅文《箕阴避暑》诗曰:“独爱云林境界幽,绿荫蔽日翠光浮;弃瓢崖畔排烦热,洗耳溪边枕细流;每有凉风来树底,更无尘事到心头;许由巢父今何在?千古箕山五月秋。”
5、石淙河边堪会饮
嵩山东南(大冶西刘碑村西南石淙河处),玉女台下的平洛涧,两岩土岭夹峙,涧口丈余,数步豁然开阔,两崖石壁高耸,险峻如削,怪石嶙峋,有如老翁颔首,有似童子击掌,有若苍鹰展翅,有像卧牛反刍,高低大小有别,姿态各异,石间流水淙淙,古名“石淙河”道逢王子晋。其面积约3000平方米。河南岸的巨石中间,有一形若车箱的大潭,潭中有一大石独出水面,高约5米,宽有丈余,石顶平整如案,名曰水漂石,可围坐10余人,登上石顶,红日映染河水,微风徐徐扑面,大有人在画中之感。公元696年唐代女皇武则天曾在这里大宴群臣,以昭示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之意,并在石淙河边建离宫。明初诗人郑士原《游石淙》诗道:“驱车未到已闻声,隐耳轻雷哽不惊;石淙参差人坐立,潭开莹澈鉴真平; 徐风入沼回环转,曲水浮移委宛行;敬借傅君舟棹用,不教河汉隔盈盈。”
6、玉溪台上垂钓钩
颍河水跃出石羊关后(告成石羊关一带),一头跃进玉溪潭中,这时名“溪”,实际上是一派河溪交错的水网地带,河道最宽处百米以上,形成一个自然湖泊,湖水清洌,坦荡平静,鱼群贯游道逢王子晋。紧挨关峡一条崎岖小道,可绕玉溪湖畔,湖中有一巨石,约9米见方,三分之二没于湖中,游人可登石稳坐,执杆钓鱼或观看湖景,正如无名氏古诗《钓鱼台》所云:“台前落日寒鸿哀,台下西风颍水来;一曲沧浪秋色景,白云红叶好登台。”
7、余雨少室观晴雪
少室山阴,多有石板,其中,一块巨石的斜石板面向少林寺,每逢夏季中午雨后初晴,映着日光,银光反照,游人站在少林寺方丈室前面的月台上,举目南眺,可观绿色山峦中,闪烁出银光一片,恰似白雪一般,人称“少室晴雪”,唐代诗人李颀有诗赞曰:“少室众峰几峰别?一峰晴见一峰雪;隔城半山连青松,素色峨峨千万重;过景斜临不可道,白云欲尽难为容;行人与我玩幽境,北风切切吹衣冷;惜别浮桥驻马时,举目试望南山岭道逢王子晋。”
8、瀑布崖前墨浪流
太室山东南麓的悬练峰下,有一高耸的山崖,因唐玄宗年间,有个被封为谏议大夫的卢鸿一,不愿做官,来此修盖“草堂”隐居,广招天下才子,在此说学,此崖便称卢崖道逢王子晋。鸿一死后,玄宗改“草堂”为“卢崖寺”。崖上平时泉水泻下,高约127米,似雨似雾,夏秋季节,大雨倾盆,山洪暴发,峡窄水急,水跌浪猛,滚滚滔滔,如虎扑羊,跌入崖下,声震山谷,浪涛扑撞崖石,化作粉沫,成为点点水珠。在雨霁的阳光下,变幻五颜十色,水珠积流,形成水潭。潭上独出一个黛色圆石,上有明人袁宏道写的“墨浪石”三字。人称此景“卢崖瀑布”。明代诗人高出《卢崖瀑布》诗曰:“太室东来第几峰,孤崖侧削半芙蓉;为看飞瀑三千尺,直透春云一万重。”
9、龙潭贯珠流琼浆
太室山东崖之巅,岩石嶙峋,陡立云际道逢王子晋。夹豁处,一条瀑流从几十米的高崖跌下,岩石碧绿,水珠迸洒。其下,水注坚石,成为巨大石池,池水墨绿成潭,深不可测。潭水沿崖下石上冲出一条弯曲渠道,跃下陡峭高崖,崖下又成一潭,潭水冲出山峡,相迭灌流,成为九潭。潭深坡陡,形势险要,巨石如牛,草木青青,环境幽雅,传为九龙隐身之地,故名九龙潭(即现在的蛟河东张庄八龙潭)。唐武后偕太平公主曾来此游览,建造离官,驻跸于此,唐代大诗人王维诗赞此景曰:“仙官欲往九龙潭,旄节朱幡倚石龛;山压天中半天上,洞穿江底出江南;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苍翠忽成岚;借问迎来双白鹤,已曾衡岳送苏眈。”
10、嵩阳洞天景色幽
太室山三皇口东南深涧,三面高崖,一面临险壑,曲径通幽,蜿蜓曲折道逢王子晋。紧靠西崖有一高大的天然石洞。穿过石洞,崖半腰有独木小桥。上空岩突兀,过桥需手抠岩石,吸腹移步。迎面耸立高崖,上有汝南吴同春“高登崖”题字。崖下又有一洞,并有金妆神像的庙宇,叫做嵩阳洞,俗称二仙洞。洞殿东侧又有云崖,立陡如削,直刺横空,常有云雾缭绕;洞殿南边,下临涧谷,茂林修竹,山泉遍布,风过沟底,竹摇水唱,满谷作响,真是一副秀美画卷!传说孤竹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因互让君位,先后逃到这里,在此修仙。以后又逃到首阳山,饿死在首阳山上。后人在他们修仙之地,建庙祭祀。晋代熊皎《游嵩山》诗道:“独背焦桐访洞天,暂攀灵迹弃尘缘;深逢野草皆疑药,静见樵夫恐是仙;翠木入云空自老,古碑横水莫知年;可怜幽境堪长往,一任人间岁月迁。”
11、少室夕照垂金线
少室山群峰耸翠,如笔如林,素有“九顶莲花山”之称,每逢日落,余辉从峰头、峰腰、峰间泻下,像万条金线挂向山阴,参差错落有致,岚气瞬间明灭,置身其中,犹如仙境道逢王子晋。此景于少室山东北, 杨家门附近皆可看到,被称为“少室夕照”。明代诗人王应鹏有诗曰:“五岳从中起,平生此胜游;紫云飞绝顶,灵气溢皇州;日落诸天暮,风摇万树秋;固怀封禅事,吟对独悠悠。”
12、御寨落日苍谷口
“御寨落日”:少室山御寨南麓,峰峦陡峭,巍峨高耸,直插云天,两峰之间,豁丫如门,苍茫幽深,谓之“灵霄峡”道逢王子晋。立夏到夏至之间,每逢夕阳西下,站在告成观星台门口西望,滚滚落日不偏不倚,正落进这两峰之间的门丫之中。而正是这个时候,遍地小麦已经成熟,人们便忙于紧张的麦收工作。当地群众把那两峰之间的门丫叫“麦熟柯叉”,又叫擂台沟。门丫内射出的金光染遍大地,嫩绿的春苗,金黄的麦田,流银的颍河,青灰的瓦房,连那些正在麦收中的农民们赤红的笑脸,古铜的肩背,雪白的布衫,闪动的扁担,也都罩上了一层嫣红的亮光。尤其雨后晚晴,景色更是好看。傅伦写道:“嵩山开晚霁,犹带雨前云;飞白悬高瀑,残红宕夕曛;樵歌林外得,雁字岭头分;一望浑如洗,峰峰秀且文。”
13、石池高耸云崖畔
“石池耸崖”:太室山子晋峰下,石崖高耸云际,崖上一块巨石突兀耸峙,顶端大而弯曲,名曰“龙头”道逢王子晋。龙头下方,一巨石上,一方长约1米许、宽为半米的椭圆石池,形似脚窝,池中水没脚面,常年不涸,名曰“太子池”,相传为周灵王之子王子晋常来此读书、修道、浴身、洗脚的地方。宋代诗人楼异写诗道:“当年曾悟镜中形,道骨仙气拟紫冥;二十四峰明月夜,玉笙须向揖仙听。”
14、石僧迎宾站山头
“石僧迎宾”:少室山阴,少林寺东南的瓦旋坡崖下,有个独立如柱的大石头,行人在少林水库西北的公路上观看,很像一个身披袈裟、双手合十、背臂侍立的和尚,迎接远方的游人,被称为石僧迎宾道逢王子晋。据说,它是少林和尚觉兴所化,觉兴因触犯佛法被二祖慧可逐出寺院,点化于此。但他时时留恋寺院, 决心在此解脱,迎接四方来宾,为少林寺献出微薄之力 ,明代诗人高出诗赞:“八百馀叠涵翠微,三十六峰天外飞;寒岩别有沙弥影,时带朝霞终不归。”
15、漫山石笋柏林闹
“石笋闹林”:太室山积翠峰下,会善寺后,翠柏随沟坡遍植,高低上下成林,林中犹有石笋众多,有像猛虎长啸,有像雄狮初醒,有像巨龙盘卧,有像乌龟晒顶,有像老翁点头,有像玉女拍手,有像凤凰展翅,有像金鸡长鸣……千姿百态,形象不一,犹如群雄聚会,嬉闹林间,使人顿感新奇,眼花缭乱道逢王子晋。明代诗人傅梅咏《积翠峰》诗道:“山形真似笋,请赐以嘉名;常作含苞色,不闻解箨声。”
16、珠帘飞瀑震山吼
“珠帘飞瀑”:少室山阴,二祖庵南,越峰南下,有几十米高的石崖,壁立如削,嶙峋腾空,崖上一道瀑布,自山上飞流直下,撞击崖下涧底石壁,腾起团团水雾,如万斛晶莹剔透的珍珠四射,斜日映照,呈现五光十色壮丽图景,宛若飞腾而起的长虹道逢王子晋。山间水流淙淙,汇积成潭,清流见底。再往下看,又是跌崖飞瀑,珠雾飞溅,又成道道彩虹,遮掩于青藤碧树之间,真可谓天然飞瀑美景。李宪能写诗道:“玉龙落峡喷飞流,空翠霏霏晚不收;歇脚山堂一壶酒,暮凉闲对两峰秋。”
17、高峰虎踞云天啸
“云峰虎啸”:少室山连天峰下,有一石似虎,引颈仰天长啸道逢王子晋。每当春日,山花烂漫。云横山腰,虎踞高啸。景色非常壮观,待秋天到来,满山斑驳陆离,谷风松涛,更助虎威。郭知之诗曰:“巍然芙蓉天外秀,雄视中州万古秋;嵩峰虎踞云天啸,白云千载空悠悠。”
18、猴子观天万千秋
“猴子观天”:少室山南诸峰,陡峭奇险,堪称绝胜道逢王子晋。偏西五峰,壁立千尺,高插云端,。山峰顶一石,酷似猴子蹲坐崖头,翘首远望蓝天,似欲凌空飞去。俗谓石猴。雪松诗曰:“驱妖降魔一猴仙,天道修成变化颜;今见嵩山险峰处,现身珉耳伏尘寰。”
19、熊山盛夏多积雪
“熊山积雪”:熊山为嵩山余脉,逶迤于登封、临汝之间,主峰为大熊山、小熊山,远望像熊伫立,故古人称为“二熊”道逢王子晋。熊山四时景色不同,而尤以冬季积雪蔚为奇观。当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之时,熊山大小山峰,像一群白熊奔驰,待春日雪融,独“二熊”积雪犹存,又如熊披白衣白帽舞动。如果雪后晴日,登临其上,则高低山崖尽挂冰柱,远近树木全戴冰花,在红日照耀下,一片玉楼玉宇,似在水晶冰林之中。明代诗人张美含赞熊山积雪诗曰:“雪积熊山山与齐,山寒古木压云低;寻幽不泛江天棹,白练平铺印马蹄。”
20、峻极远眺天地悠
“峻极远眺”:峻极峰为中岳嵩山主峰,巍然耸立于层峦叠嶂之巅,凌空飞卧于连天摩云之际,古人有“嵩高惟岳,峻极于天”之说道逢王子晋。未上峻极峰,就有“望望不可到,行行何曲盘”之感;攀上峻极峰,犹如登尽天梯,大有心旷神怡之惬意。看眼前,峰岳连绵,雾海茫茫;听耳边,虫鸣鸟唱,松涛阵阵。如若举目远眺,无限风光尽收眼底。北连黄河如带,南横箕山似卧,西接洛阳故都,东近古郑汴国城。古人登泰山而“小天下”,何知登嵩山而登峰造极,感受王者之气概呢?。宋代诗人范仲淹登嵩顶远眺赋诗曰:“白云随人来,翩翩疾如马;洪崖与浮丘,衿袂安足把;不来峻极游,何以小天下。”
21、炎黄二帝今如在
“炎黄二帝”:炎黄二帝景观位于少室山主峰西的当阳山峰巅东侧,距登封城西15公里道逢王子晋。炎黄二帝两尊天然而成的山岩人像座西北、朝东南,轮廓清晰,真实可信。前者为黄帝,呈坐像,左臂下摆,右手捺膝,两腿坠地,束发,宽衣,眉、目、耳、鼻、口、须十分明显;后者为炎帝,头、脖、身,显而易见。炎帝是太阳神、医药神,黄帝是最高的统一之神、公正之神、文明之神。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智慧和力量的像征,是开拓和创业的化身,海内外华人都荣称为炎黄子孙。炎黄二帝的出生地在嵩山东麓的新郑,主要活动在中岳嵩山地区。宋人邵雍有诗曰:“天地始融结,此山已高极;群峰拥旌幢,巨石罗剑戟;日出崖先红,雨余岚更碧;安知无神仙,其间久循迹。”
22、嵩山大佛卧山头
“嵩山大佛”:此景位于少室山北部山顶,距登封市区西北13公里,到少林寺下车后,站在少林寺武术馆、少林寺山门、塔林等处向南观看少室山顶,嵩山大佛就跃入眼帘道逢王子晋。整个2000多米长的少室山活像一个大佛,头朝西天,脚蹬东海,仰卧在山顶,头、颈、身轮廓清晰,形象逼真,令人称奇。佛指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也称佛陀,或尊称佛爷。嵩山大佛不同一般的泥、木、陶、铜、石等人工雕像,整个少室山顶天然形成,比乐山、甘谷、荣县、潼南、彬县、浚县全国六大石佛更具魅力,堪称世界第一。雪松有诗云:“时人多言春光好,那堪人间缺漏天;百年修得嵩山卧,镇魔驱邪天下安。”
23、一苇渡江初祖去
“一苇渡江”:达摩是释迦牟尼第28代佛徒,尊师嘱到中国传教,在少林寺首传禅宗,被尊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道逢王子晋。达摩一苇渡江,指达摩离印度,经广州、到南京、赴北魏京都洛阳途中,脚踩一根芦苇渡过长江的故事。嵩山一苇渡江图,由岩石冲刷和林木点缀而形成的天然图像。景观位于太室山西部子晋、观香两峰之间,距登封市区西北十公里处,即永泰寺背后的山坡上,而观景的最佳位置,则是少林寺山门前,或少林寺三岔口,即可看到嵩山达摩一苇渡江的天然图像。其光头、浓眉、卷须,头部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上下身高百米有余,两脚踩在一根芦苇上,正向我们飘来。雪松有诗云:“一苇西来驻中州,九年枯坐对岩头;精魂入石形影在,万代禅宗逐水流。”
24、三皇天梯空中走
“三皇天梯”:此景位于三皇寨梯子沟,立陡的数百级青石台阶,酷似天梯,直射去霄,确有“三皇天梯走空中”之感道逢王子晋。从三皇寨南下,经南天门、行宫,又一处立陡的400多级台阶路直插山下,这就是 “倒挂天梯”景观。三皇,神话传说中的天皇、地皇、人皇。天梯,古人想像登天成仙的梯子,一是高山,二是大树。天梯又称云梯,三皇寨天梯,是指由少林寺上三皇寨的必经之地梯子沟。人称“上七下八”,即上七华里,下八华里。现国家嵩山森林公园已铺成石阶路,北上为“云中天梯”,南下处为“倒挂天梯”。金代诗人许安仁有诗云:“名山都不见真形,万仞盘盘入沓冥;安得云间骑白鹤,下看三十六峰青。”
25、采药仙人攀嵩门
“仙人采药”:仙人采药景观位于太室山嵩门待月处,看那桂轮峰的南端,一处岩石特别突出,酷似一位老人,束发、宽衣、身背药蒌,脸略东北看,一手抓着药苗,一手高举小镢,正在采药道逢王子晋。 “石船”不远处还有“炼丹庵”遗址。仙人采药的故事,来自民间传说和嵩阳书院大唐碑文,叙述嵩阳观道士孙太冲为唐玄宗李隆基采药炼仙丹的故事。若想了解孙太冲怎样采药炼仙丹治好唐玄宗李隆基的疾病,当然还是在观“仙人采药”景观之后,到嵩阳书院大门外西侧,看一下公元744年(唐天宝三年)刻立的“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文,便可一目了然。唐代大诗人李白曾赋诗云:“仙人多古貌,双耳下垂肩;嵩岳逢汉武,疑是九嶷仙;我来采菖蒲,服食可延年;言终忽不见,灭影入云烟;喻帝竟莫悟,终归茂陵田。”
26、天灵下凡乘轿游
“天灵乘轿”:天灵,玉皇大帝的女儿道逢王子晋。天灵乘轿,在太室山东麓春震峰东部丘陵上,一块岩石自然组成有一乘花轿和前呼后拥的人群,酷似天灵下凡乘轿出嫁的喜人场面。天灵下凡嫁中王爷的故事,源于武则天加封天中王和天灵妃婚配的传说。驱车沿登封至郑州的省道,由蛟河站北上,经康村、东张庄,将近王河时下车,站在公路上,面向西南山上观看即可。看那平坦的山岭上,突兀着一块巨石,前边是迎亲的队伍,中间是轿夫抬着一乘高大的花轿,后边跟着送亲的人群,隐约看见天灵姑娘乘轿漫游,一幅天女出阁画卷活灵活现。明人袁宏道有诗云:“客程行尽太行山,又见嵩高紫翠间;料得有人山上笑,红尘如海没朱颜。”
27、光帝刘秀扳倒井
“刘秀扳井”:刘秀,西汉末年起义军首领道逢王子晋。刘秀扳井,指太室山东北山峰上一口水井被扳倒,井水外流,至今留存。登封市唐庄乡扳倒井村因而得名。刘秀扳井的故事,来自民间王莽撵刘秀的传说和有关史书。此景位于距登封市区东北20公里。乘车沿登封至郑州的省道,由蛟河或卢店北行均可,经三官庙北上,到扳倒井村下车,路旁即是。在此公路边上,有一口十来米深的水井。这口井不是直上直下而是歪倒着。井口面向东北,井筒朝着西南,井壁用斗大石块垒砌,井水哗哗外流清澈见底,而且井口石板上还有四只马蹄印尚在。从扳倒井北行一公里,还有一个窖粮坑。传说是刘秀兴兵打胜“昆阳之战”之后,进攻新汉,途中饮马休整的地方。雪松诗云:“夜上嵩山岭,偶遇扳倒井;山深风露寒,月杵遥相应;灵踪杳何寻,流水秋光莹。”
28、悬崖饮马道袍沟
“悬崖饮马”:悬崖饮马景观位于太室山北麓道袍沟,是天然形成的一大自然景观道逢王子晋。古时有个道士(传为嵩山之神,李浮丘),骑马登上太室山峻极峰后,人困马渴,见北麓深沟半崖中有一个水潭,但深沟相隔难以喝到,刹时神马前蹄一蹬,脖子一伸数十米,就喝起水来。现在道袍沟中部这个悬崖水池尚在,沟东崖石板上马蹄印清晰可辨。来到道袍沟口,再南上一公里,深沟东崖上有一块巨大的崖石铺路,崖石上明显地有四只马蹄印。隔沟西南望,可见一挂瀑布流入半山崖中一方潭,这就是道士悬崖饮马的地方。宋代诗人欧阳修有诗云:“昔闻王子晋,把袂浮丘仙;金骏于此坠,吹笙不复还;玉蹄无迹久,涧草但荒烟。”
29、雄鹰观瀑龙潭上
“雄鹰观瀑”:太室山东麓八龙潭瀑布上端崖石,天然形成恰是一只雄鹰,神奇无比道逢王子晋。雄鹰,也有人称凤凰。二者称呼不同,和雄鹰观瀑紧密相关的是“武后封建圣母殿”的故事。这个故事来自史书、县志、寺志和当地民间传说。此景距登封市区东北14公里。乘车沿登封至郑州的省道,由蛟河北上,经康村(或圣母殿、西燕村),东张庄西北行,到龙潭寺再西行即可。步行至八龙潭口,首先面向南山看,便是“嵩山石林”的自然景观。休息片刻后顺溪而上,一处30多米高的瀑布直泻而下,常年流水不断。再顺瀑布向上看,就会看到一处岩石形似雄鹰,或似凤凰,伸头展翅而立,终年观瀑,目不转睛。雪松有诗云:“日夕望苍崖,崭崭在天外;及来步其巅,下见河水带。”
30、金龟上山拜浮丘
“迎仙金龟”:迎仙阁下的望朝岭,俗称“迎仙头”、“迎山头”道逢王子晋。最早叫“影山头”,和路南“蝎子山”(懊来山)对峙,自然形成一个关口,是沟通洛阳与郑州之间的交通要道,也是登封市区的东大门。迎仙金龟观景的最佳位置,在市区中心以东的双溪河桥上,若楼房影响视线,可顺中岳大街东桥头顺街东行,随时都可以看到。整个望朝岭自然形成一个大金龟,龟盖下垂,四脚蹬地,脖颈长长的,头朝浮丘峰,好像要往浮丘峰上爬行。但仔细看去,它一动也不动,又好像在等待着什么。当代诗人雪松有诗云:“似静似动伏山间,昂首欲拜浮丘仙;风吹雨打终无悔,卧等嵩山万千年。”
31、女娲长眠天中山
“女娲睡姿”:在嵩阳书院附近,仰望太室山顶,峻极峰、金壶峰、玉柱峰、石幔峰,诸山峰巧妙组合,恰如一位窈窕淑女,平躺山顶,惟妙惟肖,妙不可言道逢王子晋。此景取名“女娲睡姿”。“睡女娲”面部玲珑,秀发飘逸,长长的脖项,丰满的胸脯,整个身段曲线分明,搭配恰如其分,看上去端庄秀丽、雍容华贵,诸峰轻托,薄雾笼罩其上,好似天然宝榻上熟睡着一位身披轻纱、体态婀娜的玉女。睡女娲头枕松涛峰,脚蹬峻极峰,其睡姿娇贵洒脱,高雅圣洁,远远望去,令人陶然,给整个奇奥的中岳嵩山映衬得分外妖娆。在登封市区望箕路以西,仰望太室山顶虽不是最佳观景处,但均可领略女娲睡姿,尤其站在逍遥谷西岭则为最佳观景点。当代诗人雪松观罢此景,有感而发,作小诗一首:“女娲炼石自何年,补足人间缺漏天;抟土造人传佳话,丽姿倩影留嵩山。”
32、大禹镇海逍遥口
“大禹镇海”:在逍遥谷口范家庄村北蓦然回首,仰望虎头峰山半壁,一块高约10米的巨石伫立山崖,酷似一巨人,又像一只大熊,看上去似坐非坐、似站非站,其身朝南、头部扭向东北,肩、臂、腿、头、脸分明,在夕阳余辉的照耀下,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恰如一尊天然的雕塑,奇妙无比道逢王子晋。此石便是传说中的大禹化身,名为“大禹镇海石”。虎头峰东为万岁峰,万岁峰下有启母石,启母石下是大禹宫(即启母庙),“大禹镇海石”与启母石遥相呼应,颇为传神。雪松作小诗一首:“古传大禹治洪水,劈山疏河人敬佩;崇高山上伏水怪,威镇中原降其瑞;大禹启母今犹在,虎头峰前白云飞。今遇此景多慷慨,作诗留句姓名谁?”
33、聚宝潭内龙浮现
“宝潭现龙”:2000年6月27日上午, 郑州游客在卢崖瀑布景区黑龙潭下的聚宝潭内发现一条长约6米的“巨龙”浮出水面,两分钟后突然消失道逢王子晋。千禧龙年龙显形,堪称千载难逢的奇遇,引来许多游客前来寻找“龙”的足迹。卢崖瀑布景区的黑龙潭是曲剧《卷席筒》唱词中“再不得摸螃蟹到黑龙潭”的所在地,自古至今在当地民间流传着九龙圣母生九龙的传说故事,上有龙王庙,下有九龙圣母庙,“龙”的浮现与传说故事相应照。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龙象征着吉祥和图腾,在此现出龙身,实为奇遇,令人称绝。笔者细观照片,整个“龙体”是由流水冲进水潭,潭水翻起的白沫堆串而成,的确惟妙惟肖,神奇无比。明代诗人高出有诗赞曰:“空门漠漠白云还,云外春潭镜里山;独有钵龙眠不稳,时来行雨到人间。”
34、一线飞天缝隙游
“一线飞天”:在嵩山悬练峰之上,大山裂开一道缝道逢王子晋。这道缝隙长有173米,高约百米,宽不足1.5米,有的地方仅容一人通过,这便是卢崖一线天奇观。走进一线天,但见两壁光滑陡峭,犹如刀劈斧剁。直上直下,缝隙内幽暗深邃,曲折而看不到尽头,向上望去几乎天地缝合,惊魂落魄。走到夹缝中间,忽然一群乌鸦“呜呜”叫着从头顶掠过,更令人毛骨悚然。传说这是一条神仙聚会时的一条通道,走过一线飞天的人,才会真正体会出神会门的玄妙意境。一线飞天西北口被一株黄连树覆盖着,树根扎进壁缝,树干伏卧在神会门口,人称神树,坐在神树上回味一线飞天险景,不禁声呼:嵩山天下奥,真乃名副其实。宋代诗人欧阳修诗曰:“石径方盘纡,双峰忽中断;呀豁青冥间,畜泄烟云乱;杉萝试举手,自可阶天汉。”
35、风门红叶染嵩岳
“风门红叶”:从一线天西行,峰回路转,常有一股山风从中吹过,发出嘶哨,故叫风门道逢王子晋。门内溪水成瀑,落地成潭,为卢崖瀑布源头之一。站在风门后沟环顾四周,是满山遍野足有数千亩大的红叶林。每逢深秋季节,这里层林尽染,漫山红遍,溢金流丹。山风徐来,丛林摇曳,红叶如喷焰的烈火,燃烧的彩霞,簇簇、团团,在深山老林中浮动、翻腾,异彩纷呈,千姿百态,争红竞艳。远眺诸山峰,挺拔峻峭,雄峙突兀,偶有缕缕云丝贴崖轻飘,更给这里的崇山峻岭增添几分神妙。少室山红叶美丽壮观,可这里的红叶林面积之大,山势形成之秀丽,比少室红叶更胜一筹。雪松诗赞曰:“时人多有尘外缘,太室黄栌自可怜;三十六峰秋尚好,不及霜叶吐金丹。”
36、呼风唤雨响潭沟
“雷鸣响潭”:少室山南麓,苇园沟上(三皇寨下),有个响潭沟,俗称响沟道逢王子晋。每逢天将下雨,此沟会发出“嗡嗡”的响声,响时必雨,雨时必响,十分应验,乃嵩山又一大奇景。据《嵩山志》载:在少室山西南,有细石凝结为坡陀,形如半蕈而虚其中。其下有潭水从石上悬泻而下,声闻里许,昼夜四时不息。雪松有诗赞曰:“触石孤飞一叶蓬,雷公电母昼鞭龙;但知四海多霖雨,何道缘起响沟中。”
37、莲翘吐蕊香四海
“连翘吐蕊”:连翘属落叶灌木,叶片卵形或长卵圆形,叶缘有粗锯齿道逢王子晋。花通常1-2朵腋生,花期在农历5月,果期10月。 花先叶开放,是良好的观赏灌木。连翘花的花朵虽然不大,但满枝金黄,花色点点,带有几分娇艳,令人喜欢。太室山上多连翘,尤其在峻极峰和松涛峰之间,松树洼南一带,足有数百亩大一片全是连翘。每年农历五六月份,连翘花开,满枝金黄,花色点点,带有几分娇艳,令人喜欢,给古老神奇的嵩山增添了几多迷人的色彩。金代诗人元好问有诗赞曰:“地僻人烟断,山深鸟语哗;清溪鸣石齿,暖日长藤芽;绿映高低树,红迷远近花;林间见鸡犬,直拟是仙家。”
38、榆笋闹春滚绣球
“榆笋闹春”:在嵩山峻极峰西北,玉女峰、玉人峰、独秀峰一带是满山的鹅耳枥(俗称红榆),面积有数千亩之大道逢王子晋。每逢春季,红榆发芽吐穗,一簇簇,一团团犹如含苞欲放的花朵满山遍野全是紫红色的榆笋。人走在红榆林内,榆笋散发出的香气,沁人心脾,令人心醉,登山赏景,如进花园,好不惬意。唐代大诗人李白在《送杨山人归嵩山》一诗中赞道:“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常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
39、神奥奇妙罗汉洞
“罗汉神洞”:此景在太室山独秀峰下道逢王子晋。据《说嵩》记载:“三祖庵之左,曰罗汉泉,由罗汉泉迤逦攀缘而上,重岩下有两洞,左洞大如六架屋,其西洞口甚狭,可伏入,折而南又侧转而西,复蛇行而北,忽然开广,洞体纯石,时垂津液,黝深叵测,时有勇者入而出,不能穷其边际。据传入洞约五六里,上通其顶。名曰:罗汉洞。”唐书载:吴善经周历幽胜,逢洞仙授书辨识文字者也,传其内有三藏经花塔。明代诗人胡滢在《罗汉洞》一诗中写道:“石磴巍峨促膝行,行时不觉看时惊;纵教良匠描难就,自是天工造化成。”
40、石门山色耀九州
“石门山色”:万岁峰和狮子峰,两山峰夹峙形成三道天然的石门道逢王子晋。进得石门来,但见两边山峰,高耸云天,山峰绝壁上,奇石嶙峋,千姿百态,有如石龟迎宾,有如马踏龙雀,有如仙翁醉酒。秀美多姿,蔚为壮观。东西相望两山峰各有豁口,豁口内林木茂盛,当地人称其为东马槽、西马槽。沿沟北上,约100余米。走过三道石门,犹如闯了三道关。石门的形状大同小异,而门内的景观各不相同,独具特色。各个石门内是群山环拱,林木浓郁,高崖绝壁,挺拔峻秀,将每个山峰陪衬得恰到好处。三道石门好似锁住了三个人间仙境,置身于此,犹如走进世外桃源,令人美不胜收。唐代大诗人骆宾王在《出石门》的诗中曾这样写道:“层岩远接天,绝岭上栖烟;松低轻盖偃,藤细弱丝悬;石明如挂镜,苔分似列钱;踅策为龙杖,何处得神仙。”
转自嵩山论坛:
预约烧元宝祭祖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会去墓地为已故的亲人扫墓,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尊敬。烧纸钱是其中的一种习俗。烧纸钱,也称为“祭纸”或“冥币”,是一种象征性的财富,用于祭祀已故的亲人。这一习俗源于古代的信仰,人们认为死者在阴间也需要金钱来维持生活,因此会烧纸钱给他们,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也能过得好。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1,反馈资料:视频片段;
2,所需资料:被祭祀人+祭祀地址+祭祀人姓名;
本文链接:https://wangzijinci.com/post/1997.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内有转载或采集其他平台内容, 若有文章涉嫌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传统风俗和习惯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倡导家祠文化,抵触封建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