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霖:传承红色基因 谱写初心使命:通化县免费祠堂
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来源:通化县发布)
通化县第九届、十届政协委员,现任通化县摄影家协会主席、通化县红色主题博物馆馆长、红色义务宣说小分队队长的王国霖,几十年来,始终践行初心,不辱使命,在自媒体平台上努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务实精神, 哪里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成为自媒体的忠实先行者通化县免费祠堂。
弘扬家乡勇做红色文化的传承者
王国霖热心于红色文化的传承,个人出资创办了公益性“红色主题博物馆”,并于2016年向社会免费开放通化县免费祠堂。“红色主题博物馆”先后被中共通化市委宣传部、中共通化县委宣传部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放六年来,“红色主题博物馆”先后接待团体组织爱国主义教育万余次,参观和受教育人数每年超过六万人次。2019年10月,王国霖又组建了由26人组成的“红色义务宣说小分队”,队员涵盖全县各行各业的优秀党员、离退休干部。用好红色资源、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在王国霖的积极运作下,通化县有163名红色义务小解说员参与到红色宣传中。
践行者用镜头记录着社会发展
从爱好摄影、从事摄影到当选摄影家协会主席,王国霖始终践行志愿服务的理念通化县免费祠堂。 三十年如一日,风里来雨里去,用影像记录着“每天一景”。在他的镜头里,珍藏着过去的县城和乡镇发展的一切,记录着人文、历史、民风民俗和百姓的生活。一幅幅正在进行时的通化县景象,让我们凭着浮光掠影,穿越时空,真实、深刻地感受到通化县与时俱进,日新月异的变化。从2015年开始,他在微信中开设“每天一景”宣传家乡,已经成为通化县父老乡亲了解通化县的一张“七彩名片”。
牢记宗旨扶贫济困尽显担当本色
熟悉王国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人,下派到通化县大泉源乡工作时,了解到这样一个家庭的遭遇通化县免费祠堂。农民康某突发疾病倒在冰天雪地的路上,家人变卖家产为其治病。妻子是残疾人,两个女儿年纪小,康家的生活几乎到了难以为继的程度。王国霖拿钱为两个孩子交了学费,让她们继续上学。之后又和乡民政部门联系,为康某办理特困户低保。调回原单位后,王国霖仍承担着两个孩的学杂费,经常送去生活所需用品。他在大泉源乡工作期间,亲自主抓的“通化县大泉源乡老年义务普法小分队”得到国家和省市县好评,曾被省司法厅评为省级先进集体并且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通化县免费祠堂。王国霖执着行进于志愿服务的道路上,用镜头留住历史,用真情服务社会,他的人生是充实的,更是幸福的。在他身上所体现出的难能可贵精神让人敬佩,得到认可。先后被评为通化好人、学雷锋标兵、吉林好人和第七届“通化骄傲”道德模范提名奖并作为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候选人参加了评选活动。
通化县融媒体中心
通化县广播电视台
投稿信箱:thxfb2017@163.com
终审:刘鹏飞
主编: 郑 晖
责编:贾聚明
编辑:洪思宇 徐翔
预约烧元宝祭祖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会去墓地为已故的亲人扫墓,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尊敬。烧纸钱是其中的一种习俗。烧纸钱,也称为“祭纸”或“冥币”,是一种象征性的财富,用于祭祀已故的亲人。这一习俗源于古代的信仰,人们认为死者在阴间也需要金钱来维持生活,因此会烧纸钱给他们,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也能过得好。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1,反馈资料:视频片段;
2,所需资料:被祭祀人+祭祀地址+祭祀人姓名;
本文链接:https://wangzijinci.com/post/22253.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内有转载或采集其他平台内容, 若有文章涉嫌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传统风俗和习惯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倡导家祠文化,抵触封建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