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历史遇见你——丽水国宝级文物大观:缙云县免费祠堂
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丽水,括山瓯水之地,早在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成为古人生存繁衍的一块土地缙云县免费祠堂。县邑始分于汉晋,州郡迭建于隋唐,处士星分野名州。
处州,历史源远流长,传承有序,古迹众多,蔚为大观缙云县免费祠堂。不可移动文物有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摩崖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多个门类,全市普查登录不可移动文物 8000余处。保护利用好这些文化遗产,对于弘扬文化传统、守护精神家园,促进文旅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 全市经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是丽水最重要的“国宝级”文物,颇值得向读者诸君推荐,悉数集成奉上,做按图索骥之用缙云县免费祠堂。
01
好川遗址
遂昌县·古遗址·新石器时代
位于遂昌县三仁乡好川村岭头岗,1997年发现,考古发掘清理100多座墓葬,出土器物以陶器为大宗,次之有玉器、石器、漆器缙云县免费祠堂。年代上限在良渚文化晚期,下限至夏末商初,距今4300—3700年。好川遗址是浙西南地区首次发现的大规模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为我们提供了解读丽水先民生活环境、经济方式、生存状况、意识形态诸多方面的众多信息,也为研究好川先民在华夏文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依据。好川遗址是浙西南史前新石器时代考古的一个新收获,也是浙江史前文化考古的一个新突破。
02
大窑龙泉窑遗址
龙泉市·古遗址·宋至明代
瓯江龙泉溪上源大窑、金村、溪口一带,是龙泉窑青瓷的起源地和中心产区缙云县免费祠堂。区域内的龙泉青瓷窑址群,约有160余处,总面积达500多公顷。大窑烧制青瓷始于五代,明末清初窑业衰落。这里所产粉青、梅子青瓷是其代表性产品,哥窑黑胎青瓷亦产于此。大窑所制产品琳琅满目,凡日用瓷、陈设瓷、文玩瓷等一应俱全,自宋代以来不仅供宫廷御用和民间需求,而且还远销亚、非、欧三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中国瓷器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03
云和银矿遗址
云和县·古遗址·明代
位于云和县崇头、赤石等乡镇山区缙云县免费祠堂。明代云和县银矿开采历史长、规模大、影响深远,县境内与银矿相关遗址、史迹分布广泛,类型齐备,有银坑洞遗址、“银官局”遗址,冶炼遗址,矿工摩崖题记,明代矿头杨广三墓,矿工起事的山寨遗址等。它们构成了反映采矿、矿石搬运、冶炼、矿务管理机构、矿头与矿工生活等诸多方面较为完整的、成系统的明代银冶面貌,对研究、认识明代盛极一时的银矿开采史、科技史及政治经济社会具有重要价值。
04
通济堰
莲都区·古建筑·南朝至清代
位于丽水市区西南碧湖平原,堰坝在堰头村外松荫溪缙云县免费祠堂。创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年间(502—519),由堰坝、通济闸、石函、堰渠、叶穴(淘沙门)、概闸、湖塘等组成,是一项构思巧妙、极具科技水平的古代水利工程,也是我国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之一。前人赞评通济堰“规划至上,灌溉至广”,在整个水利体系中,宽河面筑堰、拱形低堰体、石函引水桥、竹枝状渠道,以及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经营体系,都是古代水利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的杰出成就。
05
时思寺
景宁县·古建筑·元至清代
位于景宁县大漈村,元至正十六年(1356)创“时思道场”,为时思寺之始缙云县免费祠堂。明宣德年间改院为寺,至明末清初续建成现规模。寺由山门、钟楼、大殿、三清殿、马仙宫、梅氏宗祠组成,占地面积约2700平方米。时思寺是一处具有元、明、清各时期特征的古建筑群,又是一处释道合一的宗教建筑遗存,大殿保留了大量元代建筑遗构。时思寺多时期、多元素的构造特征,成为同类建筑中的孤例。
06
延庆寺塔
松阳县·古建筑·宋代
位于松阳县城西云龙山下,塔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咸平五年建成,现存塔体砖铭有“淳化五年”字样缙云县免费祠堂。延庆寺塔为砖木结构楼阁式塔,高38.32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六面七级八檐。1988年至1991年,延庆寺塔进行了全面整修,恢复檐廊,重建塔院,古塔重展风姿。延庆寺塔历史悠久,从塔身构造到木构瓦檐都保持初建时的风貌,是江南地区不可多得的砖木构造宋塔遗制。
07
处州廊桥
丽水市·古建筑·明至民国
浙闽廊桥,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地域特征,主要类型有木拱廊桥、石拱廊桥、平梁廊桥等缙云县免费祠堂。其中,木拱桥是世界桥梁史上绝无仅有的品类,具有重要的建构工程技术价值。廊桥有连接古道、沟通天堑、遮风挡雨、歇脚憩息、祀神佛、拦风水等多种功能,蕴含了丰富的人文气息和建筑语言。丽水市是廊桥保存数量最多的地区,尤以庆元、景宁、龙泉三县分布最为密集。2013年,全市境内具有代表性的24座廊桥与庆元如龙桥合并为“处州廊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处州廊桥是一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
08
河阳村乡土建筑
缙云县·古建筑·明至清代
缙云县新建镇河阳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为朱姓聚居地缙云县免费祠堂。河阳是丽水市最具有代表性的古村落,至今仍保存有明清时期的祠堂、民居、桥梁、水系、街巷、墓葬等大量历史文化遗迹和遗存。现存宗祠建筑十六座,九间以上清代民居三十多幢。这些乡土建筑木雕装饰精致,青砖黛瓦与高低错落的马头墙交相辉映。河阳村落格局完整,乡土建筑保存成片,地方特色鲜明,是研究古村落选址、规划、建设、管理以及乡土建筑设计、营造,乡村社会变迁、宗族礼制、民风民俗的重要实例。
09
西洋殿
庆元县·古建筑·清代
又名菇神庙,坐落在庆元县五大堡乡西洋村松源溪畔,为清光绪元年(1875),庆元、龙泉、景宁三县菇民为祀奉香菇鼻祖吴三公合资建造缙云县免费祠堂。西洋殿依山傍水,中轴线上依次为照壁、大门、倒座、戏台、月台、中亭、正殿,两侧为边厢钟鼓楼,门前八字形照壁。西洋殿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气宇昂然,木雕、砖雕、石雕、泥塑等工艺精湛、题材丰富,其建筑构造和装饰手法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浙南同期建筑的代表之作,也是龙泉、庆元、景宁三县香菇栽培发祥地的历史见证物。
10
灵鹫寺石塔
莲都区·古建筑·南宋
灵鹫寺石塔原在丽水城东灵鹫山灵鹫寺(灵山寺),1980年代初搬迁置于万象山缙云县免费祠堂。石塔建于南宋嘉定年间(1216—1218),塔身有题记。原为七塔制度,现存四座,为小型石佛塔,通高四米余,采用凝灰岩高浮雕做法,用剔雕、圆雕、线刻等表现技法在塔体上雕琢出人物佛像、花卉蔓草、吉祥动物、仰覆莲瓣、云山海水等,装饰题材丰富,工艺极具匠心,时代特征鲜明,是佛教艺术和建筑艺术的代表之作,对研究宋代佛教文化和佛塔形制具有重要意义。
11
詹宝兄弟牌坊
松阳县·古建筑·明代
位于松阳县城西屏镇东门下马街,建于明弘治九年(1496),是旌表明成化二年(1466)进士詹雨、弘治九年进士詹宝兄弟立的功名坊缙云县免费祠堂。牌坊东西走向,青石仿木结构,四柱三间五楼式,歇山顶,高8.60米。牌坊高大挺拔,做工考究,施以浮雕、镂雕、平雕等手法,工艺精美,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下马街,古时为松阳县城东的入口处,官员、百姓过往,乘者落轿,骑者下马,以示对先贤的尊崇,“下马街”由此而名。
12
独山石牌坊
遂昌县·古建筑·明代
位于遂昌县焦滩乡独山古村东南隅缙云县免费祠堂。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独山村叶以蕃中进士,官至工部员外郎,隆庆三年(1569),遂昌知县池浴德在独山村建造牌坊,以示叶氏家族沐受天子宠任之意。牌坊花岗石质,三间四柱五楼歇山顶构造,建筑精巧,工艺考究。四百多年来,石牌坊历尽风雨,仍巍然屹立,记录历史故事,见证山村变迁。
13
吴文简祠
庆元县·古建筑·明代
位于庆元县举水乡月山村缙云县免费祠堂。月山吴氏先祖吴翥曾受唐宣宗谥封为文简先生,族人为追缅先贤,建祠祀奉。现祠内香火库上有“嘉靖元年捐资鼎建”的砖铭,为考证建筑年代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吴文简祠有门楼、正堂、后堂三进,面宽20.60米,进深33.40米,占地面积688.04平方米。建筑布局巧妙,古朴庄重,用材粗大,木作精良,建筑如意形斗拱、“卍”字形斗拱,正堂减柱造法、木质雕花柱础等工艺别具特色,具有浓厚明代风格。
14
仙都摩崖题记
缙云县·石刻·唐至现代
位于缙云县仙都山,现仙都风景区缙云县免费祠堂。仙都以峰岩奇绝、山水神秀为景观特色。摩崖题刻主要分布在初阳山、鼎湖峰、仙水洞、铁城、小赤壁、忘归洞六个地方,共125处,年代跨越从唐至近代。石刻书体以楷书为主,行书其次,兼具隶书、篆书和草书,书体齐全,各具神韵。最早的石刻为唐代著名书法家、唐乾元年间(759—761)缙云县令李阳冰的“倪翁洞”题名。仙都摩崖题记从唐代延续至今已逾一千多年,品类萦多、书体多样、风格各异,而且有很多出自名家之手,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和人文史料价值。
15
南明山摩崖题刻
莲都区·石刻·晋至民国
南明山摩崖题刻位于丽水南明山,有东晋至民国摩崖题刻58处,主要分布在云阁崖、高阳洞、石梁三个地方缙云县免费祠堂。著名的有东晋道学家、医学家葛洪“灵崇”题刻、北宋书画家米芾“南明山”题刻、北宋科学家沈括的记游题刻。石梁在南明山印月池旁,一枕巨石凌空横亘,古人誉之“悬虹”、“仙桥”、“半云”,各款书体,密布其间,竞相争奇。南明山摩崖题刻年代跨越长,布勒密度高,许多摩崖系文人墨客、处州政要所题,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是一笔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
16
石门洞摩崖题刻
青田县·石刻·南北朝至民国
位于青田县高市乡瓯江岸边石门洞,分布在旗鼓山、月洞、刘文成公祠、碑廊等处,共计107处缙云县免费祠堂。其中,南北朝至民国各时期的摩崖题刻有80处,明代至当代碑刻27通。石门洞为道教名山三十六洞天之一。自南朝景平元年(423),山水诗人、永嘉太守谢灵运辟游石门洞,题勒“石门最高顶”、“石门新营”二诗后,历代名人,朝使、学士慕名前往游览,赋诗题咏,留下墨刻。数有名者,有宋代科学家、政治家沈括,元代刘基导师郑复初,明代浙江提刑按察司佥事魏铭,清代著名学者阮元,当代文化名人郭沫若等。石门洞摩崖题刻时代跨越长,布勒密度高,与“飞瀑”胜景浑然一体,是一笔珍贵的历史文化瑰宝。
17
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旧址
龙泉市·近现代重要史迹·1939年至1946年
位于龙泉南郊芳野缙云县免费祠堂。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浙江大学举校内迁。1938年,总校迁至广西宜山、贵州遵义。1939年,由竺可桢校长提议,浙江大学在龙泉创办分校,前后办学7年。旧址系“曾家大屋”,建于民国二十一年,是一座中西合璧的特色建筑,内部为当地传统民居特色,正立面则为西洋风格装饰。浙江大学龙泉分校在极端困难情况下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抗日救亡活动,为文化传承和弘扬求是精神及龙泉山区发展做出了贡献。
精彩回顾
龙泉青瓷是扇门
@文艺创作者缙云县免费祠堂,在侠隐之地,圆侠客梦
本文由丽水文旅整理编辑
来源:丽水文旅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转载请注明来源
预约烧元宝祭祖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会去墓地为已故的亲人扫墓,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尊敬。烧纸钱是其中的一种习俗。烧纸钱,也称为“祭纸”或“冥币”,是一种象征性的财富,用于祭祀已故的亲人。这一习俗源于古代的信仰,人们认为死者在阴间也需要金钱来维持生活,因此会烧纸钱给他们,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也能过得好。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1,反馈资料:视频片段;
2,所需资料:被祭祀人+祭祀地址+祭祀人姓名;
本文链接:https://wangzijinci.com/post/24140.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内有转载或采集其他平台内容, 若有文章涉嫌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传统风俗和习惯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倡导家祠文化,抵触封建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