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晋祠

这棵赣皖边际“千岁樟”,藏着一个浮北古村的神奇传说——:祁门县免费祠堂

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57e34bde4cdc515eb199071d5f4cb5fd_20221209164906167057574653266.png

这棵赣皖边际“千岁樟”祁门县免费祠堂,藏着一个浮北古村的神奇传说——

“千岁樟”屹立于勒功乡白茅村501省道旁祁门县免费祠堂。这里曾经是赣北进出皖赣的必经道路之一,过往赶路的村民、商人都要在树下纳凉、歇息。

▲亭亭如华盖的“千岁樟”

“千岁樟”胸围8.8米、高22米、地径2.48米,冠幅东西32米、南北33米,冠幅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生境海拔78.5米祁门县免费祠堂。树干中空,空心处十分宽敞,三四个学生坐在里面写字并不觉得拥挤。差不多要六七个大人才能合抱住。更为奇怪的是,在这棵“千岁樟”的一侧,斜逸伸出一根长长的次主枝干,看上去有村民用来装稻子用的“谷箩”这般粗。就在这根次主枝干的正下方,长出一棵直径约40厘米粗的枫树,刚好在这根次主枝干下分岔而生,呈“丫”字形托住这根斜出的枝干,相依相伴、互相支撑,成为一道奇特的自然景观。

▲樟枫互相支撑

据村中老人介绍,这棵“千岁樟”有一段神奇的来历祁门县免费祠堂。

相传在北宋初年开宝年间(公元968——976年)某一个深冬的傍晚,来自今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的一对朱氏兄弟,途经此地,准备前往安徽歙州仙桂下镇高塘里(今祁门县新安镇)经商祁门县免费祠堂。当朱氏兄弟走至白茅村一蜿蜒盘旋而下的“山嘴”下时,顿感口渴难当。于是,在一块过往行人常坐休憩的石头上休息。接近一天的行走本想找个地方住宿,可是,眼前一片枯黄的白茅禾秆哪有片瓦村舍啊?朱氏兄弟只好在“山嘴”下的一条小溪里喝山泉水。不喝不要紧,一喝满嘴甜,本来时处严冬,山泉应是冰冷刺骨,可是喝进口后,顿感全身舒畅,不但无冰冷之感,反而顿觉全身有力。

兄弟二人喝足后觉得不可思议,一路来不知喝了多少小溪之水,从来没有这水甘甜可口祁门县免费祠堂。于是两人披荆斩棘来到“山嘴”的半山腰上,但见一百余米开外的枯黄白茅禾秆中,一条蜿蜒的大河似一条玉带,将眼前的空旷地一分为二,顺着地势缓缓而下;“山嘴”之后,是一条平缓迤逦而上的山坡,延伸到视线内最高的一座山峰上。通晓易经风水的哥哥便有了一个突奇而又大胆的想法:此处无人烟,地学不应允;倒插一棵樟,成活盖茅舍。

朱氏兄弟顺手拔来一棵一米来长的樟树,折断根部和顶部说:“今天我们兄弟俩将你倒插此地,如果来年成活,我们兄弟二人便来此永久居住祁门县免费祠堂。”说完,兄弟俩将这棵樟树苗倒栽在“山嘴”下小溪的上方边缘,并拜了三拜。完毕,朱氏兄弟继续前往安徽歙州仙桂下镇高塘里。

第二年的深冬,朱氏兄弟又来到此地祁门县免费祠堂。奇怪的是,这棵倒栽的樟树非但没有死,而且长出了新枝,主枝干已有一米之余。

一个月后,原来喝泉水的“山嘴”左侧,便盖起了一间茅草屋祁门县免费祠堂。兄弟二人从此在这里安家落户。由于此地一片“白茅草”,白茅丛中又有一条大河蜿蜒穿过,兄弟二人便将此地称为“白茅港”。

几经岁月,继续谋点小生意的兄弟二人分别成家,又分别育有四子祁门县免费祠堂。再后来,堂(亲)兄弟八人相继成家立业,便各自分家选址盖房。从此,白茅港便有了“朱氏八门”。村庄最旺时,每朱氏一门都盖有自己的“门派祠堂”,供本门派朱氏家族红白喜事、祭拜祖宗之用。

这棵“千岁樟”见证了白茅村的沧桑变迁祁门县免费祠堂。如今,它依然风华正茂,记录着一座村庄的遥远历史与今天的华丽转变。

预约烧元宝祭祖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会去墓地为已故的亲人扫墓,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尊敬。烧纸钱是其中的一种习俗。烧纸钱,也称为“祭纸”或“冥币”,是一种象征性的财富,用于祭祀已故的亲人。这一习俗源于古代的信仰,人们认为死者在阴间也需要金钱来维持生活,因此会烧纸钱给他们,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也能过得好。

预约烧金元宝-002.jpg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1,反馈资料:视频片段;
2,所需资料:被祭祀人+祭祀地址+祭祀人姓名;

本文链接:https://wangzijinci.com/post/25010.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内有转载或采集其他平台内容, 若有文章涉嫌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传统风俗和习惯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倡导家祠文化,抵触封建迷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