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晋祠

明代的京山诗人刘侃和他的孙子刘兰:王姓诗人

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57e34bde4cdc515eb199071d5f4cb5fd_20221209164906167057574653266.png

  一  刘家陵之谜

  京山历史上人材辈出,如全楚功臣申包胥、战国大儒陈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农民大起义——绿林起义的首领王匡王凤,南宋开山立派的道教名家张道清、晚清主修文笔峰的兵备道曾宪德、辛亥革命的先驱刘英刘铁、中国现代文坛巨匠聂绀弩、文武雄才吴奚如、毛泽东 的双儿女亲家张文秋———王姓诗人。但是在明代,却是京山人材济济的鼎盛时期,王格、王桥、王宗茂、李淑、孙鸣世、王宗载、高岱、郝敬、李维桢,京山史料对这些人都有介绍。刘侃和刘兰却是鲜为人知,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他们的一些考证。

  钱场镇七宝山村甘董家冲,属京山南山, 甘董家冲在旧社会,交通极不方便,到京山县城,要翻山越岭,十几里路的羊肠小道崎岖不平王姓诗人。不惯走山路的城里人和下畈人到甘董家冲走亲戚,半道上狼狈不堪,叫苦不迭。故有“忽你上甘家冲”,“托忽你上甘家冲”的说法,上百年前的俗语,在京山无人不知,但是甘家冲在哪里,还是很多人不知道。甘董家冲北以空山洞风景区为启点,南达京钱公路13公里处,一条狭长山冲弯弯曲曲有十多公里。其中有鄂中第一洞——空山洞、丽人湖畔的甘泉洞、还有神秘的乌龙古洞、方家岩子27烈士牺牲处、七宝山顶的古城砦,农民孔昭潆起义地、武荆高速的入口距离也在附近,这条山冲风景秀丽,令人神往。

  这条冲子之中,有个董家楼子湾,清代有个叫董玉亭的富户在路口修了座门楼,故名楼子湾王姓诗人。这个湾子坐北朝南,虎踞龙盘,高高在上,形状也酷似火炉,后来门楼倒塌,湮灭无迹,楼子湾就变成了炉子湾了。湾子原先还有十多户人家,全部都是董姓,最近几年都搬到公路边上去了,只有几家破破烂烂的老房子留在那,几个老头大妈在家守着,坐看日出日落,花开花谢。

  董家炉子湾没有出个什么名人,也没人做过大官,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 湾子的西北角,巍峨的纱帽山脚下,绿树和杂灌之中,有三个隆起的大坟,这个地方叫刘家陵子,听老人说,这是一个大官的墓地,是皇帝御赐的一块宝地埋在这,原先这里有数十棵抱围粗的古松,遮天蔽日, 一部份被钱场供销社锯去做了仓库,还有一部份在大炼钢的时节全部进了炉子,只炼出一堆堆废铁王姓诗人。 还有一块地叫碑塔地, 就是一片碑林,三米多高的碑就有七块,非常壮观,还有数十个各种动物石像生,不过刻得很抽像,也是全部毁了,修公路砌许家桥的时候,全部垫进去了。

  值得庆幸的事,在高家湾有户人家门口,还有一块刘家陵子的残碑王姓诗人。只有原碑的四分之一了,长一米一二左右,厚达三十多公分,边上刻着非常精致的龙,上面写的“奉天承运,皇帝敕曰,事有躬之不试而善。。。。。后之报,矧国典而无推本之。。。。”,应该是皇帝下的一道圣旨,按比例按格式刻的,还有一块残碑埋在廊下,内容不得而知。

  湾子里的老人还记得解放前这里还有姓刘的后人守墓,附近的村民不准在里面砍柴火,解放后才搬走王姓诗人。刘家陵子在山凹间,在它的正前方,董家炉子的西侧,有一个巨大的人工堆砌的土台子,有一米五高,台子上面估摸有两三亩大,不知这个台子和刘家陵有没有关系,它是为了风水保护刘家陵子的脉气堆起来的呢?还是一座更加年代久远的古墓呢? 当地一代代传下来有个说法,说这个台子是一夜之间填起来的,就是在当今这个时代,偌大的土台也要花些功夫,何况是四百年前,这个传闻不可信。

  六十年代,全国掀起兴修水利的热潮,当地干部规划在刘家陵子前面修座小堰塘,没有水源的地方,注定是劳民伤财王姓诗人。工地上人一多,大家看到眼前几个古墓立在那,有些人不安份起来了,几个人七嘴八舌一商量,反正有现成的炸药雷管,要想富,挖古墓,于是以百倍的热情,大干快上起来,明目张胆挖起一座古墓来, 想不到挖到一定程度,竟然挖不动了,里面是糯米和石灰的混合体,类似现在的混凝土, 于是打眼放炮,一声巨响,一阵浓烟过后,露出了红棺一角,用斧头砍,用凿子凿,好不容易把棺材砸出一个洞来,有个胆子大的用钉耙从里面钩出一个人来,在场的都吓了一跳。 只见这个人披头散发,刚开始以为是女的,没想到还长着花白长须,分明是个大老爷们嘛。穿着大红大紫的官袍,睡得正香,毫不理会围在身边指指点点的乡邻们。 有人突然想起,快点进去看看有没有金银财宝,其中一个人钻了进去,很快退了出来,什么都没有 ,众人大失所望,因天色已晚,大家都饥肠辘辘了,于是扛着工具三三两两回家了,只留下了这具僵尸静静地躺在地上,尸体接触空气之后,竟慢慢变黑。

  第二天,大家又来到工地上,惊奇的发现,他们昨天挖出来的尸体不翼而飞了,地上只有一些零零碎碎的官服,是羽化升仙了呢?还是被豺狼豹子拖走了?那个时候豹子还是很多的,甚至八十年代,当地猎人都把豹子打死抬下山来,何况六十年代呢? 一直到七十年代,京山县政府才在那立碑一座:京山县文物保护单位王姓诗人。

  二  刘侃仕途揭秘

  这个古墓究竟是谁的呢?当地老人只知道姓刘,地名叫刘家陵,其他的一概不知,我的父亲读过私塾,在五十年代,古墓还没破坏前,曾经仔细看过碑文,记得主人是福建左布政使刘侃,上面两个坟墓是他的父亲刘彦福和祖父刘子亮的,其它的东西记不得了,毕竟已过去了六十多年了王姓诗人。

  我查询了光绪八年版的京山县志,刘侃墓在独里冲,它是根据《章志》转摘过来的,独里冲在七宝山村桥三境内,就是现在的斗里冲,和甘董家冲一山之隔,要翻过石家垭,估计古人记载有误王姓诗人。

  我老家就在刘家陵子旁,小时常在这里放牛,看到这几个古墓,总有一种神秘感王姓诗人。近些年来,我经过艰苦查找资料,京山史料记载很少的刘侃,埋没了四百多年的古人,在我面前渐渐的明晰起来,没想到的是,刘侃不但是一位封疆大吏,他还是一位诗人,著有《新阳诗草》、《新阳馆集》。他的诗作清新洗净,功底深厚,光绪八年版的《京山县志》竟然没有收录进去,京山现代的一些文史资料也没有,确是一件憾事。

  光绪八年版的《京山县志》只有非常简单的记载,“刘侃,字正言王姓诗人。嘉靖癸丑进士。任户部郎,管税廉政有声。转蜀成都守,平薛兆乾之乱,升洮岷道,西士赖以宁谧。转黔臬,官至福建左布政使,致仕。人称其居官惠而不茹,治家严而有法。”

  刘侃是雁门口刘集人,夫人廖氏,生刘希皋,刘希皋娶马政之女,生刘兰,兰妻魏氏,再往后就没资料好查了王姓诗人。根据《马氏族谱》考证,嘉靖年间任过郏县令的马乾元和刘侃私交甚笃,但马比刘年长多了,属忘年交,还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了刘的儿子刘希皋,马乾元病重,弥留之际,刘侃就陪伴在侧。马氏在京山也是名门望族,马乾元的儿子马政任麟游令,马政的小儿子马呈鼎任遂安令、迁亳州守,可见当时非常说究门当户对,饱读诗书的人家也不能免俗。

  据记载,刘侃还在求学时期,有次外出,回来时很晚了,黑咕隆咚的,前面墙上竟有两盏灯给他照明,刘侃有点好奇,想走近一点看,那灯竟慢慢地暗淡,直至消失王姓诗人。从此以后,刘侃有如神助,发挥超常,嘉靖壬子科中举,癸丑科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殿试金榜,名列二甲60名,从此走上仕途。

  刘侃分配到户部任户部郎〈财政部司长〉,分管全国税收工作,兢兢业业,廉洁自律,不参与党派之争,不趋炎附势王姓诗人。深受老板嘉靖皇帝的赏识,不久,调任成都太守〈地级市市长〉。

  成都乃天府之国,富庶之地,刘侃在这里干了很多实事,市区的金水河改造工程就是他的政绩之一王姓诗人。成都市水网密布,至唐以来,年深日久,金水河河道淤塞,污水横流,臭不可闻, 居民饮用水都很困难,怨声载道。刘侃协助四川巡抚谭纶〈抗倭名将 〉,疏通河道 ,与锦江相通,清澈的河水注满成都大大小小的河道,市民们奔走相告,欢呼雀跃。成都府志记载了刘侃的《重修金水河记》,描述了此次盛况。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成都府辖区龙州〈现四川平武县〉宣抚使薛兆乾叛乱王姓诗人。薛兆乾乃地方土司,其性格凶残,与宣抚副使李藩发生矛盾,竟活活打死了李藩父子二人。四川巡抚闻听,委派兵备佥事赵敬去调查此事,薛兆乾急眼了,纠集部众数千人,在各关隘口驻兵防守,要与大明王朝一决雌雄。还胁迫另一下属佥事王华合作,王华不敢对抗朝庭,薛兆乾竟把王华全家杀光。刘侃率官军围剿,击破各个关隘,薛一败涂地,向附近十八族番蛮求救,那些番邦谁肯和他合作,自取灭亡呢?无奈,薛兆乾携其家属逃到石坝〈现北川境内〉,官军追赶上来,将他生擒活捉。 第二年,召开公判大会,处决了 薛兆乾,还有他的从党二十多人。余下罪行稍轻的同党,经改造教育后,认罪态度良好,一一释放。至此,四川境内又恢复了安定。

  躲在西苑〈现中南海 〉 一心修道的嘉靖皇帝闻讯龙颜大悦,于是提拔刘侃为洮岷道副使〈副省级〉,管理中国的大西北做统战工作王姓诗人。当时是“南倭北虏”,北方游牧民族生性凶残,经常侵扰边境。嘉靖二十九年,蒙古鞑靼部俺答汗甚至长驱直入,兵临北京城下,大肆掠夺,所以大西北蛮夷是明王朝的一块心病,那里环境更复杂,条件更艰苦,藏、羌、回、土各民族杂居之地,也是蛮荒之地。洮岷道扼守着四川、青海、西藏、宁夏、甘肃的一部份,刘侃在任职期间和各族土司土官,僧侣搞好关系,对一些蠢蠢欲动的黑恶势力,剿抚兼施,对大西北的安定作出了很大贡献。

  刘侃在大西北呆了八年,这期间,嘉靖驾崩,隆庆继位王姓诗人。又六年,隆庆驾崩,万历继位。当时万历还是十岁孩童,基本上不管事,首辅是张居正,因刘侃戍边有功,对各种势力剿抚兼施,并有高超的领导才能,于是在万历二年〈公元1573年〉,调任福建任左布政使〈省长〉,从二品,成了名附其实的封疆大吏。

  嘉靖朝时,倭寇经常侵略沿海,烧杀抢掠,沿海居民深受其害,经过胡宗宪,戚继光他们的抗倭斗争,小鬼子损失惨重,东南沿海平静多了王姓诗人。刘侃调到福建后,已没战事之忧了,恢复生产,休养生息。

  三  刘侃诗作欣赏

  雁门口刘集到京山县城王姓诗人,群山连绵,一条官道途经水峡口,刘侃经过这里,曾吟诗一首,清初的钱谦益把它收在《列朝诗选》:

  《过水下口》

  山树参差石径斜王姓诗人,

  雨余飞瀑过桑麻王姓诗人。

  山翁放罢村前犊

  倚杖溪头护稻花王姓诗人。

  刘侃在成都期间王姓诗人,公事之余,还游览了位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的薛涛故里,对这位唐代姿色秀丽,通音律,善词赋的奇女子,心生倾慕之情,留下两首七绝:

  《过薛涛故里》

  寂寂深林归故里王姓诗人,

  江风江雨乱遽除王姓诗人。

  娥媚自古应无数王姓诗人,

  犹说当年薛校书王姓诗人。

  《薛涛笺》

  清泉沥沥泻银床王姓诗人,

  百幅新成素练光王姓诗人。

  帘影日华风易动王姓诗人,

  只是重舞白霓裳王姓诗人。

  刘侃在元宵之夜王姓诗人,漫步成都街头,观花灯,看焰火,也写下了七绝一首

  《 都城元夕 》

  一夕春从天上回王姓诗人,

  六街火树彻明开王姓诗人。

  叮咛莫似吹芦管王姓诗人,

  才报梅开又落梅王姓诗人。

  出去踏青王姓诗人,也有诗作留下来:

  《春暮》

  风吹山色度帘栊王姓诗人,

  指点荼靡半已开王姓诗人。

  二十四番花信过王姓诗人,

  独留芳草送残红王姓诗人。

  刘侃在甘肃王姓诗人,视察了居庸关,题七律一首,《居庸关志》记载:

  《居庸晚眺》

  别馆岹尧一注颜,天空木叶绕重关王姓诗人。

  千峰岚气青霄上,九折泉声翠碧间王姓诗人。

  瀚海旌旗无日罢,玉门车马几人还王姓诗人。

  皇州咫尺浮云隔,明发峥嵘何处攀王姓诗人。

  刘侃来到阶州〈现甘肃武都县〉王姓诗人,参观了甘泉馆,也留下了七律一首:

  《阶州甘泉馆》

  风敛长空宿霭消,千山极目思迢迢王姓诗人。

  沧江雨色收枫叶,银汉秋声入柳条王姓诗人。

  古洞殷雷还吐雾,闲云拥日故回潮王姓诗人。

  坐来一酌甘泉水,欲借山人五石瓢王姓诗人。

  刘侃在青海,对青海边地的壮观自然风光所吸引,也有七律一首王姓诗人。

  《陇西杂兴》

  西极秋高白鸟翻,凭阑送目到河源王姓诗人。

  久无槎影通银汉,遥见天光下火敦王姓诗人。

  青海风涛还积石,玉门车马半中原王姓诗人。

  昆仑故是征西路王姓诗人,寄语山前吐谷浑.

  刘侃在福建任左布政使期间,也遍游了福建的名山大川,据《五夷山志》记载,刘侃曾游五夷山的九曲溪,也留下了五言诗一首王姓诗人。

  《回棹》

  峡折峰全削,风回瀑尽飞王姓诗人。

  山光并水色,载得一船归王姓诗人。

  刘侃还在武夷山的冲佑观,留下一首《谒万年宫》王姓诗人。

  问讯丹霞老王姓诗人,登临紫气重;

  古坛余汉祀,仙境有秦封王姓诗人。

  幔影峰头树王姓诗人,泉声云际钟;

  灵风傥可借,我欲驾苍龙王姓诗人。

  四 刘侃的功绩

  刘侃在福建任职期间,间隔几年,也回京山老家一趟,荣归故里,那些地方官员,自然是巴结奉迎王姓诗人。但刘侃为人低调,他所作的诗文很少示人,故京山史料没有收录进去。据光绪八年《京山县志》记载,万历八年,京山重修文庙,邀请刘大人撰写了《重修文庙记》,惜乎没有收录,不能欣赏他的美文了。

  万历己卯年,刘侃的儿子刘希皋考中了举人,可见刘侃教子有方,当时的人评价他是“居官惠而不茹,治家严而有法王姓诗人。”是很中肯的。嘉靖辛酉年中举的刘希旦、隆庆庚午年中举的刘希望、万历贡士刘希献很可能与刘侃有关,有可能是他的儿子或侄子,可惜没有资料证实。

  刘侃退休后,自称“乐闲公”,在闲暇之时,踏遍了京山南山的山山水水,他要找一个风景秀丽,风水绝佳的宝地作为自己的最后归属,最后发现了甘董家冲的纱帽山脚下,环境清幽王姓诗人。于是把埋葬在老家刘集的祖父母,父母亲的坟墓相继迁入。万历帝曾御赐他的祖父刘淮字子亮为福建左布政使,祖母伊氏为诰命夫人。嘉靖朝时,曾御赐他的父亲刘彦福为户部主事,万历帝又加封为福建左布政使,母亲田氏为安人又进为诰命夫人。刘侃把自己的墓地留在最下面,广植松柏,还从外地拖来大块的石料,请能工巧匠把皇帝的圣旨恭恭敬敬刻在碑上。高家湾那块残碑就是皇帝加封他祖父或者父亲的。

  六十年代当地百姓掘开刘侃墓,棺中竟没有值钱的东西王姓诗人。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何况刘侃做了多年的封疆大吏,墓中却空空如也,说明刘侃生前还是很清廉的。中国古代说究厚殓的,也有可能是刘侃生前留下遗言,不要随葬品。

  刘侃生活在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堪称三朝元老王姓诗人。嘉靖一心修道,刚愎昏愦。隆庆懦弱无能,万历不问朝政。导致了大明王朝中枢瘫痪,官吏腐败,边务废驰,国家机器就像白蚁蛀空的房柱,摇摇欲坠。刘侃处在这样的环境中,独善其身,处污泥而不染,恪尽职守,尽心尽责,呕心沥血地为大明王朝贡献了不平凡的一生,不失为京山历史名人之一。但是,刘侃的名字,鲜为人知,包括一些研究京山历史者,不能说不是一个遗憾。

  若干年前,京山县城十多座牌坊庄严,肃穆的矗立在西街,涉及刘侃、刘希皋、刘兰祖孙三代的牌坊有三个,“历科举人坊”,“历科进士坊”,“大方伯坊”王姓诗人。进士坊上镌刻着明代洪武到万历37个进士,可以找到“嘉靖三十二年 刘侃”“万历二十六年 刘兰”。举人坊上,也是洪武到万历丙午年,密密麻麻有156人,上有“嘉靖壬子 刘侃”、“万历己卯 刘希皋”、“万历辛卯 刘兰”。当然,最有名的当属专为刘侃修造的“大方伯坊”了。《礼记,王制》载:“千里之外设方伯”,明朝时对布政使的尊称,刘方伯侃当时在京山名人当中级别还是蛮高的。

  一九三八年八月二十九日,日本鬼子出动五十六架战机,对京山县城分三次狂轰滥炸,死伤无数,整个县城成了人间地狱,一片废墟,西街的牌坊也受损严重王姓诗人。解放后,因部份牌坊妨碍了城区发展,也被惨遭拆毁,历史文物被彻底破坏。刘侃的名字也从公众的视野中消失了,慢慢的变得无人知晓。

  五 博物馆女尸之谜

  刘侃墓被盗挖二十多年后,他的孙子刘兰的墓也遭到同样的厄运王姓诗人。1987年3月17日,京山雁门口镇的周冲村响堂湾旁的一座古墓被修水库的民工盗挖,他们是郑岭村一组的村民,在这里修周冲水库。吃过晚饭后,这些无所事事、法律意识淡薄的村民盯上了湾旁的刘氏宗族墓,“这么大的坟,肯定是大官,一定有不少的陪葬品,我们把它挖了,东西平分!”说干就干,二十多人用十字镐挖,用炸药炸,终于把内外两层的墓室打开,令人失望的是,棺材里只有一具年青的女尸,尸身泡在不明液体里保存完好,只是头部和手露在外面,已成骷髅了,头上只插着一只普通的木簪。众人把女尸从棺中拖出来,又撕开裹在女尸身上的丝绸,雪白的肌肤、坚挺的双乳露了出来,有人看到,乳头部位的丝绸上有乳汁渗透的痕迹,估计生过小孩没多长时间。企图找些值钱的物件发财,结果是一无所获,众人有些泄气。有人提到,这么年青的女人不会是吞金自杀吧,肚子里说不定有金子,有胆大的用挖锄掘开女尸的肚子,只见大大小小的水银像珍珠一样从腹腔淌了出来。尸体见风后,雪白的肌肤竟慢慢地变成了绛紫色。

  盗墓事件很快被人举报,文物部门和公安部门赶赴现场,追回了碑座下掩埋的一把锡壶和一只锡杯王姓诗人。后来,这次盗墓的首犯向XX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文物部门把女尸拖回博物馆保存起来,还有一块古碑也拖回来放在馆后,据记载,上面写的是:明万历戊戌进士、河南监察御史、太仆寺少卿刘兰之墓王姓诗人。明明是刘兰的墓,一个七十九岁老者,怎么来了个乾坤大挪移,变成了一个二、三十岁的少妇呢?这个哺乳期的女人又是谁?刘大人到哪去了?他是为了防止后世盗墓而故意设的一个疑冢吗?历史留给我们一个个的谜团。

  六 宦海沉浮的刘兰

  光绪版的京山县志记载:“刘兰,字九畹王姓诗人。万历戊戌进士。除南充令。举卓异,调咸阳,召拜浙江道御史,巡下江。丁内艰,归,家居十载。光宗立,乃以北台召。时军需不给,户部加派亩饷,兰疏请除山泽塘堰屋庐外起科,得减五分之四,天启初,客魏用事,兰疏请遣客氏出外,不报。《明纪辑略》 御史郑继芳诬劾王元翰奸赃,其党刘文炳等并攻之,兰与史记事、胡忻辈连章论救,帝悉不省。《明史王元翰传》 寻掌河南道,晋太仆寺少卿。因奉差还里,捐千金修学宫。年七十九卒。

  刘兰的祖父刘侃是嘉靖癸丑〈1553年〉进士,45年之后的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刘兰也考中了进士,任南充〈现四川南充〉令,因政绩突出,调到咸阳王姓诗人。不久,又任命为浙江道御史,巡视下江。虽然级别不高〈正七品,最高不超过从五品〉,但是实权很大,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官员,“以卑督尊”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对吏治腐败有处置权。

  刘兰的母亲马氏去世,刘兰回老家守制三年〈丁内艰〉,这期间不能任职,除非皇上下旨“夺情,起复”,才能上任王姓诗人。三年期满,应该官复原职了,但是上面没有调令下来,刘兰只有在家苦等,这一等就是十年。三十年不上朝的万历帝让朝庭中枢瘫痪,官员的任免升迁无人问津,直接导致大明王朝在二十年后的灭亡。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的七月二十一日,神宗朱翊钧病逝,太子朱常洛即位,称光宗王姓诗人。于是把刘兰调到北京御史台〈相当于中纪委〉,监察的是京城的官员了。当时内忧外患,军需不给,户部〈财政部〉加收老百姓的税赋,以解困境。刘兰家居十载,深知百姓疾苦,于是给皇帝上疏,“请除山泽塘堰屋庐外起科”来减轻百姓负担,老百姓“彼其力,且冀存些许以糊口,而穷其地之出,不足以供公家之入。货妻质子而人不纳,弃庐鬻地而人不受。追呼捶楚,民不堪命,则有逃而转徙,去而为盗耳。抛荒遍野,正赋亦亏。”“臣府承天,新设瘠薄小府耳,而派饷至十万八千八百有零,又独冠楚省之诸大府。臣邑京山,新饷之派,乃浮于京边正赋将及四倍。----”。光宗皇帝还是个比较贤明的皇帝,看过折子后,减免了承天府的税赋五分之四,京山人民得到了实惠。

  可惜好景不长,光宗皇帝坐上宝座不到一个月,暴病身亡王姓诗人。“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宫庭里发生的一件又一件的大事让岌岌可危的大明王朝雪上加霜。|

  年仅十六岁的天启帝朱由校即位,这个缺乏母爱的小皇帝对乳母客氏言听计从,太监魏忠贤和客氏结成“对食”,“俨若夫妻”,逐渐地把持朝政,小皇帝乐得清闲,整日嬉戏,尤好木工,史称“木工皇帝”王姓诗人。刘兰上疏要求皇上把客氏赶出皇宫,奏折被魏忠贤压着,根本递不上去。

  可以看出,刘兰是一个有正义感和责任心的好官,但是在那个时代,他也是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明王朝一步步走向衰落王姓诗人。后来刘兰任河南监察御史,晋升为太仆寺少卿〈正四品〉。崇祯十年,还捐千金修京山的学宫,七十九岁才去世。

  七 古墓保护迫在眉睫

  明代的古墓屡屡遭到破坏王姓诗人,1968年的正月初四,永兴公社王场大队李家畈,牛头山下的京山河南边上,附近的村民在植树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古墓,于是一窝蜂地挖起来,后来挖出一个很新鲜的尸体出来,绫罗绸缎裹了好几层,这些村民为了寻宝,把绸子撕得粉碎,什么也没有.又用钉耙把肚子钩开,水银从内面流出来,生殖器也流出水银,众人还在笑话,死了的人还在屙尿!这些村民或许不知道,这具古尸很可能就是他们的祖先!他就是晚明名士,曾经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兼太子太保的李维桢!<从一品>他位高爵显,文章弘肆,<明史.文苑传>将他与唐寅,文徵明,徐渭,王世贞,董其昌并列在一起,可见其才名之盛.没想到这样一个人物,却被后人掘墓抛尸,曝尸荒野.

  1998年王姓诗人,马乾元的墓在三阳桐梓冲被盗挖.

  前几年,惠亭水库边上一座明代古墓被盗挖,尸体现存放在博物馆王姓诗人。

  一座座古墓被盗挖,一件件文物被毁坏,让人触目惊心.可以这样说,京山古代名人们,基本上都是很廉洁的,死了之后也没什么陪葬品,那些盗墓者只是枉费心机,反而让自己身陷囹圄,受到法律的制裁王姓诗人。保护文物,人人有责.

  我们要熟知历史王姓诗人,尊祖敬祖,他们的为政清廉、他们的忧国忧民,是我们的榜样.他们的诗作,他们的文章,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也要把这些东西一代代传承下去,传播正能量,共创和谐京山. 京山董国华

预约烧元宝祭祖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会去墓地为已故的亲人扫墓,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尊敬。烧纸钱是其中的一种习俗。烧纸钱,也称为“祭纸”或“冥币”,是一种象征性的财富,用于祭祀已故的亲人。这一习俗源于古代的信仰,人们认为死者在阴间也需要金钱来维持生活,因此会烧纸钱给他们,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也能过得好。

预约烧金元宝-002.jpg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1,反馈资料:视频片段;
2,所需资料:被祭祀人+祭祀地址+祭祀人姓名;

本文链接:https://wangzijinci.com/post/2510.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内有转载或采集其他平台内容, 若有文章涉嫌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传统风俗和习惯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倡导家祠文化,抵触封建迷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