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中的郑州“黄帝故里”将向何处去?(转载):姓王怎么介绍自己的姓氏
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作者:清乐堂 2020-03-16
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鸠说过“毁灭人类的十件事”之一就是:“没有真实的历史”姓王怎么介绍自己的姓氏。
(孟德斯鸠画像)
首先我们看看郑州“黄帝故里”的来龙去脉姓王怎么介绍自己的姓氏。2005年到2007年,出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需要,由徐光春先生主持开发的占地100多亩的“黄帝故里景区”工程横空出世。所谓的“黄帝故里祠”(宣称是“轩辕故里祠”),原本是个道教庙宇“显龙宫”,供奉的是“真武大帝”;所谓的“新郑轩辕庙”(宣称是“黄帝庙”),原本是座道教庙宇“祖师庙”,供奉的也是“真武大帝”。真武大帝是中国神话传说中道教镇守北方的天界之神,和黄帝没有半毛钱的关系,现在湖北武当山供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真武大帝的诞辰就是“三月三”,这也是河南郑州标榜的“三月三,拜轩辕”的来由。
(曾经的郑州拜祖大典会场)
道教庙宇“显龙宫”当时是新郑兽医站养鸡场姓王怎么介绍自己的姓氏。摇身第一变:道观变成了“明清新郑轩辕庙”(自己宣传是汉代建的轩辕庙);摇身第二变:“明清轩辕庙”成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摇身第三变:对“明清轩辕庙”的祭拜变成了“国家非遗黄帝祭祀项目”;摇身第四变:自己立了一块石碑,把“明清轩辕庙”碑变成了“黄帝故里”碑;摇身第五变:“祭祀轩辕庙典礼”变成了“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总之一直在伪造,一直在偷换概念,但有一个核心抓住不放,就是四个字的金字招牌——黄帝故里姓王怎么介绍自己的姓氏。从此新郑“黄帝故里”名号就横空出世了,堂而皇之声称新郑是黄帝出生成长建都立国之地,在国内外大肆宣传推广,忽悠海内外华人都来拜祖投资。 首先给黄帝故里景区编排了通讯地址:河南省新郑市轩辕路1号轩辕谷(尽量往轩辕黄帝的概念靠);创建了“黄帝故里”百度百科和网站,自己新造的景点内容自由发挥;把“具茨山”偷改为“始祖山”(这就是所谓“始祖山”的由来);搞了超大型的炎黄水泥塑像;成立了河南炎黄文化研究院;有组织的对百度百科与历史文化和古代名人有关的词条进行大面积篡改;大量 搞智库和研讨会;通过书籍、电视、电影、网络、视频、文字、新闻发布会、公关活动大搞虚假宣传;大量拉拢豫籍政界文化界海外留学生等各界人士;大量忽悠港澳台人士和海外华人拜伪故里;花费大量政府财政、政府资源、国家媒体资源为伪故里服务。
(黄帝陵碑刻图片)
故里者,故乡、老家也,别称枌榆,武则天曾说:“并州,朕之枌榆也”,枌榆即故里姓王怎么介绍自己的姓氏。“故里”一词最早出自唐•李中《送人南游》诗句:“早思归故里,华发等闲生”。
国人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就是在2005年以前,不知道新郑是“黄帝故里”,就连新郑当地人自己都从来没有听说过姓王怎么介绍自己的姓氏。2003年郑州搞的是“炎黄文化艺术节”,声称“三月三”是黄帝登基大典日;到了2005年说“三月三”是“黄帝统一天下的日子”;到了2007年又声称“三月三”是“黄帝的生日”。新郑人自己都蒙圈了,怎么回事?一个国家机构也能这么变来变去?还没有完,河南震撼宣布计算出来了黄帝他老人家的生日:公元前2717年农历三月三,卒于公元前2599年,活了118岁。可信吗?您自己判断。
那么史书有记载黄帝在新郑出生成长建都立国吗?从古至今有一次官方在新郑祭祀黄帝的记录吗?新郑有任何黄帝部落遗迹吗?有一个专家学者公开确认黄帝出生于新郑吗?国家确认新郑是“黄帝故里”吗?五问河南新郑:答案是没有姓王怎么介绍自己的姓氏。您没有听错,一个鸡毛也没有。虽然新郑方面在回应网友质疑时罗列了一串的史籍记载的黄帝与新郑有关的证据,但经过专家核实,不是胡编乱造,就是牵强附会!就是这么奇葩!
在此举几个反例说明:
1、无中生有(河南提供的证据一):汉《焦氏易林》:“黄帝有熊国君少典之子姓王怎么介绍自己的姓氏。有熊,即今河南新郑是也”。
实际情况是:汉朝焦延寿所著《焦氏易林·屯·萃》中说:“黄帝所生,伏羲之宇姓王怎么介绍自己的姓氏。兵刃不至,利以居止”,仅此四句。
2、牵强附会(证据二):晋•皇甫谧《帝王世纪》:“授国于有熊姓王怎么介绍自己的姓氏。有熊,今河南新郑县也”。
实际记载是:《帝王世纪》曰:“黄帝有熊氏姓王怎么介绍自己的姓氏。少典之子,姬姓也。……生黄帝于寿丘(陕西长寿山的轩辕之丘),长于姬水(渭水支流),龙颜,有圣德。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皇甫谧说:“或曰:黄帝都有熊,今新郑是也”。
皇甫谧的原文意思是黄帝生于陕西寿丘,长于陕西姬水,好像听说在有熊建过都城姓王怎么介绍自己的姓氏。据学者研究,黄帝“有熊国”纯系皇甫谧所生造。历史上并不存在一个有熊国或有熊氏。最早出现“黄帝有熊氏”的是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在西晋皇甫谧之前的中国典籍中,从来没有出现过有熊国或有熊氏这一说法。
3、掐头去尾(证据三):北魏•《水经注》:“或言新郑县,故有熊之墟,黄帝之所都也”姓王怎么介绍自己的姓氏。
经查《水经注》的原文是:《水经注•卷二十二》:“皇甫士安《帝王世纪》云:或言县故有熊氏之墟,黄帝之所都也姓王怎么介绍自己的姓氏。郑氏徙居之,故曰新郑矣”。看来还是引用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士安”是皇甫谧的字,而且特别注明新郑来自于陕西渭南的古郑国。河南方面提供的其他几个证据也都是引用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在此不缀多言。
4、偷梁换柱(证据四):国家非遗项目查询了一下,“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没有,写的是“新郑轩辕黄帝拜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没有什么“新郑轩辕故里祠”,只写着“新郑轩辕庙”姓王怎么介绍自己的姓氏。
打开河南省新郑市的政府网站,便可在其最上方看到“黄帝故里中国•新郑”几个显赫大字姓王怎么介绍自己的姓氏。在网站对“黄帝故里变迁”的介绍中这样写道:“黄帝故里自汉代建轩辕故里祠以来,历史有毁有修,黄帝故里历经了千年风雨沧桑,见证了历代王朝沉浮”。并表示,“黄帝故里景区2006年晋升为国家AAAA级景区,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专家学者对河南新郑所谓“黄帝故里”的称号,以及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资格提出了严重的质疑姓王怎么介绍自己的姓氏。
通过查询国务院于2006年5月25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其中所附共有1080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总序号641,编号III-344一栏中,可以见到其上重点文物的名称为“新郑轩辕庙”姓王怎么介绍自己的姓氏。遍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未见“黄帝故里”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用“黄帝故里”来称呼新郑,并将其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牵强附会、偷换概念之嫌。根据新郑政府网站对景区的介绍,除了那座“明至清”的五开间由道教庙宇篡改而来的“轩辕庙”,其他均是近些年新建的“景区”,最后完成是在2007年。作为一个建成仅不到十年的“景区”,自己命名的“黄帝故里”并没有资格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专家指出:只因一座由道教庙宇篡改而来的所谓“轩辕庙”,便冠以“黄帝故里”的名号,本身很不恰当姓王怎么介绍自己的姓氏。祠庙乃后人所建,有祠庙的地方并不一定是“故里”,例如遍及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孔庙”、“关帝庙”, 都不可以称之为“孔子故里”、“关公故里”,况且新郑本无“黄帝庙”,只有道教庙宇。对于有人以皇甫谧《帝王世纪》中的内容作为新郑所谓是“黄帝故里”的依据的说法,国内没有一个专家表示认同。《帝王世纪》中的内容并不能作为“信史”引用不疑,且文中含有“或曰”、“或言”这样的词语,皇甫谧也没有说新郑是黄帝的出生地,只说“或许建都”而已。
国内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新郑所谓的经不起推敲的“黄帝故里”并不能被视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河南新郑也不能被认为是“黄帝故里”姓王怎么介绍自己的姓氏。作为政府网站,新郑公然把国务院核定公布的明清时期的“新郑轩辕庙”篡改为仅建成不到十年的“黄帝故里”景区,是严肃、负责的态度吗?
(“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图片)
《国语·晋语》载:“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 姓王怎么介绍自己的姓氏。这是目前史书关于黄帝的最早记载,很具权威性。土色黄,有土德,故曰“黄帝”,黄帝是诞生在黄土高原的中华始祖。根据诸多学者考证,姬水姜水都在渭水流域,炎帝的姜姓部落和黄帝的姬姓部落之间世代通婚。
(黄帝陵“黄帝手植柏”图片)
从《国语》《史记》《中国通史》到现在的中学课本,从郭沫若、翦伯赞、徐旭生(河南籍)、蒙文通、傅斯年、白寿彝(河南籍)、严文明、方光华、赵世超(河南籍)、沈长云、方志远等史学大家的论述,到近现代无数的仰韶考古发现和最新的分子人类学、遗传学、语言学等研究可以证明,黄帝部落发源于渭水流域的黄土高原,是原始西羌的一支,和藏人具有共同的祖先,共用“汉藏语系”姓王怎么介绍自己的姓氏。黄帝部落发源于渭水流域的姬水,安葬于桥山黄帝陵是史学界的公论。黄帝陵具有崇高的历史地位,具有几千年的官方祭祀传统,是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精神标识。从历史到文化,在桥山黄帝陵举行的拜祭祖宗大典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排他的,也是唯一的。
(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划定的中原只包含关中(陕西)、晋南和豫西)
河南自古以来都是以长安为中心的中原王朝的附庸,关中是中原文化的发源地和核心,长安是中原文化的代表和标识,没有长安何谈中原?关中是中国的地理原点、历史原点和文化原点,是周秦汉隋唐五大中原王朝的长期建都地,是中原帝国的心脏姓王怎么介绍自己的姓氏。河南文化不能代表中原文化,河南更不能以中原自比。中原文化就是以长安为中心、以洛阳为副中心、以周秦隋汉唐五大中原王朝为主轴,以关中为核心的雍洛地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所衍生出的文化总称。无论从宏观历史学、考古学、地理学还是文化方面说,中原是以关中为中心来构建的,是和周秦隋汉唐五大中原王朝相对应的。洛阳以东属于华北平原,那叫平原,不叫中原,中原必须是四塞之地,必须是山岳相拥有“中心点”。从传统史学说,郑州不属于中原,更不属于黄河流域,所以有人吹嘘郑州是黄帝的出生地,是五千年前“最早的中国”纯粹是无稽之谈。地理考古学告诉我们,黄帝生活的仰韶文化时代,新郑还是一片泽国,根本没有产生黄帝部落的土壤。黄帝是诞生在黄土高原的华夏始祖,和淮夷之地的新郑八竿子打不着。
炎黄故里,大美陕西!陕西是炎黄二帝的出生地,也是炎帝陵和黄帝陵所在地姓王怎么介绍自己的姓氏。陕西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核心发源地,是中国百分之八十以上姓氏发源地,是中国人的祖根地。著名考古学家、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先生说 :“渭河孕育了中华文明”。著名学者易中天先生说:渭河泾河就是中国的“两河流域”,其夹角周原就是华夏族的祖根地,是中华文明之基。
(己亥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图片)
2020年4月4日清明节,是清明中华大祭祖•黄帝陵公祭轩辕黄帝大典的神圣日子姓王怎么介绍自己的姓氏。2020年是21世纪的第20个年头,是我们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面临更加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严重疫情,祈福中华,凝聚全球华人的智慧和力量,清明节国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轩辕黄帝更显得弥足珍贵。
每年清明节黄帝陵公祭轩辕黄帝大典已经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慎终追远祭拜祖宗的重大囯祭盛典姓王怎么介绍自己的姓氏。每次拜祭黄帝陵,看着几千年的苍松翠柏,看着庄重肃穆的宏大典礼,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那是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真正的根。
黄帝陵肃穆庄重,气势恢宏,碑刻无数、遗迹丰厚,也有历史悠久的黄帝庙,具有几千年官方祭祀的历史传统,从夏、商、周到秦、汉、隋、唐、宋、元、明、清,除了有的时段将黄帝同时作为“天神”、“帝王”祭祀外,都无一例外地将黄帝作为我们的祖先进行祭祀姓王怎么介绍自己的姓氏。从古至今黄帝陵是华夏子民拜祭黄帝的中心,具有崇高的历史地位。从秦灵公开始到汉武帝,再到唐代宗正式确立皇家规范的祭拜黄帝制度,以后的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明清诸帝,到近代的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等数不清的文化名人,无不为之神往,以各种礼制形式拜祭黄帝陵。特别是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在民族存亡之际共祭黄帝陵被传为佳话。
皇家制度的严肃性和神圣性,也必然使陕西桥山黄帝陵的祭祀黄帝大典具有了唯一性与排他性姓王怎么介绍自己的姓氏。黄帝陵被定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正是对我们华夏子民始终围绕这一个中心——拜祭黄帝陵的演进过程所做出的明确肯定,这既体现了对历史的敬畏,也体现了对过往王朝拜祭黄帝政策的充分尊重,合乎潮流,顺乎民意。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大典目前是国家最高等级的国祭。
(黄河流域面积图姓王怎么介绍自己的姓氏,河南绝大部分面积属于淮河流域)
说好黄河故事,弘扬黄帝文化;陕西是黄河流域面积最大的省份,也是黄帝文化的发源地姓王怎么介绍自己的姓氏。伪故里的影响极其恶劣和深远,我们不能黑白不分,真伪不辩!我们不能忽略这种行为对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的戕害。“又是一年三月三”,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今天,河南方面于3月1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怂恿全球华人“三月三”搞网络拜伪故里是不是瞎胡闹?有学者痛心的指出,历史文化造假其实比病毒更可怕。河南在历史文化领域的造假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涉及人员之众,关系链条之盘根错节是触目惊心的。郑人造祖,雒人造夏,遗害无穷。
国人必须警醒,河南新郑黄帝故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造假工程姓王怎么介绍自己的姓氏。在此呼吁全球华人看清伪故里的本来面目,停止参与伪故里拜祖大典的有关活动。伪故里应该尽快拆除,还新郑青山绿水。我们应该思考的是不能让这个“伪故里”在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去欺骗公众。在公共领域,每个中华儿女都有义务揭露和制止这种历史文化的造假行为,抵制这种拜假故里的“伪文化”,这属于“公知”和“公德”的范畴,和地域无关。
(天下第一陵“黄帝陵”)
最后祝愿2020年4月4日清明中华大祭祖•黄帝陵公祭轩辕黄帝大典取得圆满成功姓王怎么介绍自己的姓氏!
天佑中华姓王怎么介绍自己的姓氏!炎黄子孙万世永昌!
预约烧元宝祭祖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会去墓地为已故的亲人扫墓,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尊敬。烧纸钱是其中的一种习俗。烧纸钱,也称为“祭纸”或“冥币”,是一种象征性的财富,用于祭祀已故的亲人。这一习俗源于古代的信仰,人们认为死者在阴间也需要金钱来维持生活,因此会烧纸钱给他们,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也能过得好。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1,反馈资料:视频片段;
2,所需资料:被祭祀人+祭祀地址+祭祀人姓名;
本文链接:https://wangzijinci.com/post/2784.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内有转载或采集其他平台内容, 若有文章涉嫌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传统风俗和习惯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倡导家祠文化,抵触封建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