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村脉| 大良村:走进大良村的前世今生: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来自:书香高新
1村情介绍
大良村村民委员会以驻地村名得名,辖于草堂街道,2019年底有4087人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2地理位置
大良村位于街道办驻地东偏北约1千米处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东连长安东大郭村,南接南坡村,西临宋村,北与南城寨毗邻。
3村名由来
相传,明嘉靖十一年(1532)前,此地大土梁居人成村,故名大梁村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后取美意改“梁”为“良”。
明景泰三年(1452)化羊庙石碑、万历十九年(1591)草堂寺铁钟、万历四十六年《鄠县志》均为“大梁村”;清乾隆四十二年《鄠县新志》及民国二十二年《重修鄠县志》为“大良村”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4历史沿革
明朝属萯阳乡太平里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清朝末年至民国二十二年,全县五区分13操,辖于三区(区公所驻炉丹村)太平南操太平里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民国二十三年(1934),改为联保制,属太平南联(联公所驻庞光镇)5保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民国二十八年(1939),改为乡(镇)保甲制,属秦渡乡(乡公所驻秦渡镇)1保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1949年6月属秦渡区第1乡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1950年4月属四区(秦渡区)3乡(禹泉乡,驻南城寨)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1956年6月全县缩编为三区和县直辖,属秦渡区圭峰乡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1958年8月属太平人民公社祯固管区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1961年5月属宋村人民公社,称大良村大队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1984年3月属宋村乡,称大良村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1988年5月属草堂镇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2018年12月属草堂街道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5村落记事
(一)城墙庙宇
城墙明朝末年修筑,高两丈有余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东、西、南、北均有城门城楼。
东、西城楼约300米处筑有哨楼,东哨楼供奉有财神、魁星,西哨楼供奉有大太白伯夷、二太白叔齐、三太白李白(一说李浑);村民信奉的崇山大王、黑龙大王、开山大王、巡池大王、白马将军、杨四将军、清水童子、白鹤童子、太尉等九位“马角”的牌位,也供在西哨楼上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南城门楼上供奉火神,西城门楼上供奉文昌帝君和药王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村内外有关帝庙、华佗庙、玉皇庙、三官庙、土地庙、无量庙、翠华楼、圣母庙、娘娘庙等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南城门外、北城门外、圣母庙前各有戏楼一座,逢年节和庙会等演大戏庆贺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二)姓 氏
主要姓氏为解、马、贾,其次为冯、岳、孙、刘、张、王、赵、李、纪、崔等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解姓:南北朝时期,宋武帝开国大将军解辉封地为沪,驻地为上海松江府,可视为解氏始祖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宋代解氏迁至长安西南郊居住,直到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始建成“新立村”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崇祯十三年(1640)因战乱新立村被毁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解氏老祖生有八子,其中老四、老八迁到大良村。其他儿子重新建立家园。
马姓:早年由扶风县迁来,居鄠县待诏村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据村老回忆,当年马姓长辈马百胜曾到待诏村上坟祭祖。
起初待诏村人热情接待甚至设酒席宴请,年头长了就有了闲话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大良村的代表心理不悦,觉得来回跑20余里路受累,还要看人脸色。
就搬回马氏祠堂一尊神像,在大良村另行祭祀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村里老人谢世就葬在马家湾,形成马氏宗族老坟。
贾姓:据《户县氏族寻根》,战国以后,贾氏失去封地,躬耕于黄河流域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北宋末年外族入侵,战乱不已,贾氏兄弟三人颠沛流离,其中一支来到陕西,定居于蒲城。
明朝末年,蒲城部分贾姓分别迁至鄠县牛东村(当时叫牛犊村)和大良村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三) 秦代地契“瓦书”
陶质,长24厘米,宽6.5厘米,厚0.5~1厘米,首尾薄而中间厚,下段横裂一纹,正、背面刻字,刻痕涂朱,敲击清越有声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瓦书原为著名书法家、文博专家段绍嘉先生的藏品,段去逝后瓦书被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收藏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当年段绍嘉回忆,瓦书是抗日战争时期他在户县购获的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据说是秦渡镇当阳堡某户修房,从瓦片中所得。
地契“瓦书”贵在铭文(如图):正、背面共九行,计121字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铭文大意:秦惠文王四年(前334),周显王派卿大夫辰给秦国送来祭祀过文王、武王宗庙的胙肉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大良造庶长游发出命令:割取杜县从丰丘到潏水的一段土地,作为右庶长蜀的宗邑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以上所记文字虽然逻辑欠通,但似乎可认为大良村一带为大良造的封地(采邑)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并推测以“大良造”官职名而得村名。
就整体篇幅而言,其属秦式小篆,但“不如咸阳出土的大量陶器印文那样笔画粗而圆转”,“却跟秦国铭文:如在此之前的商鞅方升和在此之后秦权上的诏书极为相近,也跟与此同时或稍后的云梦秦简、青川木牍上的早期隶书在结构上也多有相同之处”(见郭子直先生《战国秦封宗邑瓦书铭文新释》)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由于其在字体演变史上的史料价值很高,故已被收入《中国书法史》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四)错修祠堂
据《贾氏家谱》,清康熙年间贾聘徵中进士,娶妻刘氏夫人,生子世昌,娶妻解氏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世昌中进士入旗籍,又娶旗人女为妻,生一子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此子后出任陕西布政使,因未回过老家,产生寻根之念。
派人到鄠县为家族修建祠堂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当时牛东贾家久负盛名,来人便在牛东修建了贾家祠堂。后知道弄错地址,便拿剩余的钱到大良村修了贾家祠堂。
世昌之子布政使回家庆功认祖,村中老人一则生气他长年不回老家,二则生气他错修祠堂,不肯相认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后不知所终。
(五)村 风
往昔村子广种生姜、莲菜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买卖公平,童叟无欺,乡亲们总是给买者把秤称得高高的,临走还要加一些。
人们风趣地说:“大良村人心长福长,不会担心秤锤砸在脚面上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大良村的村风远近播扬,秦渡镇的生姜市场大良村永远是主角,甚至在西安的生姜市场,大良村也是美名远扬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六)伐马角祈雨
大良村的祈雨活动十分久远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现今能记起的有1941年、1945年、1950年三次,往眉县的太白山祈雨。
久旱无雨,土地龟裂,禾苗枯焦时,村民开始集中在圣母庙焚香燃烛、架起高炉,找来替身伐马角,也叫烤马角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其程序是:
(1)主事人在圣母庙敬起神灵,说些“生民罪孽深重,冒犯了神灵”、“盼降甘霖,怜悯生灵”等语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2)往西哨楼请下太白等九位神灵牌位,在圣母庙前设案焚香礼敬,并敲起“咣豆吃,咣豆吃……”伐马角仙乐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3)主事人燃表在替身“崇山大王”额前转圈烧烤,一边说“请你出行,拯救万民”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崇山大王”坐在凳子上微闭双目,任火烧烤,直到灵魂出窍,神灵附体,“哦”一声跳起来,进入癫狂状态,马角就算伐了下来。
(4)主事人询问“崇山大王”今年祈雨是大坛还是小坛?得到指示后按规矩进行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祈雨过程:
(1)取水:安排七位弟子(也称头班弟子)往太白山取水,起行时间为后半夜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先到圣母庙祭祀各位神灵,背上水背笼,装上所需的香蜡纸表和“取水”的黑瓷瓶。
出村北门踏上西行之路,到鄠县城吃早饭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西行过祖庵,晚上歇息在周至的终南镇。第二天经周至县城、哑柏镇,歇脚眉县的清秋镇。第三天经横渠镇、槐芽镇、营口等,到达高庙,也就是远门口。
远门口有九省建的十三座宫殿,是各路朝山、祈雨的集中地,在这里也有大良村建的庙宇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当晚歇下并准备登山的用具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三更造饭,四更登山,沿固有的路线经过一天的艰苦攀登,当晚到上板寺歇息。
又是三更造饭,四更登山,中午登至太白池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按程序敬完太白神,用红绳系黑瓷瓶,在太白池中汲水封瓶,装入背笼下山。
(2)接水:接水的“二班弟子”是在“头班弟子”出发后第四天凌晨出发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他们一路吹吹打打,赶到头班弟子下山时,在远门口的官亭迎接。
两班弟子合为一体,举行一定的仪式后踏上归途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行进中沿途观看的人络绎不绝,非常热闹。第十四日回到鄠县城西关的九龙殿,于此处供九河龙君。
(3)迎水:全村男女老少组成各色仪仗队(有浑元伞、杏黄旗、金瓜、斧钺、朝天凳等)并有四人抬着烧红铧的高炉,敲锣打鼓浩浩荡荡来到县城九龙殿,迎接取水的队伍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到九龙殿在“仙乐”的伴奏下,马角进行各种惊险和不可思议的表演,如手抓烧得通红的铁铧,癫狂状态下舞大刀等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然后进县城西门过钟楼出东门,街道拥满观看的人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县衙门和商铺摆上路祭,焚香燃烛,礼敬神灵。
(4)游水:将取回的神水在本村街道巡行并绕城一周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家家门前放一盆清水,插上柳枝,以示对圣水的礼敬,但却要求妇女回避。
(5)围坛:游水后第三天进行,将取回的水瓶置于圣母殿院中央的八仙桌上,在仙乐的伴奏下再行祭祀,时间为七天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从取水到围坛整整20余天,如果下了透雨算是取雨成功,就要唱大戏酬神。
如果未下雨即称“干坛”,还要惹人笑话,主事者往往找出某个环节不周,得罪了神灵予以搪塞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遗事一则:1931年天大旱且伴以蝗灾,大良村祈雨回程经过县城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县长强云程认为祈雨是胡闹是扰民,先让城防关了西门,不让祈雨队伍进县城。
最后开了西门但却关了东门,不让出城且给祈雨的队伍要雨,有意刁难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县政府的行为激起了群众的愤怒,“马角”狂性大发,黑龙大王取下腰间的乌梢鞭,在空中挥舞得“叭叭”作响。
一会儿工夫,从太白山方向飘来一块乌云,霎时间电闪雷鸣,大雨如注,街道上的黄胶泥水漫过脚面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县政府人员赶紧打开东门,让祈雨队伍出城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城外却是一片骄阳。
(七)编织草帘子
昔日大良村广植水稻,冬闲季节人们用稻草拧草绳、做蓑衣、打草鞋,也算家庭副业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1971年,第四生产队组织妇女,为户县装玻璃厂编织包装玻瓶的草帘子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她们在饲养室门前摆开了阵势,按厂方要求编织三道绳、五道绳的草帘子。
当年该对劳动日值从0.27元提高到0.5元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这就带动全村12个生产队,3000多村民投入了编草帘的行列。
大队干部派解义昌、解忠贵外出寻找销售渠道,将草帘子销售到西安东郊航空城基地、西安新安砖厂以及铜川南黄堡镇及富平、泾阳一带(蔬菜区覆盖大棚)获得很好的效益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当时每个家庭就是编织草帘作坊,老人扎橛绷绳,男人运输稻草,孩子整草递草,加快了妇女编织速度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生产队派人上门收取,按数记工分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有的家庭为多挣几分工,干脆把娃放在草帘子上,让娃一边哭,一边随着草帘的增长向前爬。
编织草帘子,人要三折窝着蹲在地上,一干就是四五个小时,站起后脚腿麻木不能挪步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下午四五点,已累得腰酸背痛,妇女们便爬在草帘上,伸伸懒腰,互相按摩一会。疼痛稍有缓解,继续编织。
在长期的编织中,涌现出解玉梅、韩顺玲、崔东梅等编织能手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每次向西安送草帘子,一百多辆架子车,浩浩荡荡,蔚为壮观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他们下午装好车,晚上9点左右出发,全程70多里路。每车负重200多斤,人人累得满头大汗。
黎明五六点到目的地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借厂方还没上班,所有人坐在车旁的地上,靠着草帘子打个盹……
上午交了草帘,再摞到指定的地点,已是下午一两点了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吃着自己带的粑粑馍往回返,晚上九十点才能回到家。
20世纪70~90年代,一个草帘只卖三到五角钱,但对于人均只有七分地的大良村,此一副业,一直是生产队的重要经济收入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6村落名人
马华亭(1908~1984)1933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并参加长征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红军中历任排长、连长、营长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晋绥五分区司令部副参谋长、山西雁北三十四团团长,陕西大荔、渭南军分区副司令员等职。
1949年布署和指挥智取华山战役,取得以少胜多的战绩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建国后,担任陕西省农业厅畜牧局长、青海省畜牧厅副厅长等职。
孙芒德(1944~2017)中共党员,先后任户县公安局局长、中共户县县委副书记、政协户县委员会主席等职防城港祭祖宗族祠堂。
预约烧元宝祭祖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会去墓地为已故的亲人扫墓,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尊敬。烧纸钱是其中的一种习俗。烧纸钱,也称为“祭纸”或“冥币”,是一种象征性的财富,用于祭祀已故的亲人。这一习俗源于古代的信仰,人们认为死者在阴间也需要金钱来维持生活,因此会烧纸钱给他们,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也能过得好。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1,反馈资料:视频片段;
2,所需资料:被祭祀人+祭祀地址+祭祀人姓名;
本文链接:https://wangzijinci.com/post/28870.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内有转载或采集其他平台内容, 若有文章涉嫌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传统风俗和习惯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倡导家祠文化,抵触封建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