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晋祠

文博游学之旅·解读 | 寻华夏之根 溯文明之源(上):大理祭祖宗族祠堂

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57e34bde4cdc515eb199071d5f4cb5fd_20221209164906167057574653266.png

山西,表里山河,锦绣之地,是华夏文明发祥的最早起源地,人杰地灵,古韵悠远,从人类起源到黄河变迁;从民族融合到长城绵延;从古建之光到晋商之路;从红色之火到非遗精粹,山西囊括了人类历史发展的精华,正所谓游山西就是读历史大理祭祖宗族祠堂。游学山西,一起走近山西,走进山西。

山西文博会将联合推出【文博游学之旅】系列栏目,包含直播分享、专题解读,数字呈现,推介文博游学线路,详解山西精粹文化,一起畅游山西大地大理祭祖宗族祠堂

- 一旦远游学

如舟涉江湖 -

专题解读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古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大理祭祖宗族祠堂。”这首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古老歌谣,不知唱出了多少漂泊异乡、祈盼落叶归根的游子之心。千百年来,人们都有一种寻根溯源的情结,努力找寻祖上出生地。“树高千尺,落叶归根”,每年4月5日这一天,都有成千上万的移民后裔云集于此,参加寻根祭祖大典。

洪洞大槐树:根祖圣地大理祭祖宗族祠堂,华人老家

大槐树寻根祭祖园位于山西省洪洞县古槐北路公园街,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全球华人寻根问祖的圣地大理祭祖宗族祠堂。几百年来,被千万华夏儿女称作“祖”、看作“根”。

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整体布局方正,占地面积为3.5平方公里,景区由“移民古迹区”“祭祖活动区”“民俗游览区”“汾河生态区”“根祖文化广场”五大主题板块组成,有根雕大门、根字影壁、碑亭、二代大槐树、三代大槐树、祭祖堂、广济寺、石经幢、中华姓氏苑等60余处风景文化景点,是全国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大理祭祖宗族祠堂

根雕大门

“根雕大门”是寻根祭祖园的正门,呈槐根造型,东西跨度为20米,高为13米,其造型支根入土、古老沧桑、遒劲有力,寓意为大槐树后裔同门、同根、同祖、同心,象征着槐乡后裔舍小家、取大义,为祖国繁荣、民族昌盛而艰辛劳作、奋斗拼搏的精神大理祭祖宗族祠堂。同时,也诠释了移民后裔共同的根,是大槐树儿女的魂。

穿过“根雕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写有“根”字的影壁大理祭祖宗族祠堂。该红底黄字的“根”由著名书画家张仃题写,字体苍劲有力,饱含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根字影壁

继续前行,不远处可看到一座碑亭,亭虽不大,但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精巧玲珑大理祭祖宗族祠堂。亭内矗立着一块高大的石碑,刻有“古大槐树处”五个大字。碑亭背面,刻有碑文,简述移民史略。石碑矗立处,是第一代大槐树生长的地方。据说,这棵大槐树消失后,从根部又长出一株小槐,人称第二代。不知何年后,第二代槐树也干枯了,如今树体尚在,枝叶全无,挺立于碑旁。说来倒也有趣,第二代槐树枯萎后,从它的根部又长出一棵新的槐树。几十年来,第三代大槐树枝繁叶茂,一年比一年挺拔威武。

二代古槐

三代古槐

景区内还建有“大槐树移民实证展览馆”,虽然,这里的实物看起来都很普通,但其背后的故事却十分动人,无不是对移民历史最好的见证大理祭祖宗族祠堂

祭祖堂是景区内最为著名的景点,由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设计与施工,仿造明代时期的建筑风格进行建造大理祭祖宗族祠堂。祭祖堂坐北朝南,宽112米,深55米,占地面积为6160平方米。堂前置有铜鼎香炉,堂内设有1230个移民先祖姓氏牌位,是全国最大的百家姓祠堂。

祭祖堂

为何大槐树被华夏儿女当作“根”,这其中的历史渊源,还要从元末明初说起大理祭祖宗族祠堂。当时,中原地区饱经战乱,水、旱、蝗、疫连年发生,使该地区人丁稀少、赤地千里。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做出了从人口众多的山西向中原地区移民的决策,于是,一场近50年的移民壮举就此开始。从明洪武3年至永乐15年,大槐树下历经了18次大规模的官方移民,主要迁往京、冀、豫、鲁、皖、苏等18个省份的500多个县市。经过六百多年的辗转迁徙、繁衍生息,槐乡后裔已遍布全国30个省市、2217个县市,海外移民则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100多个国家。山西洪洞大槐树作为移民的中转站,也就有了现在的“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之说。

如今,虽然明代古槐早就在汾河水患中化为尘埃,但是大槐树仍被认为是亿万槐乡后裔的“家”大理祭祖宗族祠堂。站在古槐下幽思,日起日落、春去秋来,岁月荏苒、过眼云烟,仅有这几株古槐巍然屹立。

身居五湖四海的你们大理祭祖宗族祠堂,不妨去洪洞县大槐树下看看,也许便找到了你们的根!

广胜寺:广大于天大理祭祖宗族祠堂,名胜于世

洪洞除了有一棵万民之萦怀的大槐树,还有一处古刹闻名中外,那就是广胜寺大理祭祖宗族祠堂

广胜寺位于洪洞县东北17公里的霍山南麓,距临汾市45公里大理祭祖宗族祠堂。这组元、明建筑群,依山傍水、古朴厚重,景色宜人。

广胜寺原名俱卢舍寺,又名阿育王塔院,唐代时改名为广胜寺,是中国建有阿育王塔的19座寺院之一大理祭祖宗族祠堂。广胜寺由上寺、下寺、水神庙、霍泉和分水亭五部分组成,寺内苍松翠柏、郁郁葱茏。上寺在霍山南脉山头,古柏青翠、宝塔高耸,整个建筑金碧辉煌;下寺坐落在山脚,随地势高低依次而建,殿宇高低错落、壮观雄伟。寺庙以“三绝一奇”闻名于世,下面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广胜寺的“三绝一奇”。

第一绝——飞虹塔

该塔通高47.63米,塔身砖砌,装饰着以黄、蓝、绿三色琉璃烧制的斗拱、莲座、佛龛、力士、神将、团龙、牡丹等图案大理祭祖宗族祠堂。远远望去,塔身上龙凤鳞爪突起,金刚力士威风八面;佛陀菩萨衣袂翩翩、神势肃穆,似有清风拂过。

1958年3月,国家邮电部发行特种邮票“中国四大名塔(山西洪洞广胜塔、山西朔州应县木塔、河南登封嵩岳塔、云南大理千寻塔)”,一套四枚,飞虹塔即为其中之一大理祭祖宗族祠堂。1984年10月,著名书画家张仃游览广胜寺时,写下了“琉璃宝塔,天下无双”的诗句。

因其精湛的琉璃工艺,《中国文物之最》一书称飞虹塔为“最华丽的琉璃塔”大理祭祖宗族祠堂

虽然,广胜塔与其他古塔相比,不论是建筑规模还是古老程度都逊色不少,但它仍凭借着独特的琉璃装饰和厚重的人文历史远近闻名大理祭祖宗族祠堂。艳阳天时,红、橙、黄、绿、青、蓝色的琉璃宝塔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仿佛七色彩虹,令人陶醉。

第二绝——《赵城金藏》

赵城金藏》是根据我国第一部宋代木刻版汉文大藏经《开宝藏》的原本重新刻板印刷的,保存了《开宝藏》的绝大部分原貌大理祭祖宗族祠堂。《赵城金藏》全藏共682帙,千字文始“天”终“几”,共6980卷。因其雕印于金代,发现于山西赵城县(今洪洞县)广胜寺,故定名为《赵城金藏》。这部藏经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敦煌遗书》被誉为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

2016年,山西省临汾市启动了为期5年的《赵城金藏》复制工程,将现代技术与传统工艺相结合,对国图馆藏《赵城金藏》进行原貌复制大理祭祖宗族祠堂

第三绝——元代壁画

水神庙与广胜寺下寺一墙之隔,其主体建筑明应王殿内四周墙壁绘有近200平方米的元代壁画大理祭祖宗族祠堂。纵观国内,元代壁画并不古老,广胜寺的元代壁画为何能脱颖而出?那就不得不说说这些壁画的独特性。

其一,一组《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壁画,为我们展示了元代时期盛行的戏曲表演现场,七男四女组成的演员阵容,各司其职扮演着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幕后还能看到鼓、笛等乐器,可以说整组壁画构图紧凑、色彩丰富、线条飘逸,生动形象地还原了当时的民间戏班子登台演出的场景,是我国目前唯一保存的大型元代戏剧壁画大理祭祖宗族祠堂

其二,另一组《打球》壁画,为我们展示了元代时期民间娱乐的生活场景大理祭祖宗族祠堂。仔细看来,可以发现画中的打球模式类似于现在高尔夫球的打球方式。此外,在壁画的右下角还可以看到棋盘和棋子,他们一定是在下棋,足见元代的人早已经如此高雅。

一奇——广胜奇柏

上寺大雄宝殿前面有两棵古柏,东边的古柏延逆时针旋转,西边的古柏延顺时针旋转,甚为奇特大理祭祖宗族祠堂。相传,这两棵古柏为唐德宗年间所植,距今已有1200余年的历史,如今依然挺拔遒劲,被称为“护法二金刚”。

广胜寺不仅有三绝,还有上寺庙中的明代空心铜铸阿弥陀佛,以及大雄宝殿前雍正年少时的题词,和地藏殿内技艺高超的悬塑工艺大理祭祖宗族祠堂

广胜寺真的堪称是一座寺庙中的传奇:宝塔、壁画、古卷三绝;佛教、民间俗信合璧,其凭借着第一琉璃塔及第一元代戏曲壁画和《赵城金藏》等遗存,被誉为全国最具欣赏价值的古建筑之一大理祭祖宗族祠堂

有人说,来到广胜寺,不是看建筑,而是看活了几千多年的生命大理祭祖宗族祠堂。在这里,你不仅能够有机会触摸千年的文物,还能感受中国文化艺术的熏陶。

文字来源:生活文摘报

文字:张美霖

编辑:褚慧灵

审核:马 燕

山西文博会综合整理

本文仅用于资讯推送不涉及商业用途大理祭祖宗族祠堂,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预约烧元宝祭祖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会去墓地为已故的亲人扫墓,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尊敬。烧纸钱是其中的一种习俗。烧纸钱,也称为“祭纸”或“冥币”,是一种象征性的财富,用于祭祀已故的亲人。这一习俗源于古代的信仰,人们认为死者在阴间也需要金钱来维持生活,因此会烧纸钱给他们,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也能过得好。

预约烧金元宝-002.jpg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1,反馈资料:视频片段;
2,所需资料:被祭祀人+祭祀地址+祭祀人姓名;

本文链接:https://wangzijinci.com/post/29057.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内有转载或采集其他平台内容, 若有文章涉嫌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传统风俗和习惯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倡导家祠文化,抵触封建迷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