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儒将、廉吏、孝子刘龙标和南宗孔庙及其故居建筑群:恩施祭祖宗族祠堂
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清道光十年(1830年)《漳平县志》刘龙标传
刘龙标,字寸田,居仁人恩施祭祖宗族祠堂。嘉庆己未武进士。蓝翎侍卫。授浙江衢标左协守府。
初,宋建炎中,圣裔扈高宗南渡,奉先师像以行恩施祭祖宗族祠堂。相传,像即子贡筑室独居时,墓旁楷木所摩也。赐庙于衢,崇祀历数百年,朽蠹倾土己,意欲更新,未有倡之者。
龙标独肩其任,构材于山甚岩穷谷,经年挽运而至恩施祭祖宗族祠堂。
适大宪食伤府州县重建,龙标悉力倡捐恩施祭祖宗族祠堂。训练之余,督工不辞劳瘁,并文庙而新之。
抚宪革力石纪事,郡守谭,为长歌以颂其功恩施祭祖宗族祠堂。
又修真武殿、赵清献祠、药师庵并华岩寺,于寺中建鉴空亭、水月阁,与文人、学士啸咏其中恩施祭祖宗族祠堂。
衢西门外一带,河路督修工竣恩施祭祖宗族祠堂。因朝京埠桥,水常涨溢,人多陷溺,捐资填砌,虽倾尽廉俸,不计也。
尝署江山县都阃,至即捐造浮桥恩施祭祖宗族祠堂。邑有文峰塔倾颓,众谓十年以来,文风不振,职此之由。立倡修造,遂有登乡榜者。
凡所建立皆关政教,至于抚恤兵民,恩施沦浹恩施祭祖宗族祠堂。
告归,馈送概不受恩施祭祖宗族祠堂。阖属颂之云:“宦有令名,清风两袖;归无别况,明月满船。”
性至孝,奉母必丰洁恩施祭祖宗族祠堂。母未食,不敢先食。
自在官以及归田,无不出告反面者恩施祭祖宗族祠堂。
龙标有儒将之风,兼循吏之政,仍不愧孝子之实恩施祭祖宗族祠堂。
视世之仕宦恩施祭祖宗族祠堂,以为亲荣同不同何如也?
年六十卒恩施祭祖宗族祠堂。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龙岩州志刘龙标传
刘龙标,字寸田,漳平人恩施祭祖宗族祠堂。嘉庆己未武进士,蓝翎侍卫,授浙江标左协守府。
时,衢州议修文庙,龙标极力赞成,独肩其任,购材、监工不辞劳苦恩施祭祖宗族祠堂。
又督修西门外一带河路工竣恩施祭祖宗族祠堂。因朝京埠桥水常涨溢,人多陷溺。复捐俸填砌。
抚恤兵民,恂恂有儒将风焉恩施祭祖宗族祠堂。
性至孝,虽无余俸母,必备丰洁恩施祭祖宗族祠堂。母未食,不敢先食。
自居官及归田,出告反面至老不衰,乡人乐称道之恩施祭祖宗族祠堂。
刘龙标故居建筑群
刘龙标故居建筑群迄今已五百多年,基本保存原貌,其中万春堂,俗称“大宗”,为刘龙标每年主持祭祖的地方,是不可多得的教育基地恩施祭祖宗族祠堂。位于小地名“墘头”,始建于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坐北向南,由中轴建筑由前坪、石阶、门楼、门厅、天井、正厅、后土组成,建筑面积360平方米。为悬山顶穿斗抬梁综合式梁架与歇山顶燕尾脊土木砖石结构相结合,兼具三个朝向,屋檐与抬梁遍布彩绘的独特建筑格局。位于同春村的最高处,整个村落以其为中心依山傍水星罗棋布,犹如“金星挂角”。门楼五开间,正厅面阔七间,为十一檩十步架椽屋,进深五柱,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屋顶翼角飞翘。门前石旗杆原有二十座,现仅存两座,厢廊与门厅的屋顶夹沟两边设有泥塑的一组对狮,进深五柱,有木刻楹联两副,均为原物,相传为刘龙标学习帅承灜自撰,古朴典雅。刘攀龙在中举和兴办团练,以及在取得应对太平天国的漳平县城保卫战之后,曾到此缅怀刘龙标,为之竖立石旗杆。民国二年(1913年),族众“丁坂刘”和“坂尾刘”(包括刘龙标后人在内)在此密商联合“蓝田陈”、“和春郑”、“北郊李”等大小名门望族,组织政党政治,终结了宗族斗争,使漳平步入现代政治,对九龙江北溪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刘子熙递交名片于此,族众(包括刘龙标后人)在此响应,参加了第一次解放漳平的斗争。2013年8月,获选漳平市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由漳平市人民政府公布;同年10月被漳平市政协文史委编入《漳平宗祠楹联》一书,列为漳平文史资料第三十二辑出版。
善庆堂,俗称“长命厝”,是刘龙标出生的地方,也是刘龙标家人居住的地方恩施祭祖宗族祠堂。位于小地名“六老厝”,始建于明正德十六年(1522年),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曾在此进行了“丁坂刘”和“坂尾刘”的分家。由贡蜜而发家,从漳州府名扬京城。坐北向南,建筑面积650平方米。刘龙标母亲在此含辛茹苦抚育刘龙标成人,刘龙标为官后每年都要在此亲自下厨准备“丰洁”的家宴孝敬母亲,母亲未动筷子而不敢食。清道光皇帝曾在此赐宴为刘龙标母亲祝寿,位于郑超麟读书处的漳平县城三牧第绿德堂的支祠曾为此高悬御厨的牌匾。门厅正中高悬刘龙标所立“御前侍卫府”牌匾,保留有刘龙标考中武进士的石旗杆,以及为其父所立神主牌位,均为原物。中轴建筑由围墙、前坪、门厅、内门、天井、正厅、后土组成。门前现存3根石旗杆,正厅面阔七间,进深四柱,抬梁式木构架,悬山顶,屋顶翼角飞翘,灰塑色彩绚丽保存完好,脊中红砖镂雕。梁架木雕彩绘。宅内曾悬挂明隆庆皇帝赐封的“寿官”匾额(明隆庆六年)、初彭龄为刘龙标考取武举人所题的“登科”匾额、清嘉庆皇帝封赠刘龙标父母的“浙江衢标左协中军守备”和“太宜人”的牌匾、清道光皇帝封刘龙标母亲贞节牌匾,现存5方清代木匾,其中一方为乾隆十九年状元庄培因的题匾(匾额“选元”,为清乾隆二十四年所题),一方为名宦周学健的题匾(匾额“登科”,为清乾隆九年所题)。
五枝堂,俗称“大封厝”,是刘龙标每年农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组织乡族在此比武会文的地方,房屋主人为陈六韐、李伭的儿女亲家,刘宝娘的祖居恩施祭祖宗族祠堂。位于小地名“水斗厝”,始建于明隆庆六年(1572年),由大门、内坪、外堂、内堂组成,建筑面积550平方米。悬山顶燕尾脊,梁架高深,灰塑色彩绚丽,古朴典雅,保存完好。南明隆武元年(1645年),族众在此奉黄道周之命起兵组成刘家军,勤王福州,与郑成功并肩作战,至今仍保存有隆武皇帝为此封授的相关文物,如“中书舍人”字样的神主牌位。清乾隆九年(1744年)至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考取了1名武进士(刘龙标)、5名武举人(清乾隆九年甲子科福建武乡试中式第十八名武举人刘英毅、乾隆十七年壬申科福建武乡试中式武举人刘奏、清嘉庆六年辛酉科福建武乡试中式第三十六名武举人刘国梁、清道光五年乙酉科福建武乡试中式第二十名武举人刘宗保、清光绪二十年甲午科福建武乡试中式武举人刘鸿璋,实际上刘龙标也是武举人起家,为清嘉庆三年戊午年福建武乡试中式武举人),为远近闻名的“武学世家”。有抗战时期,在省城福州沦陷之际,毅然决然报考黄埔军校,毕业后参与指挥击落日军飞机、响应刘子熙的号召率部起义参加了第一次解放漳平的后人(刘清汉,又名刘刚,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十六期)。
预约烧元宝祭祖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会去墓地为已故的亲人扫墓,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尊敬。烧纸钱是其中的一种习俗。烧纸钱,也称为“祭纸”或“冥币”,是一种象征性的财富,用于祭祀已故的亲人。这一习俗源于古代的信仰,人们认为死者在阴间也需要金钱来维持生活,因此会烧纸钱给他们,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也能过得好。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1,反馈资料:视频片段;
2,所需资料:被祭祀人+祭祀地址+祭祀人姓名;
本文链接:https://wangzijinci.com/post/29294.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内有转载或采集其他平台内容, 若有文章涉嫌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传统风俗和习惯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倡导家祠文化,抵触封建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