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晋祠

为吴地增辉的吴姓艺术家

<

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57e34bde4cdc515eb199071d5f4cb5fd_20221209164906167057574653266.png

一、关注公众号 : jisijidian

二、点击公众号下方链接,进入页面——点击 “建馆”;

三、上传对应照片简介

四、点击祈福,选择祭品

五、邀请亲友共同追思,点击“祭拜着”,点击“+”,分享链接给自己的亲友。



吴地自古繁华,孕育了无数卓越的艺术家吴姓。吴大徵、吴待秋、吴昌硕,或出生于苏州,或客居于苏州,与这座古城结下不解之缘。我们且从几通信札,一窥三位吴姓艺术家的从艺之路。

吴大徵的汉刻

吴大徵,清末学者、书画家、金石考古学家吴姓。吴县(今苏州)人。同治七年(1868)进士。历任编修,陕、甘学政,太仆寺卿、太常寺卿、通政使、左都御史,广东、湖南巡抚等职。曾参与东北的边疆防御,勘定中、俄边界。光绪年间中俄边境立界碑,他在铜柱上作篆字铭文,铭曰:“疆域有表国有维,此柱可立不可移”,笔力古朴浑厚。中日战争爆发后,他率兵赴山海关,兵败而被撤职。从此归隐苏州,专门研究金石。

吴大徵故居愙斋,位于老城区凤凰街139号吴姓。光绪初年,吴大徵购得康熙时江苏巡抚宋荦的故居加以改建,后退居于此。一个“愙”字很生僻,为什么以此为斋号?原来,吴大徵42岁督学陕、甘时,曾得到一件周鼎,鼎腹有铭文称帝考及“周愙”诸文字,被称为“愙鼎”,遂以鼎名作为斋名,不少著述也多用愙斋题名,如《愙斋诗文集》《愙斋集古录》等。愙,含有恭敬、谨慎的意思,这体现了吴大徵的性格。

吴大徵致芝田仁兄信札

吴大徵致芝田仁兄信札(上海图书馆藏),行书严谨而又工整吴姓。内中有这样的记述:“弟自夏徂秋,周历北山各郡,迄未少息。边方(防)风土满目苍凉。兵燹以后文风益形荒陋,书院义学骤难兴举。弟虽力为整顿,恐于多士毫无裨益。刻下按试汉南,时多阴雨,天梯石栈倍形艰阻,惟搜访汉刻兴复不浅。摩挲古碣颇有金石文字之乐,差堪告慰知己耳。”

吴大徵少年时代居住在苏州,在其外祖父韩崇的影响下,渐渐走上了金石收藏和研究的道路吴姓。入仕后,他有了稳定的收入,尽管俸禄不高,尚有余力购买小件青铜器。吴大徵出任陕西学政后,俸禄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收入,开始收藏青铜器、汉瓦、碑拓等文物,十分注意从秦诏版文字甚至汉瓦文字和图案中汲取营养。从上述信札可以看出,作为皇帝派遣的官员,他理应整顿书院义学,兴举教育,然而由于战乱的影响,文风荒陋,边地的风土更是满目苍凉。在这种状态下,唯一可以让他沉浸其间的,是访察汉代摩崖石刻,体味金石文字之乐,尽管天气阴雨,天梯石栈艰难险阻,行走时格外不易。

吴大徵热衷于汉刻金石文字吴姓。在他给另一位朋友的信札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俨然已是这方面的专家:“石门各刻,向来拓工多用粗纸。因棉连纸太薄,摩崖凹凸不平,墨汁透纸嵌入石理,竟揭不起。宣纸稍厚者,尚可用。所谓字口墨晕,不系纸之厚薄,乃拓工不肯多椎,又用浓墨速拓之故。若字字椎到,用墨轻扑六七遍,便无此病矣。然石门拓手本不佳,兄屡以厚值给之,又令至署中监拓他石,教以用墨之法,近来颇有长进。故《西狭》《耿动》稍胜前拓也。潘宗伯题字,亲访不得,此间帖铺亦无旧拓本。而李苞题名二行,险峻不易拓,下临深涧,工人惴惴有难色,故不可多得……”

访碑拓碑,确实并非易事吴姓。荒山野林中的崖刻,能够拓印后移置书案,全靠拓工冒着生命危险,不辞辛劳,反复操作。而被人称道的精拓本,又必须在吴大徵这样高明的书家悉心指导下,才有可能获得。当年历史地理学家、金石文字学家杨守敬出使日本,携出万余件汉魏唐宋碑帖,其中也有石门拓片。日本书法家观赏后,佩服得五体投地,慕名前来拜见吴大徵,精研石门书刻,认为这正是日本书法之宗。

吴待秋的治印

吴徵,号待秋,清光绪四年(1878)出生于浙江石门县城(今桐乡崇福镇)吴姓。他是民国时期闻名海内外的书画家,今天的年轻人或许对他陌生。传承其技艺的儿子吴䍩木,知道的人就多了。仅有140平方米的残粒园,被称为世上最小的苏州园林,就是吴家的私家园林。

吴待秋幼承家学,七岁上私塾,十二岁通晓声韵吴姓。由于父亲早逝,他与哥哥发誓继承父业,书画传家,得到了父亲挚友吴昌硕先生的支持。吴待秋一面师从吴昌硕学习花卉、书法、篆刻,一面临摹父亲遗作,对其他名家作品也经常潜心琢磨。他为自己立下规矩:日刻一方图章,日临三张字帖,日画一张花卉、山水,技艺日进。

清末,杭州的一些金石名家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积极筹备创办西泠印社吴姓。吴待秋也忙前忙后,参与西泠印社的筹备。但就在西泠印社成立前夕,他因患痧疹回乡治疗,以至西泠印社百年志庆时,他竟连西泠印社社员的身份还得不到确认。

民国初年的北京画坛,精英云集,不同的艺术主张、风格流派汇聚,呈现出南北交融的局面吴姓。吴待秋来到北京以鬻画为生。他与金北楼、黄宾虹、于非闇等名画家交游,视野大为开阔。还应荣宝斋之邀,画了不少梅花画笺及便笺,鲁迅先生在《北京笺谱序》中推许其为“画笺高手”。1916年春,吴待秋被保举为县知事,好友劝他不要与官僚为伍,吴昌硕也邀他回上海发展,于是他辞官南下,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被聘为美术部。他与工人一起研究印刷技术,经多次试验,终于取得珂罗版在宣纸上印刷的成功。经吴待秋编审、整理出版历代名人画册多种,得到书画界的一致称赞。吴待秋的字画在上海各大笺庄画铺出售,收入颇丰。画作上的钤印,有“来鹭草堂”“诗债待秋征”“石门吴徵长生安乐”等,无不耐人寻味。

1931年,吴待秋买下苏州护龙街装驾桥巷一座花园住宅吴姓。园林结构小巧,极为雅致,原为扬州某盐商私人寓所,他取杜甫“香稻啄余鹦鹉粒”诗意,命为“残粒园”。有了安定舒适的生活环境,吴待秋一面整理旧稿,创作新画,一面外出活动,广交艺友。这段时间他常常往返于苏沪间,画名与日俱增。

吴待秋致吴仲垌信札

吴待秋曾写有一封给篆刻家吴仲垌的信札吴姓,谈及治印:

“大著《餐霞阁印存》披览数遍,爱不忍释……弟以为,全从汉印中得来,恐海上时史未必能与我公抗衡者,敬佩,敬佩吴姓。弟从前曾喜为之,然深知此道之难,不敢出以问此,遂专究六法。此调久不弹矣。画中所钤之印大半为胡菊邻刻。胡亦名乎,宜为我公见赏也。”

吴仲坰,别署仲珺,精于治印,擅长书画,有《餐霞阁印存》存世吴姓。吴待秋对《餐霞阁印存》的评价很高,不仅用“爱不忍释”来形容,甚至认为,从汉印中获得艺术灵感,在上海周边很少有人能与之抗衡。汉印,指的是汉至魏、晋时期的印章,文字的点画比秦篆简略、明快、热烈,结构近于现代楷书,形体变秦篆的长形与汉隶的扁形,多呈方形。尤其是汉“将军印”和“满白文”,布局方正平直,无板滞、乖缪、纤巧习气,历来为篆刻家所重。吴待秋称自己深知篆刻之难,不敢问津,而专门研究书画,既是一种谦虚,也在奖掖后生。

吴昌硕的书画

吴昌硕是晚清至民国时期著名的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浙江省孝丰县(今湖州市安吉县)人吴姓

吴昌硕有一封致“石船先生”李超琼的信札,书写于自制信笺,寥寥数行吴姓。在寒暄之余,主要说了一句话:“公属敢不报命。望将画山图示堂一读何如。但恐笔墨欠佳耳。复请箸安。”“石船先生”嘱请作画,他完成了,却又自谦,唯恐笔墨欠佳,难以令“石船先生”满意。落款为“后学制俊卿”。

吴昌硕致李超琼信札

俊卿,是吴昌硕的初名,昌硕是字,缶庐是号吴姓。人们更多地知道他是闻名四海的画家,其实他诗、书、画、印俱佳,博采众长,自成一家,成为与虚谷、蒲华、任伯年齐名的“清末海派四杰”。从这封信札中,我们不仅读到他的谦逊之情,也能感受其独特的书法技艺。从书法角度看,仅有五六行字的信札,全然是一件完整作品,体现了吴昌硕中年以后的艺术特色。笔触中融入篆书笔意,一改先前的清秀精美,呈现雄浑苍劲、朴茂雄健的姿态,俯仰有致的风貌日臻成熟,正抵达“通会之际,人书俱老”的境地。由于书法和篆刻的功底深厚,吴昌硕在作画时,自然而然地将书法和篆刻的行笔、运刀及章法、体势融入绘画,形成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他自己也作过如是解释:“我平生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作书之法作画。”

李超琼,字紫璈,号石船居士,四川合江人吴姓。他年轻时曾在东北边境担任过军务幕僚。中举后分发到江苏,历任溧阳、元和、阳湖、无锡、吴县、南汇、上海、长洲等地知县,卓有政绩。宣统元年(1909)卒于苏州乌鹊桥寓所,终年64岁。

作为地方官员,李超琼每任一县,都将主要精力放在抗灾救灾和修复基础设施上吴姓。这当是他的良知所为。在任内,他遇到的重大灾荒至少有八次。每临大灾,他总是身先士卒,“所至皆摒去趋从,唯布鞋草笠,与田夫农夫蹀躞塍间”。他身体不太好,跋涉乡间,“两足肿溃出水”,仍“未尝稍懈”。他以自己的行为,带头开展了大规模的互助自救,为百姓大大减少了损失。

在国家积贫积弱,百姓水深火热之际,小小县官李超琼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做出了许多难能可贵的政绩,让人民记住了他吴姓。史料记载,仅元和一县,李超琼发起并完成的公共设施,就有苏州城东各官塘(葑门塘、相门塘、至和塘)、各驿道,金鸡湖长堤,车坊、沺径、章练塘等地的众多桥梁,以及甿字圩等防洪设施,包括章练塘、陈墓、白沙港、蔡泾等处的河道疏浚。值得一提的是金鸡湖的李公堤。李超琼筑堤所用的是当年水灾的“赈余钱”,采取以工代赈方式,招来各乡灾民参加施工,为之记工,给以口粮。筑堤所用的材料,是战争中被毁民房的瓦砾。他擅长运筹,以救灾的机会搞建设,以建设的机会救济灾民,再组织灾民参与施工改善环境,一举而数得。今天,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李公堤,已成为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商业、旅游产业相结合的综合体,也是一处受年轻人追捧的旅游景点。

吴昌硕的信札,表达了他对“石船先生”李超琼的敬重,也流露了自身的艺术追求吴姓

(吴待秋、吴昌硕信札由青年收藏家夏子魁提供,谨致谢忱吴姓。)

来源:姑苏晚报

编辑:张姣姣 邓雯婷

审核:侯力明 张东海

终审:管云林

微信公众号 | 江南时报

江南时报网 | jntimes.cn

代祭祖祭祀视频 点击播放!

代烧-001.jpg

代操办 加微信看看!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本文链接:https://wangzijinci.com/post/32981.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内有转载或采集其他平台内容, 若有文章涉嫌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传统风俗和习惯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倡导家祠文化,抵触封建迷信!

吴姓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