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晋祠

中国有个奇特姓氏,不仅《百家姓》里没记载,耳朵也长得异于常人

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57e34bde4cdc515eb199071d5f4cb5fd_20221209164906167057574653266.png

引言

中国人一向对自己的姓氏都比较看重,《通鉴外纪》中有言:“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百家姓。”姓氏不但是一个家族的传承,其中更承载着许多历史上的变迁。一些比较稀有的姓氏,更是有着独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比如我国有一个非常奇特的姓氏,它并没有被《百家姓》所收纳其中,这种姓氏的人耳朵也跟我们不一样。

中国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先后建立起数个大一统王朝,每一个大一统王朝都算得上是当时文明世界中的大帝国,以汉唐两朝最为典型百家姓。所以在这些王朝最为强盛的时候,常常会有许多周边的小国都会自称属国前来归附。要不然也会派遣使者或者学者,来到中国学习各种科技和文化知识。

▲古代西域使节画像

01

在明朝时期,明成祖朱棣曾经派遣郑和等人率领船队下西洋,在郑和的长途航行中,曾经到锡兰王国百家姓。大家都知道,锡兰也就是现在的斯里兰卡。当时的斯里兰卡国王亚烈苦柰儿曾经试图攻击郑和,但是却被郑和率领2000多人击败,根据《明史》记载:“生擒亚烈苦柰儿及其妻子官属。”

此后,锡兰王国对于明朝心悦诚服,在郑和返回时,特意派遣了一位王子前往中国学习、朝贡百家姓。这位王子以及其随从到达中国后,当时的皇帝对他们表示了欢迎,不但收下了他们的上供,而且表示这位王子可以长期住在中国。锡兰王子本意是想要在中国多住一段时间进行学习和观摩,但是由于气候和水土的原因,王子难以适应,于是准备返回锡兰。

▲郑和下西洋画像

02

当时的泉州是一个大港口,王子在返国途中就路过了泉州百家姓。在这里,锡兰王子见到了郑和的侄儿郑远,郑远在接待锡兰王子后告诉他,可以在泉州停留几年再考虑返回。要知道,古时候的远洋航行并不容易,途中有着各种各样的风险,所以锡兰王子左思右想,还是决定暂住泉州,先把身体养好再返回国内。

但是没过多久,王子就得知消息,在锡兰国内发生了叛乱百家姓。新的国王与他不和,如果他回到锡兰,那么必然会被新国王杀死。于是锡兰王子就打消了回国的念头,一直在泉州住了下去。为了更好地融入当地,锡兰王子娶了当地的蒲氏女子为妻,并且将家族姓氏改为“世”,这个新的家族也一代一代的传了下来,还有一些人物曾经被记载在泉州的地方志中。

▲泉州风景

到了这个家族的第14代传人世隆,由于没有男孩继续传承,就由女儿招赘了一位许姓青年作为夫婿,这个家族的姓氏就此改为“许世”百家姓。在上个世纪90年代,泉州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郊区发现了“世家坑”,他认为这里很有可能就是当年那位锡兰王子的坟墓。当地的文物保护部门和考古工作人员很快对这里展开了清理发掘,这里的墓葬风格带着明显的古锡兰特色。

03

此时,一位生活在泉州的女子却给文物部门打来电话,她说世家坑是她家的祖坟,因此希望文物部门不要去挖掘,免得打扰祖先安宁百家姓。这位女子就是当年锡兰王子家族延续到现在的后裔,她姓“许世”,名字叫做许世吟娥。

▲许世吟娥(左)照片

许世吟娥在1975年就出生于泉州,从她个人而言,可算得上是一名土生土长的闽南女子,她原本在泉州经营一个饭店和一个古董店百家姓。当她得知“世家坑”被发现之后,就主动联系文物部门,希望可以保护自己家的祖坟。

经过族谱和地方资料的查询,许世吟娥的身份得到了确认,她果然就是500多年前那位来到中国的锡兰王子的后裔百家姓。这件事也引起了斯里兰卡方面的关注,他们也曾派人来与许世吟娥接洽。他们看到在许世吟娥的耳朵上有一个小孔,由此也确认了许世吟娥是斯里兰卡王室的后裔,因为耳朵上的这种独特之处,一向是斯里兰卡王氏家族非常独特的标记。

▲左耳上的小孔

2002年,斯里兰卡政府特意邀请许世吟娥前往斯里兰卡访问,许世吟娥欣然前往,在自己祖先的国家中游览了一番百家姓。2010年7月18日,斯里兰卡总理到访上海的时候,也专门接见了许世吟娥一家人并且共进晚餐。

结语

世事当真神奇,一个500多年前的斯里兰卡皇室成员,却在中国落地生根,并且发展出一个独特的姓氏,这也算得上是历史留下的的缘分百家姓

参考资料:

《通鉴外纪》

《明史》

预约烧元宝祭祖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会去墓地为已故的亲人扫墓,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尊敬。烧纸钱是其中的一种习俗。烧纸钱,也称为“祭纸”或“冥币”,是一种象征性的财富,用于祭祀已故的亲人。这一习俗源于古代的信仰,人们认为死者在阴间也需要金钱来维持生活,因此会烧纸钱给他们,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也能过得好。

预约烧金元宝-002.jpg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1,反馈资料:视频片段;
2,所需资料:被祭祀人+祭祀地址+祭祀人姓名;

本文链接:https://wangzijinci.com/post/34535.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内有转载或采集其他平台内容, 若有文章涉嫌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传统风俗和习惯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倡导家祠文化,抵触封建迷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