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晋祠

广东一奇怪村落:姓氏非百家姓,日军入侵时竟下马跪拜,有何特殊

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57e34bde4cdc515eb199071d5f4cb5fd_20221209164906167057574653266.png

广东江门市鹤山龙口镇霄乡村(今霄南村)北门坊的源本辉老人,曾说过一则民间传闻百家姓

1939年日军入侵广东一带,一路施行三光政策,烧杀劫掠、血流成河百家姓。当年日军之残忍,简直不能以人性而论,直到如今都成为广东人民无法忘记的痛苦。

但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当时日军进村过程中,唯独经过霄乡时却突然停手百家姓

还有更奇怪的,在看到当地的宗祠后,日军军官后来还亲自下马跪拜,嘴里叽叽咕咕说着一些日本话,甚至当天晚上就住宿于祠堂百家姓

对于这个说法,无论是谁或许都大为吃惊,因为谁都无法想象这些残忍的刽子手怎么可能会放过一个小村庄?但这个传闻的确存在,在权威资料《源姓秃发鲜卑考》中有记载百家姓

传闻或许有假,但不会空穴来风,这里面的蹊跷与答案到底在哪?其实都藏在日军看到的那个祠堂里百家姓。原来,这个祠堂乃是源氏祠堂,是当地的源氏一族的祖祠。

或许日本人看到源氏,就想起了他们本国的贵族源氏,他们误以为该地的源氏和他们心中的贵族有关,于是不敢造次百家姓

对于这个传闻故事百家姓,当时也一度议论纷纷,因为按照百家姓来说,源氏的确不在其中,看起来也不属于汉人的姓氏,难不成广东鹤山的源氏还真与日本贵族有关吗?

经过调查研究后发现,源氏和日本贵族可能存在某些联系(更大概率是文化误认),但真正让人瞩目的是,这个源氏在历史上其实有更大的来历,他们和北魏孝文帝同族,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古老鲜卑人的后裔百家姓

相较于所谓的日本贵族,广东源氏鲜卑人的身份应该更能引起波动,因为这个不是属有证据证明的历史真相百家姓

1997年,源氏找到了散失多年的《源氏大宗族谱》百家姓。于是1999年5月,霄乡村就专门派过代表到过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旗嘎仙洞寻根祭祖。此时,公众才知道,原来这个奇特村庄这么不一般。

霄乡村的源氏,也是带着族谱来嘎仙洞里第一批到这里祭祖的源氏后人,颇具历史价值百家姓

从日本贵族,突然之间又变成了当年结束十六国之乱的强大帝国北魏的后裔,广东源氏的历史可谓丰富多彩百家姓

但话又说回来,这支源氏明明是广东人,和北方相距遥远,不管是风土人情,还是鲜卑人的传统习惯,二者都有极大差距百家姓

——毕竟我们很难想象北方骑马的汉子,到了南方种水稻百家姓。那么究竟是出现了什么样的历史变故,让这一北方少数民族变成南方人呢?

这一切还得追溯到汉桓帝时期,当时鲜卑出现了一个猛人名叫檀石槐,他统一了鲜卑各部落,并且占据了匈奴的故地百家姓

后来鲜卑又经过发展,其中一支拓跋氏快速崛起,威震北方,尤其是拓跋诘汾的人才干不俗让拓跋鲜卑进一步壮大,曾一度成为北方强权百家姓

不过,此人在安排后事的时候出现了问题,他的次子夺过王位,长子拓跋匹孤被冷落百家姓

于是拓跋匹孤和拓跋鲜卑本家分裂,此后出走于西边建立新政权,其子孙秃发乌孤于公元397年建立了南凉王国,与当时的拓跋本家建立的北魏相对立百家姓

成为正统的北魏,称之为“拓跋鲜卑”,南凉则为“秃发鲜卑”,就此同出一宗的拓跋氏分为两个姓氏百家姓。后来拓跋鲜卑的历史,我们应该都知道了......

从北魏孝武帝到北魏孝文帝,北魏政权快速崛起,不仅轻松地吞并了南凉,而且还结束五胡十六国的大乱世,为后来隋唐盛世奠定基础百家姓

因为两家从分裂再走向统一,所以秃发鲜卑再次来到拓跋鲜卑朝廷中做官,其中有一个名叫破羌的人也投入了北魏百家姓

此人长得英俊潇洒,才华出众,因此得到著名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认可百家姓。史载:“卿与朕同源,因事分姓,今可为源氏。”之后又因为破羌战功卓著,每战必破之,因此又赐名为“贺”。

于是,源氏的老祖宗源贺就这样在历史上登场百家姓

根据资料档案记载,源贺算是北魏一朝的翘楚人物,不仅打仗勇猛,而且长相英俊,又有才干,先后得到了武帝和文帝的重视,在文帝时期还被赐予了太尉和王爵的荣誉百家姓

期间他的亲兄弟谋反,本来应该被株连,但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劝说君王放弃株连九族的传统做法,因此他也成为史书中的传奇人物百家姓

在这位老祖宗的运作下,源贺从北魏到隋唐时期,家族越来越兴盛——例如著名的源雄,此人历经北魏,北周,隋朝三朝,官至上柱国百家姓

其他的源氏族人到唐代中期,连续四五代出现高官,其中有一人宰相,30多名中央地方高级官员,能够载入官方正式记录的就有20多人,可见其家族之鼎盛百家姓

当然,一个胡人家族在经历北魏和北周的灭亡后,还能够在唐朝鼎盛,大自然是有其生存秘诀的百家姓

史载,源氏家族一直都反对高欢那样的坚定反汉人士,他们主张积极的融入汉化,甚至一度自认为就是汉人的一员百家姓

例如有史载,在北齐时期源氏就坚定的要求要祭祀,结果遭到高纬的宠臣怒斥,说他是汉儿多事百家姓。能够被同为少数民族的人指责为汉家外族,可见源氏家族的汉化程度。

有意思的是,源氏在历史上还留下了一句名言:国家大事,在祀与戎百家姓。礼记废矣,何能久乎,齐亡无日矣。

通过这位源氏高官可以看出,源氏族人早已将汉家文化的那一套烙入了基因里,他们已经差不多和彻底融入了汉族百家姓

也正因如此,虽然北魏北周灭亡,源氏还是能够在唐朝成为显赫的大姓,被唐代诗人柳方称之为“其族弥大百家姓。”

不过,任何一个强大的家族也不可能长盛不衰,因为大的家族需要参与各种政治战队和博弈,源氏家族也不例外百家姓

虽然,源贺给后人留下了著名的遗训,是中国历史家族家风建设的典范代表,但在政治权力面前,他的子孙也难以把持百家姓

例如源氏家族的著名人物源休,此人是唐德宗年间的京兆尹,因为对朝廷的封赏不满,于是参与了当年的泾原兵变,策划拥立了大秦皇帝,自任宰相百家姓

该行径引起全国痛骂,此后兵败被杀,朝廷斩其三子,并抄没其家百家姓。这件事情对源氏家族打击很大,虽说并没有对该家族株连九族,但其权势遭到朝廷的不断打压。

正如后来的史料记载:到北宋时期,其家族也就只有两位族人科举登第,至于高官和大员基本上就没了,此后更是完全不见于正史百家姓

不过,有学者专门调查研究了源氏的族谱,发现这个家族虽然因为叛乱而衰弱,但是其家族从北方到南方,却又展现了该家族的坚贞爱国情怀百家姓

根据广东霄乡民国三年修的族谱记录,在宋度宗时期,源潜夫率领族人迁徙到了鹤山百家姓。有意思的是,该族谱中记载了很多隐喻之处。例如有学者认为,该族谱中记载的元世祖统一,其实隐藏了该族族人的迁徙历史。

学者认为,当年的宋朝一年不如一年,先是金国南下,后来又撞上蒙古人南下,在这种国破家亡的背景下,源氏带领族人南迁至江南,先是居于南雄地区百家姓

但后来蒙古人要灭亡南宋百家姓。因为对于蒙古人的血腥屠杀不满,不肯做亡国奴,源潜夫又带领族人继续南迁到鹤山。

此外,根据族谱中记录:他们把霄乡称之为坚城,再加上当地的传说,我们有理由推测,源氏族人曾奋起反击抗元,直到宋朝彻底灭亡百家姓。但通过源潜夫此人的名字就能看出门道,号为潜夫,别号始宋,可见其族人对于宋朝的怀念。

总而言之,因为不愿意当亡国奴,源氏从北方人一路南迁到天涯海角,最终定居于霄乡,时至今日已经有700余年百家姓

当然,经过诸多动荡,昔日显赫的秃发鲜卑如今已经融入普通老百姓生活,家族随着时间推移得以繁衍壮大百家姓。据统计,霄乡源氏如今尚有三千余人,其中人居于本村的有1300多人,散居海外的华侨有2000多人。若算上全球的零散人口,源氏大概有4000来人。

如今,当我们跨越岁月的痕迹来到霄乡,我们会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变迁百家姓

昔日北魏大族的后人们居住在龙口镇的霄南村的一个自然村里,虽然没有了此前先祖的气派,不过这里还是保留有很多传统的痕迹百家姓

走进去第一印象我们就能感受到,村落整体呈八卦形,家族中人按房派分为北门坊、礼奎坊、东门坊、高第坊、水边坊、甫里坊等六 “坊”“里”居住百家姓

若是我们对唐代史书比较了解,我们或许也能感受到一种熟悉感,原来这里的布局都是唐风,与古时的洛阳、长安颇为相似,这些传统都被很好的保留下来百家姓

还有,受唐代祖先的影响,源氏族人后来多经商,很少为官百家姓

事实也的确如此,源氏村民曾告诉记者:霄乡村源氏会做生意的人很多,但很少人去做官,在历史上,这里是一个商贸交易地,村里家家都很富有百家姓。”

如今蜚声海外的源吉林万应甘和茶的发明人,也属霄乡村源氏后人百家姓

走进村里,找村里的老人交谈可以得知,村里的八成居民都是源氏,此外还有温姓和易姓的居民,大家一起和谐相处百家姓

听老人们的说述可知,村子里面早就已经没有了鲜卑文化的印记,但却处处体现了儒家耕读文化的痕迹,其中家训八则就是很典型的儒家家风伦理的特色百家姓

村子里的老人总是会提起他们的老祖宗西平王源贺,说起他和北魏武帝的往事,说起他那口若悬河的辩论使得家族免于株连九族的传奇故事百家姓

更有甚者,当聊起拓跋鲜卑的元氏,自家的源氏以及日本贵族源氏时,他们总是会露出神秘的笑容,然后又会说起当年日军下马跪拜的故事百家姓

当然其中真真假假,掺杂了各种夸大的成分百家姓

例如很多时候把元氏、源氏直接混着用,也有学者认为,当年日本遣唐使到长安学习,必然会与当时的豪门源氏有过交流,可能有人东渡到日本,这才有了日本源氏家族的渊源百家姓

其中内容不一而足,但真实性都不太可靠百家姓

唯一值得肯定的是,通过源氏家族的兴衰史,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华文明的伟大,它可以把天南海北的人聚集在一起,它甚至还能将不同种族的人化为一心,这就是中华文化的伟大百家姓

参考文献:《鲜卑源氏家族文化史考述》、《龙口霄乡源氏:曾经显赫的鲜卑族后裔》、《源姓秃发鲜卑考》

预约烧元宝祭祖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会去墓地为已故的亲人扫墓,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尊敬。烧纸钱是其中的一种习俗。烧纸钱,也称为“祭纸”或“冥币”,是一种象征性的财富,用于祭祀已故的亲人。这一习俗源于古代的信仰,人们认为死者在阴间也需要金钱来维持生活,因此会烧纸钱给他们,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也能过得好。

预约烧金元宝-002.jpg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1,反馈资料:视频片段;
2,所需资料:被祭祀人+祭祀地址+祭祀人姓名;

本文链接:https://wangzijinci.com/post/34537.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内有转载或采集其他平台内容, 若有文章涉嫌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传统风俗和习惯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倡导家祠文化,抵触封建迷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