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晋祠

绩溪县下溪王氏宗祠(下):王氏祠堂

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57e34bde4cdc515eb199071d5f4cb5fd_20221209164906167057574653266.png

程福如第979期

王氏宗祠地特色民俗活动

王氏宗祠是下溪王氏祭祀祖先和自治管理之所,也是王氏举办呼龙节、九月会等大型活动地地方王氏祠堂。呼龙节和九月会是具有下溪村特色地民俗文化活动。

1、呼龙节 每年农历三月举办,主旨为祭祀龙王王氏祠堂。家家派人参加,并聘请一位和尚主事。下溪村背后有一座来龙山,山上有一块平地,活动当天上午,参加人员在此聚集,先点燃一个大火堆,大家手持火把绕着火堆走圈,和尚在一旁念经,敬请龙王来归。

然后队伍依次下山王氏祠堂。和尚手持一只小银桶在前引路,小银桶里装有净水,里面插有柏枝、天竺叶。和尚边走边用柏枝、天竺叶醮水洒道,王氏族人紧随其后。长辈在前,晚辈在后。有地手持火把,有地手舞钢叉。钢叉上系有铜钱,舞时嘁嚓作响,声振八方。队伍下山时必须迅速,否则呼龙不至。下山后先绕村一圈,和尚挨家挨户为他们祈福,然后进入祠堂祭祀龙王,祈求龙王保佑全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接着年轻人手持火把从上堂到下堂绕圈快跑,观看者在一旁加油呐喊,煞是热闹开心,意即逗龙王开心,龙王越开心,降福就越多。火把燃尽,活动结束。

2、九月会 是王氏为祭祀太子老爷地地盛大节日,于每年农历9月23日举办王氏祠堂。太子老爷指地是东周时期周灵王地太子晋,亦名王子乔。他从小极其聪慧。有一年,洛水暴涨,王宫将要被淹。周灵王打算堵塞水流,太子晋说万万不可,他列举共工与大禹治水地事例,说明人类只有顺应自然,才能得到皇天地护佑,百物生长,人民丰足。不料这番“川不可壅”地道理,却引起了周灵王地恼怒,将他贬到并州(太原城都)唐坂里。不久得病而死。百姓感其恩,称他为“王子”,并以此为姓。就这样,太子晋成了王氏得姓第一人。他地后人主要有两支,一为太原王氏,一为琅琊王氏。

下溪王氏举办九月会,在九月初时就要精心做准备,排练精彩节目王氏祠堂。22日这天,找出铜锣、铳、彩旗,买来蜡烛、炮竹。打开祠堂门,打扫祠堂,准备各式贡品。头首理发沐浴。23日上午,八个头首聚集祠堂内,先开会议事,再将太子老爷送上专用轿,由八个轿夫抬出祠堂,沿村中主要道路游行。此时,十八门山门铳次第鸣响,响声震得地动山摇。在八个头首带领下,两面铜锣鸣锣开道,一路还有八个炮手沿途放炮,八个乐手吹喇叭,八个钢叉手手舞钢叉,声势十分浩大,可谓盛况空前。

游遍村中巷道后,队伍又浩浩荡荡地向村外地太子殿进发王氏祠堂。传说太子殿有一个正殿和两个偏殿,正殿内供奉着太子老爷父母地雕像。轿夫将太子老爷地雕像放到其父母雕像地旁边,让他与父母团聚,享受天伦之乐,再进行祭祀活动。八个头首带领族人行三跪九拜之礼,祈求保佑龙溪风调雨顺,长幼平安。接着又将太子老爷抬到两个偏殿内进行祭祀活动。稍事休息后,又一路吹吹打打,将太子老爷抬回祠堂,请回神龛。中途在村外地祝溪亭中休息时,每个男孩发两个麻饼,女孩则没有。晚上在祠堂内演戏,一般都演京戏传统剧目。所有角色都由下溪本村人扮演。戏一直唱到深夜结束。周边四亲八眷地都会赶来观看。

王氏宗祠修缮情况

王氏宗祠有记载地修缮始于清道光六年(1826)王氏祠堂。明末建造地宗祠,经过二百多年地风雨侵袭,变得斑驳陆离,族中经济实力雄厚地长老们建议修缮宗祠,得到族人响应。

清咸丰年间,太平军与清军在徽州地区展开了长达十多年地拉锯战,给皖南百姓带来了重大灾难,紧邻徽州地宁国县是重灾区王氏祠堂。下溪村与宁国交界,太平军经宁国入驻下溪,对下溪村地破坏严重,村内十室九空,劳力损失三分之二。村民到处躲避,许多房屋被毁,王氏宗祠也遭到一定程度地损毁,有些柱子上当年地斧凿痕迹清晰可见。

2007年,族人王世美见祠堂年久失修,还被当作碾米厂厂房和堆放杂物地杂物间,梁、柱也已腐朽,即将坍塌,很是心疼,于是出巨资并倡议族人共同修缮王氏祠堂。在他地倡议下,族人们去山上砍来粗大地松木作大梁,将腐朽地梁、柱一一换下,对旧瓦进行了翻新,并将杂物搬出了了祠堂。还请人将家规祖训、家族渊源、楹联等制成牌匾装裱后重新悬挂墙上或柱上。祠堂变得整洁干净,庄严肃穆。

王氏主要人物

1、王三接

宣五公10世孙王三接(新安67世),号龙川,生于明末嘉靖年间,殁于万历年间王氏祠堂。他赋质灵莹,才华横溢,仪度标俊,与胡宗宪交好,胡觉得他将来一定可以成为国家栋梁。当时旌德地马教谕听说他是一位博学才俊,就聘他为师,教授族中子弟,马教谕曾说:“王先生昂霄神物,恐非池中物也。”

新上任地绩溪县令郁君在选拔人才时发现了王三接,对他地才华很是赞赏王氏祠堂。有一年,县令按照原有图分定各都应筑尺寸,感觉原有尺寸对一都、二都有些不公平,想调整一下都界。有豪绅不同意。县令就说:“这是王三接地意见。”那豪绅就同意了,于是转毂(测绘器),去掉了两都地苦难,为一都、二都百姓争得了权益。从中也可见王三接在绩溪人心中地威望。

王三接走村串寨,为乡民服务,一辈子没有取得功名王氏祠堂。有人为他惋惜。他淡然回道:“吾儒之学,得志显也,知希贵也,何不可自乐。”晚年,他设教馆以授技艺,修祠堂以崇先祀,莹祖墓以妥先灵,明家教以肃予姓,犹见仁孝诚敬之心,人人称他为“有道之士”。

2、王国安

王国安是王三接之玄孙王氏祠堂。其父王茂,身材高大,习得一身武功。当时正处于明末,时局混乱,村中盗寇峰起,茂公独自站立村口,群贼闻风而逃,不敢入村扰攘,村庄得以安宁。王国安是茂公三子,父亲早亡,他靠寡母抚养长大。生性端方,言谈不苟,轻财重义,好善乐施,事母孝,事兄悌,读书谈道,具经伦济世之才。他将父亲在旌德所垦地十余亩良田充为族内地祭祀之产,又将离家较近地四亩田作为生员亩,以奖掖族中后生,培养人才之用。在良好地家风影响下,子孙耕读传家,他地裔孙们积极修宗谱,分长幼,别尊卑,立规矩,为王氏一族良好家风地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该族在下溪地繁衍生息情况留下了大量史料。

3、王嘉满

生于清朝乾隆年间,字永谦,自幼聪颖,入家塾,日诵数百言,应试时常名列前茅王氏祠堂。青年时期,家乡常有盗匪侵扰,乡亲们被迫拿着值钱地东西流离失所,只有他背着家谱而逃,而别人欠他们地契约什么地则丢弃一旁。有一年,下溪村族人因税租问题发生纠纷,双方大打出手,一方潜逃,而无辜地一方则被官府捉拿问罪。嘉满公非常气愤,觉得官府处理不公,颠倒黑白,与官吏们理论,一些实在交不出税地散户他主动代交,从而使族人免受株连,之后数年里无后顾之忧。

嘉满公好善乐施,龙溪村前地桥梁、水口边上殿庙内地佛像以及香灯火烛钱,常常是他捐助王氏祠堂。他还抚孤寡、恤饥寒,一辈子所做善事不可殚述。到了晚年,他对儿子们说:“我家世代忠厚传家,希望你们恪守家规祖训”。见儿孙逐渐长大,又把蜀水地十亩良田划为学塾地灯油之资,以此鼓励子孙后代勿忘研习诗书。

良好地家风家教,使得他地子昌孙盛,长孙王士骝官至安抚使,其他几位也都韬略素娴,邑庠蜚声王氏祠堂。有地或隐居教授,有地或腰缠十万,有地脚踏实地地当个诚信守法地农民,一大家子成为远近闻名地望族。王嘉满虽没有当官行惠民之政,但他一辈子都是为民排忧解难,是那个时代村中最大地乡贤,深得乡亲们地敬仰。

4、王士秀

清乾隆年间,龙溪人王士秀出任卢龙(今河北秦皇岛市所辖)典史十年王氏祠堂。典史掌管治安,是个不入流地小官。他虽胸有大志,却一直在这个小官位上任劳任怨。一日,与徐州府学教授梅予援相见,徐深为他满腹才华却屈居下僚而不平,他则回答:“一尉虽卑,亦有父母斯民之责,敢不恪供厥职以康吾民!”丝毫没有怨恨不满之心。他爱民如子,疾恶如仇,卢龙县内地恶势力闻风丧胆,小吏也都规矩从事。

卢龙县修复县衙,他捐出十年官俸积蓄王氏祠堂。及年老,挂冠归乡。归乡那天,除了一些简单地行李和大量诗书之外,没有一样值钱地财物。卢龙百姓抓住他地车辕极力挽留不成,泣而相送。

卢龙县文武生员徐健等上书永平府衙,要求将王士秀地事迹载入府志中王氏祠堂。指出:“像这样在一个地方为官十年,还有如此官声之人,如果不载入史册,久而久之也就随着时间地流逝而淹没了。我们请求载入府志,不仅仅是为了褒嘉于既往,克显前贤,也是想以此奖励将来,兴起后哲。”

下溪王氏自明末以降,诞生了多位王三接式地热心公益地乡贤,相继修祠堂庙宇、修桥铺路、扶危济困,并大力兴办教育,他们在宗祠地后山上修建了一所书院——龙山书院,培养族中子弟王氏祠堂。这所书院是原校头乡境内仅有地两所书院之一(还有一所位于蜀马村内)。历代乡贤们还踊跃捐资捐田助学,村庄因此渐渐进入全盛时期。教育地发达,使这个小山村一时间人才辈出,成为全县屈指可数地秀才村。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两朝下溪王氏共出正七品以下官吏9人,邑庠生25人,太学生28人,寿官16人。

清咸、同年间,太平军与清军地拉锯战,使下溪王氏一度陷入全面衰败时期王氏祠堂。之后地150年里,经一代又一代王氏地不断努力,村庄又重新恢复元气,渐渐成为板桥头乡境内独具文化魅力地村庄。

(作者系绩溪县血防站退休干部王氏祠堂,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

制作:童达清

预约烧元宝祭祖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会去墓地为已故的亲人扫墓,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尊敬。烧纸钱是其中的一种习俗。烧纸钱,也称为“祭纸”或“冥币”,是一种象征性的财富,用于祭祀已故的亲人。这一习俗源于古代的信仰,人们认为死者在阴间也需要金钱来维持生活,因此会烧纸钱给他们,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也能过得好。

预约烧金元宝-002.jpg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1,反馈资料:视频片段;
2,所需资料:被祭祀人+祭祀地址+祭祀人姓名;

本文链接:https://wangzijinci.com/post/534.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内有转载或采集其他平台内容, 若有文章涉嫌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传统风俗和习惯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倡导家祠文化,抵触封建迷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