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晋祠

尘封在记忆的花朵---忆亲人:中卫王姓

<

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57e34bde4cdc515eb199071d5f4cb5fd_20221209164906167057574653266.png

一、关注公众号 : jisijidian

二、点击公众号下方链接,进入页面——点击 “建馆”;

三、上传对应照片简介

四、点击祈福,选择祭品

五、邀请亲友共同追思,点击“祭拜着”,点击“+”,分享链接给自己的亲友。



  二篇:忆亲人

  离开家乡已经二十余年,时光如水,年华易逝,似水流年淡去我太多回忆,如今到了不惑的年纪,却时常想起小时候,想起少年时期的点滴,想起我已故的亲人,宛如天地之间的一张大网,怎么也无法挣脱中卫王姓。

  在我幼小的记忆里,已全然记不得姥姥像正常人走路的姿势是怎样的,为此很多年的时间里,脑海里总是浮现出很多种姥姥走路的场景,但总是被一种姿势所掩盖;一支拐杖支撑着,艰难的挪动身体,拖着右脚,脚尖在地上划出一条长长的线,右胳膊也不能自理;听母亲说,那是1985年,原本血压就高,看着生孙子了,格外高兴,便没有再按时喝药,最终因为高血压而引发瘫痪,那年我的表弟才8个月大,因此在我的记忆里,姥姥像正常人走路的姿势我全然不知,就记得姥姥是拄着拐杖走路的中卫王姓。但就是这样一位慈祥、且身患疾病的老人,给我的一生留下了太多值得学习的东西,成为我一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没有多少教诲给我,她体弱而坚强、心细而宽容、随和而倔强,聪慧、仁爱,一种只有亲生经历人生之后,才能明白的高贵品德,深深的影响了我的一生,消瘦的脸颊、一双很透亮的眼睛,总是在和我们嬉笑谈话的时候,笑脸上情不自禁的伴着泪珠,眼神却安详幸福,当时很不解是什么原因,或许那就是老人家发自内心时欢喜的一种表现吧。

  姥姥喜欢吸旱烟,只要我有时间去舅舅家玩,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报纸给她卷纸烟,给她剪指甲,由于常年的疾病缠身,加之那个年代就医条件有限,指甲缺钙严重,手指甲很硬很脆,弄不好就会裂口,加上我年纪幼小,笨手笨脚的操作,没有剪规整的时候,姥姥就放声大笑,泪水情不自禁的流下,床沿总是放着一个生锈的小铁皮桶,我会满满的给她卷一桶纸烟,生怕赶在我下次来的时候不够她用中卫王姓。一只眯着眼睛,温顺的大花猫总是躺在姥姥的腿边,那副场景犹如昨天才发生的一样,总在我的脑海浮现。

  姥姥总是问东问西,时不时的大声嬉笑,也会给我说很多道理,总有说不完的话,从来不见她阴沉着脸面对过我,从来不发脾气,很聪明,明事理,心灵甚是透亮,家里大大小小的物件,他都记着放在那里,同时他又对外面的一切很清楚;家里的地在什么地方,去地头的路该怎么走,谁家娶了新媳妇,谁家出嫁了几姑娘等等,我的大舅爷(姥姥的大弟弟),喜欢在村里给人家张罗红白喜事、牵线拉媒,当遇到解不开、棘手的事情,总是背着手,扯着嗓门,风风火火的来找姥姥,请他的老姐姐给出出主意,拿个办法,很多年来我一直疑惑,她常年瘫痪在床,唯一能挪动最远的地方就是院子里的旱厕,可她什么都知道;好像她就是一个行动方便,社交广泛的正常人,很难把她和一个只能依靠拐杖生活的老人联系在一起,这也许就是她天资聪慧的一面,也是姥姥好强操劳的一生中卫王姓。

  太多时候回想起姥姥,记忆的点滴就会时时的揪心和痛楚,仿佛一切就在眼前,时间到了2000年,我刚刚踏上工作岗位,远在新疆的我得知姥姥去世,却不能见她老人家最后一面,送她一程,没能享受到孙子给予她的一点点福分,她就在睡眠中走了,成了我内心久久不能释怀的伤痛和遗憾,在无数个日夜、梦境中,总有她熟悉亲切的身影闪现,追忆的每个时刻,总有她慈祥的目光追随,使我恍惚间觉得久违的姥姥近在咫尺般触手可及,觉得那些温暖的陪伴从未走远中卫王姓。可亲可敬的姥姥,仿佛我又像小时候一样腻在她瘦弱而温暖宽广的身边,每当想到这些,我的心情总是很复杂,内心格外的伤感,泪水情不自禁夺眶而出……。

  小时候的世界很单纯,却因为有亲人的呵护而幸福快乐,和姥姥相比,姥爷就安静、随和很多,总是任劳任怨,总有干不完的活,乡亲们都叫他“王老农”,是农田的一把好手,里里外外的操持,他留给我刻骨铭心的美德,就是对姥姥的百般呵护和细心照料,每天早晨都会给姥姥冲一杯热鸡蛋,按时喂药,从不和姥姥斗嘴,凡事都顺着,二十年如一日,是何等的艰辛,可是姥爷总是脸上带着笑容,端茶倒水,侍奉左右,有时候姥姥冲他发火,他总是眯着小眼睛憨厚温顺的说话,用他身体力行的行为告诫我们什么是相依为命中卫王姓。

  记得有一年我与母亲回家看他,姥爷看大家都不在旁边,偷偷告诉母亲,说他想念姥姥了,大概意思是说:“这老婆子去世这么多年了,竟然都没给自己托个梦回来,梦都没有梦见过一次,他很想清明的时候去坟上看看,舅舅们担心他岁数大了,也不愿意带他去”,母亲安慰他说;“你操劳一辈子对我妈百依百顺,细心照料,人家走了就希望让你好好享福,多活几年,”给我母亲说话的同时,姥爷居然已经热泪盈眶中卫王姓。如母亲所愿,姥爷的晚年生活很安康,我们子孙都已长大成人,各自成家,正所谓儿孙满堂,老人家没有遭受过病痛的折磨,身体很健康,眼明心亮,安详的度过晚年,走完余生,(享年86岁)。在那样一个父母之命、媒婆之约的年代,老人家的这份相互恩爱是何等的弥足珍贵,也是我们后辈人值得发扬和学习的楷模,姥爷和姥姥用他们的生活点滴证明了古人提倡的“相濡以沫、相夫教子,相伴终生”的最好诠释。

  春天的故乡,在我的眼睛里,在我不再年轻的心坎上,他就像一本厚厚的书,在某种情感触碰到心灵深处时,你会忍不住翻开很多记忆中卫王姓。亲人的爱啊,总是他在的时候你永远感受不到,且不会去珍惜,一旦失去了,心中的思念和愧疚就会时时让你揪心和痛楚。也才能真正领悟:亲、莫大于亲情,爱、莫大于奉献的道理。

  小时候我心目中的爷爷是严肃的中卫王姓,甚至是威严苛刻的,以至于在我整个少年时期对爷爷更多的是害怕、疏远,他不善言谈,不苟言笑,都说隔辈的爱有时是有些武断的,这便是常说的溺爱,可我的童年,没有体会过,但是爷爷身上却有着骆驼一样的品格:强壮、淳朴、厚道、坚韧、倔强,

  爷爷一直很消瘦,从没有见胖过中卫王姓。(也许是因为旧时的生活艰苦,也或许是特有的家族基因的缘故,不管是他们姊妹兄弟8个,还是父亲这辈的亲兄堂弟,竟没有一个微胖的异类),总是戴着一顶都已经泛白的蓝帽子,帽檐褶皱,帽边汗水印记清晰,在布满皱纹的额头下,是一副瘦削的又泛着红润的脸庞,显得棱角分明。黑的、泛黄的色斑不规则的遍布在额头、脸颊、嘴巴上,眉宇交接处、颧骨边角上延伸出的皱纹如同“铁线描”一般纵横交错,胡须很多,上了年纪的人,谁又抵得过岁月的侵蚀,这是我们都会留给这个世界的印记。

  爷爷属于半文盲的一个农民,我很敬佩我的太爷和太太,在旧社会饭都吃不饱的年代,还能让自己的儿女都能识字学习,太爷育有六个儿子,两个女儿,爷爷排行老大,听我的父辈说述,旧社会,太爷在四十几岁的年纪就不当家了,把家庭的重担交给了爷爷,拉骆驼,放羊,務庄稼,这就是属于他那个年代的工作,也是他作为长子过早肩负的责任和担子,同时养成了他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习惯,小时候我们吃炒面棒棒,他在边上看见掉在地上的炒面,一边用手拾起来喂到嘴里,一边训斥我们:“娃娃啊、不知道珍惜粮食,迟早要被饿死的”,就连吃过的饭碗,还要用舌头舔的干干净净,我当时对他的话和行为总是不屑一顾,现在才能读懂爷爷在那个年代所经受的饥饿与心酸,为什么会对每一粒粮食那样的弥足珍贵中卫王姓。

  听健在的几位爷爷们常说,我爷爷很厉害,“大意也许就是说他脾气大,要求严”,大家都很怕他,姑舅弟兄几个聊天,听见门外我爷爷咳嗽一声,知道是老大回来了,赶紧一溜烟跑了,躲着不见,就是觉得害怕中卫王姓。也许因为是兄弟姐妹居多,年龄相差很大,都说“长兄为父”,在当时的生活环境下,无形中,给他自己肩负了很多的责任,也养成了他威严霸道的脾气,但是,爷爷却很会居家过日子,生性好强、家管很严,听我的五爷爷和六爹时常说起,他们也随我的爷爷一起拉过骆驼,换粮食,听六爹说当时他才十五岁,为了家口的人都能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子,孩子们大一点,都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现在的我根本无法想象那个年代是怎样的艰苦心酸,由于家里人口多,且一大家子又在一起生活,直到计划经济时代,家里还是不能解决温饱问题,我的二爷爷在十七岁的时候,光荣参军,离开家乡,三爷爷也是已经成家育子,靠放养骆驼维持生计,二爹和姑姑们都吃不饱饭,饥荒难忍,姑姑在三四岁了都还不能直立行走,面黄肌瘦,只能在炕上挪着身子活动,因此家里人都叫她“瘦女子”,听说当时在村庄有一支驻军部队,每当他们把吃剩的饭菜倒入水桶之后,爷爷便重新在水桶里捞起来,用清水漂洗干净,带回来让我的二爹他们吃,就在这样艰辛困苦的日子里,一家人和睦相处,齐心协力,度过了那段饥不择食的困苦难忘的岁月。

  看到爷爷种地的机会不多,或许是年龄的缘故,不怎么参加劳动,记忆的不多,他像所有的庄稼汉一样,把铁钎往上拗的时候,先淡淡的在手上“啐”一口唾沫,混着手上沾染的灰尘搓一搓,嘴角扬起“哼”的一声,一钎土便被翻了出来……,总是回想起爷爷干活的背影,被感动、感染,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中卫王姓。

  记忆最多的就是爷爷的羊群,每天傍晚,大批的羊群回家,听到他大声呵斥羊群的嗓音,挥动着响亮的鞭声,就知道是爷爷回家了,然后把不同体质大小的羊儿,分隔在不同的羊圈,开始填料、喂草食,身上总是挂一个手工编制的口袋,一根很长的鞭子,鞭杆被磨的光亮,那根鞭子不用的时候,爷爷都是放在屋檐或者墙缝的最高处,深怕我们玩耍给弄丢了,父亲姊妹居多,我的三爹也很早辍学,随着爷爷一道放羊,直到现在,还是没能摆脱养羊的习惯中卫王姓。

  小时候的我很早就懂事,老人都说娃娃行事早了,命苦,我也总是这样自嘲自己,因为爷爷的性格,很少和他亲近,觉得他不像别人的爷爷一样疼爱自己的孙子,不爱我们,以至于后来有一段时间,这种感觉成了我和爷爷之间很深的隔阂,我的抵触心理很严重中卫王姓。

  1997年我出外读书,弟弟也去参军了,(那年他十七岁),来年暑假时节,弟弟探家,我和父亲、弟弟去二爹家看他,也许早听说我们回家了,也许是巧合,我们刚到大门口,他就一个人在院子里站着,看见我们从大门口进来,赶紧迎了上来,抓着我和弟弟的手,眼里噙满泪水,哽咽着什么话都没说,只说了一个字“进”,亲情和理解,包容和感动,都定格在那一刻,从那时起,我对爷爷所有的误会和不解,都荡然无存,正所谓:血浓与水的情亲,无需任何语言的表达,我终于解开我内心很久以来的误会,其实爷爷对我们的疼爱,一直都在,而且是那样的深厚和牵挂,只是,他对孙子的疼爱,用他最质朴的方式,表达的更为含蓄、宽厚和博大,如他的为人一样,一生要求严格,凡事好强,不善言谈,心地善良,从不蹲在墙根与人闲聊,从不凑热闹拉是非,总是忙里忙外,风风火火,操持一家人的生计,无怨无悔中卫王姓。

  我的奶奶出生在古浪县昌岭山下的一个不起眼小村庄,祖籍青海,姓白,家里兄妹四个,排行老二,由于解放后家里被划分为富农成分,她的两个弟弟忍受不了饥荒与批斗的迫害,在一天夜里,带着全家老小,偷偷溜出村庄,先是在奶奶家匆忙的吃一口饭之后,从中卫县甘塘子火车站,一路西行去了新疆谋生,从此再也没有回来,听父亲说刚走没多久,红卫兵就追到了我爷爷家搜人,接着到火车站抓人,没见到人影,才作罢,那场运动,真有点赶尽杀绝的意思,一家人就这样从此天各一方,音讯全无中卫王姓。

  奶奶勤劳能干、待人诚恳和善,嗓音甜美,唱一好嗓子地道的青海“花儿”,爱干净,针线活好的惊人,会做刺绣,把家里收拾的很是有条理,父亲姊妹十个,穿着总是很干净,就连衣服裤子上的补丁,都能做的像模像样,平平整整,有好几次去北京出差,去看望远在河北的二爷,总是听他说述我奶奶;“做的饭菜很可口、针线活好,对他们弟兄几个都很好,是一位太好的大嫂……”,听着他说述记忆中有关奶奶的诸多琐事,我便沉默的低头啜泣(哭泣)……中卫王姓。

  我的父亲、姑姑或许遗传了奶奶的音乐细胞,对音乐很有天赋,都喜爱唱歌,乐感好中卫王姓。听我的大姨奶说,奶奶也被她们的母亲逼着裹小脚,但是奶奶倔强,又怕痛,大人给裹好之后,便偷偷再给解开,硬是没有被旧思想束缚,所以奶奶不是小脚。奶奶很是温顺,知书达理,聪明手巧,每当她的姐姐(大姨奶)来家里,两人盘坐在炕头,一边唱着青海花儿,一边绣绣球,做斗篷、绣花鞋,五彩斑斓、各式各样,惟妙惟肖、做工精细。记得我的三弟出生之后,奶奶特意做了一件刺绣绸面的虎头斗篷,那时候特别羡慕三弟,有福分穿戴,我们总是抢夺过来,披在自己身上,手里拿着一根木棍,扮演孙悟空满院子打闹,听到爷爷大吼一声,训斥我们,一溜烟就跑了,玩的是满心的欢喜和刺激。

  奶奶的一生很是操劳,却没有享过一天儿女的福,对远在新疆,杳无音讯的亲人也是时常挂念,听父亲说,那年,家里有五百元钱,奶奶提出来去新疆看看她的两个弟弟,爷爷怕花钱而拒绝了奶奶的要求,到去世的时候,都没能完成她这样一个简单的心愿,最终没能见上亲人一面,带着对亲人无尽的念想和牵挂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中卫王姓。那该是怎样的一个时代,吃不饱,穿不暖,经济萧条,现在看来再简单不过的一份心愿都不能满足。

  奶奶起初得病是胰腺炎,由于家人忽略,总以为是胃痛,没有及时就医,清晰的记得,奶奶总是抱着我刚刚出生不久的四弟,在我家新修的厨房,四弟趴着玩耍,他蜷缩成一团,静静的躺在炕沿边,实在痛的是忍无可忍的时候,才告诉我的父亲,赶紧去兰州做检查,大夫告诉家人是胰腺癌晚期,让家人回家准备后事,听大夫说,这种病,会非常折磨人,很痛很痛,能把一身的肉都给痛干了,可是奶奶从医院回来没两天就走了,走得很突然,给家里人没有任何一点准备的时间,奶奶一生爱干净,针线活好,可是走的时候,连一件精细像样的寿衣,寿鞋都没有穿上,在家人的悲痛和泪水中,用粗糙的大线缝制了一件衣服,买了一双布鞋穿上,连一句完整的话都没有留给我们,就走了,这也许是上天怕奶奶遭罪,免受病痛的折磨,对她的一种解脱吧,老人家离开我已经三十年了,走的时候才五十五岁,也是太过年轻,成了我们一家人常常心疼和不舍的地方,奶奶去世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爷爷的情绪很低落,时常一个人蹲在墙角,低着头抹泪,他是想念我奶奶了,老两口相伴一生,磕磕绊绊,生儿育女,却早早的抛下一家老小过早的离世中卫王姓。父亲同样痛苦也很责备自己,没能尽到孝道,在今天看来,几瓶消炎药就能看好的病,硬是拖着变成了癌症,我知道很多年来,我的父亲都不能原谅自己,把对奶奶的亏欠深深的埋在心底。

  爷爷也是在我刚刚去新疆上班的那年去世,和我的姥姥去世相隔七天,我的父亲和母亲在短短的一周时间里,经受了同时失去两位亲人的双重打击,内心很是煎熬痛苦,这些年来,我总是在幻想,如果爷爷奶奶都还活着,该有多好,还能多享几天清福,可是,他们都狠心的留下我们而去,留给爸爸、妈妈、姑姑、姐弟多少心痛、多少泪水,多少不舍……中卫王姓。

  很多年来,我都不能平静的接受这个现实,因为,他们去世,我都没能看上一眼,没能在我有能力赡养他们的时候,吃上我的一口饭,没能享受到孙儿的一份孝心,在我身上切身体会到什么是:“ 子欲孝而亲不待”中卫王姓。

  每当看着别人成家立业之后,还有爷爷奶奶陪伴在身边,闲暇之余,陪他们闲聊,陪他们遛弯,听他们唠叨,亲手给他们做顿好吃的,买新衣服给他们穿,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而对于我,今生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从我外出工作的那一天开始,做梦都没想到,竟成了我和他们的永别,留给我的只有无尽的遗憾和思念、和那份不舍的情怀和牵挂,这样的心情,只有失去亲人之后,你才能够切身体会到的遗憾中卫王姓。

  而今的我,也已不惑之年,在他们身上,我延续了生命的活力,储备了对生命不懈追求与积极向上的人生动力,学到了他们即便不善言谈却教诲我很多的美好品格中卫王姓。

  敬爱的爷爷奶奶,您留给我的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教会孙儿怎么样善待我健在的父母儿女,我也会教导我的媳妇,怎样赡养亲人,教诲我的儿子如何知恩感恩中卫王姓。

  悲伤随着时间褪去,记忆却成了永恒,凝结成心间不散的残留,潦草几笔,无法替代我蛰伏在内心的忧伤中卫王姓。三十年了,你们的音容相貌依旧,如果说爱是记忆中绽放的花朵,您们就是唯一的种子。

  甘肃酒泉

  文子

  2018年7月-2019年4月

代祭祖祭祀视频 点击播放!

代烧-001.jpg

代操办 加微信看看!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本文链接:https://wangzijinci.com/post/7911.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内有转载或采集其他平台内容, 若有文章涉嫌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传统风俗和习惯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倡导家祠文化,抵触封建迷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