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晋祠

云南曲靖爨氏后裔在北京门头现身:曲靖王姓

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57e34bde4cdc515eb199071d5f4cb5fd_20221209164906167057574653266.png

  云南曲靖爨氏后裔在北京门头现身

  支云华

    从公元339年崛起的云南地方大姓统治者——爨(cuàn)氏地方政权,其统治中心在今天云南的曲靖(当时称宁州,为全中国十九州之一)曲靖王姓。爨氏地方政权统辖着《三国志》和《华阳国志》中称为“南中”的今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地区,直至公元748年止,爨氏地方政权雄踞古南中地区的统治势力共计409年。

    爨氏地方政权统治南中期间,遗留在曲靖的碑刻文物——《爨宝子碑》和曲靖市陆良县的《爨龙颜碑》,是爨氏在公元405年和公元458年称霸古南中地区的物证,两通爨碑上铭记载着爨氏家族的辉煌历史,爨宝子为“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龙颜是“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曲靖王姓。两通爨碑都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爨氏势力独踞南中共409年,南诏国崛起后灭爨,爨氏统治势力逐渐消亡,连爨姓也在云南范围内销声匿迹,没留下一丁点儿爨氏后裔的蛛丝马迹,这给后人研究爨氏地方政权统治古南中地区409年的历史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爨氏后裔到哪里去了?这是所有搞爨氏族史研究者极其关注的问题曲靖王姓。

    无独有偶,在爨氏消亡1252年后的一天,即公元2000年8月18日的《中国文化报》,在第二版上左下角刊登了晓晨先生《在明清村探古》一文,此篇文章图文并茂,把北京门头沟区那个“川底下村”介绍得很清楚,但因作者不认识“爨”字和用错了字,就把“爨氐”错写成了“川底”曲靖王姓。该村以“爨氐”作为村名,特别是照片上那个写在村中房屋山墙上的大字“爨”,使笔者看到了云南曲靖爨氏后裔存在的可能。他们的祖先应该就是《蛮书校注•卷四》中所称的“西爨白蛮”。“西爨白蛮”在唐代天宝七年,即公元748年遭到南诏国国王阁罗凤的大肆杀戮,此灭爨之事件,在史籍《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七下•南蛮下》中有载述:“……阁罗凤遣昆川(今昆明,笔者注)城使杨牟利以兵胁西爨,徙户二十余万于永昌城(古“永昌”即今保山、大理、德宏的大部分地区。笔者注)。东爨以言语不通,多散依林谷,得不徙……”。爨氏家族从此就在云南神秘地消失了,留下许多令人至今难解的谜团。北京门头沟区“爨氐下村”的存在和被发现,为研究爨氏族史提供了线索及实物证据。

    《在明清村探古》一文中的“川底下村”应为“爨氐下村”才正确曲靖王姓。因为《南齐书•州郡志》中载爨氏出于氐叟,史称“爨氐”。可以推断爨氏在公元748年遭到南诏国国王阁罗凤的大肆杀戮后,为了生存,他们中有人伺机北逃至现在的北京门头沟隐居下来,在明清时又发展起来成为村落,故又名“明清村”。他们不忘祖宗,以“爨氐”作为村名,并大书“爨”字在村中房屋的山墙上作为明证他们是爨氏后裔的标志,此据说明北京门头沟区“爨氐下村”的居民应该是云南曲靖的爨氏后裔当可无疑。

    我后来在观看中央电视台介绍爨氐下村的节目中,看到爨氐下村居民生活习俗中的饮食文化有和曲靖一致的,就是爨氐下村的居民在做粑粑时,先在锅中放好水,把圆形粑粑放在水的周围,然后盖上锅盖,烧火至水略干时粑粑就熟了曲靖王姓。此饮食文化的方法跟现在曲靖的一模一样,而且此方法只有南方的云南曲靖才有,这亦是证明北京门头沟区爨氐下村的居民,是汉、唐时代时曲靖爨氏的后裔,此饮食文化乃是证据之一。

               云南省曲靖市文物管理所 支云华

爨碑亭

爨氐下村

预约烧元宝祭祖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会去墓地为已故的亲人扫墓,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尊敬。烧纸钱是其中的一种习俗。烧纸钱,也称为“祭纸”或“冥币”,是一种象征性的财富,用于祭祀已故的亲人。这一习俗源于古代的信仰,人们认为死者在阴间也需要金钱来维持生活,因此会烧纸钱给他们,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也能过得好。

预约烧金元宝-002.jpg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1,反馈资料:视频片段;
2,所需资料:被祭祀人+祭祀地址+祭祀人姓名;

本文链接:https://wangzijinci.com/post/8163.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内有转载或采集其他平台内容, 若有文章涉嫌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传统风俗和习惯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倡导家祠文化,抵触封建迷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