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晋祠

昆荣公的书法与《郑板桥全集》:板桥姓王

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57e34bde4cdc515eb199071d5f4cb5fd_20221209164906167057574653266.png

  作为小辈我与昆荣公并无交往,因与大父是湖南同乡且于民国时期移居广西宜州德胜,遂以亲戚相称,所以算是我的爷爷辈了板桥姓王。昆荣公悬壶为生,解放后进入我地一较大医院工作直到去世。孩提时代,我常随大父到他的住所,记忆中他家无长物,惟书不少,原本在湖南时,家中书籍更多,当年为避战火便于行走,只带了少量的必要的书出来,这套由上海扫叶山房民国二十年影印的《郑板全集》便是其中之一。昆荣公极喜书法,且对板桥体情有独钟,由于条件所限,当时无法找到更好的字帖,这套四册的《全集》便成为他研习板桥体的“法帖”了。

  昆荣公被认为是医院中书法最好的人,所以凡有书写之事,皆由他操笔板桥姓王。他也乐此不疲,一是工作,二可当作练字,三不需浪费自己的纸张笔墨,那个年代穷呵,能节约便节约,说得世俗些,也是一种生存之道。医院的科室名牌、工作制度等皆由他书写,来就医的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他的字,“看,这字写得真好”,这是患者们的评价,一传十十传百,昆荣公的名气渐渐响了起来,顺理成章地成为大家公认的“书法家”了,于此他只是笑笑而已。

  1970年我读小学时,大父给了我一本柳公仅的《玄秘塔》,置办了笔墨纸砚,让我习书作业板桥姓王。开学那天我堂而皇之地将它们放在课桌上,一个姓郭的老师见后(他的儿子当时与我同桌),说这是封资修,没收去了。后来得知,这字帖是大父从昆荣公处索取来的,今天想来还真的可惜。多年以后我见到了当年的同桌,提起此事,他说完全没有印象了,如果是真的,我替过了的人向你道歉。现在,我能用毛笔写几个字,知道点平平仄仄,认得些起承转合之类,完全是受当年大父与昆荣公的影响。

  昆荣公去世后,他的书也散了出去板桥姓王。《全集》中的《诗钞》、《词钞》在我手中,另外两册却不知何处去了。书上的印章据说也是昆荣公的大作,看得出在汉印上是下了心思的。我很少看到昆荣公治印,有一次是为了伪造一件文书上的印章,我见过一次,也是惟独的一次。我母亲是东北人,她说当年出关时,我大舅也干过这样的事情。以我的眼光看,治印并非昆荣公的长处,他的印难说有圈点处,功夫远在他的书法之下,水平至多只能说和路边刻印谋生者相上下。书非精善之本,因为先辈旧物,我还是收藏了多年,如重珍宝。

  古人云:书者,小技也板桥姓王。然而昆荣公却守住这个“小技”侵淫几十年不放,对着四本不是字帖的字帖用尽心力、殚精竭虑,终成一面。昆荣公的“板桥体”书法作品,虽有小变,略参东洲笔意,总的来说还是在板桥先生的圈圈中游走,即使如此,我认为很多习此体者的水平都在昆荣公之下。再看时下流行的一些所谓书法,打着突破传统的旗号,染色做旧拼接,制造出些不伦不类的作品,自认为标新立异,其实是在扼杀书法,无视书法文化。“书,心画也”,书法说的是笔墨精神,而不是异端另类;体现的是温文尔雅,而不是莽夫弄针。昆荣公是十分明白书法意趣的人,从他留下的书法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点。

  大父也去世三十多年了板桥姓王,我想大父与昆荣公也在上面相会许久了,不知道上面有没有笔墨纸砚,有没有书法!

预约烧元宝祭祖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会去墓地为已故的亲人扫墓,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尊敬。烧纸钱是其中的一种习俗。烧纸钱,也称为“祭纸”或“冥币”,是一种象征性的财富,用于祭祀已故的亲人。这一习俗源于古代的信仰,人们认为死者在阴间也需要金钱来维持生活,因此会烧纸钱给他们,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也能过得好。

预约烧金元宝-002.jpg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1,反馈资料:视频片段;
2,所需资料:被祭祀人+祭祀地址+祭祀人姓名;

本文链接:https://wangzijinci.com/post/19005.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内有转载或采集其他平台内容, 若有文章涉嫌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传统风俗和习惯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倡导家祠文化,抵触封建迷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