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士洪湖打游击:怀念大祖父穆英:洪湖祭祖宗族祠堂
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我的大祖父穆英,又名穆经文,是新中国成立前的革命烈士洪湖祭祖宗族祠堂。他是烈士,我是2018年春节回老家监利县桥市镇,大年初一上坟祭祖才知晓的。
大祖父的烈士墓碑,立在桥梁村穆家墩的一块农田里,冬天农村的景致难免有些萧条,但周边的小麦和油菜生长旺盛洪湖祭祖宗族祠堂。大哥说,墓碑是前两年监利县人民政府新立的。墓碑的正面,一颗鲜红的五角星下方是“穆经文烈士之墓”七个大字,背面是他的生平革命事迹。祭祖的鞭炮声轰隆作响,划破长空,久久回荡。读着碑文,我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英雄辈出的年代,鞭炮声似乎成了枪炮声,让人波涛汹涌,饱含泪水。英雄不问出处,但作为他的子孙后代,至少我有责任去了解自家祖辈的这段历史,来弥补这份迟来的崇敬。
仅靠两百字左右的碑文显然是不够的,大哥提供了一本他收藏的1987年《桥市区志》,里面有大祖父一生较为简单的记载洪湖祭祖宗族祠堂。作为乡镇一级的基层政府能有地方志,实属不易。大祖父的一生是极其短暂的,他生于1907年,卒于1931年,牺牲时年仅24岁。他的一生又是极富传奇的,他曾参与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洪湖苏区开展游击战争,并在近代革命史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
时势造英雄,英雄出少年洪湖祭祖宗族祠堂。从随时任民国湖北省参议的曾祖父穆容卿,自老家监利赴武昌荆南中学求学开始,他的人生轨迹就开始变得不一样,与那些我们熟知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校期间,他受董必武、陈潭秋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影响,于1925年光荣入党,那时他才18岁。1927年在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毛 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后,他受党组织派遣,回监利县洪湖一带开展农民运动,建立革命武装,并在桥市镇桥梁村王家墩成立了朱南第一个党小组。1928年至1929年间,他组织游击队先后在洪湖、桐梓湖、白鹭湖一带活动,一面打击敌人武装自己,一面串联发动群众,恢复和发展农会组织,逐步发展到拥有游击队员三百多人、步枪九十余支和重机枪两挺。他不徇私情,严惩地主恶霸刘锦川,至其弃家逃居武汉;他火烧敌营,破坏保董刘克友驻点,打击地方恶霸势力嚣张气焰;他不怕牺牲,夜袭螺山吴王庙国民党驻军——鄂军教导师独立团特务连;他机智勇敢,率领民众用鞭炮和洋铁桶吓跑敌人,成功保卫游击队驻地贺刘墩;他克服重重困难,从汉阳兵工厂购买枪支,壮大武装力量……1930年,他已从最初的朱南游击中队党代表、监利县游击大队党代表,升任至中国工农红军洪湖军事政治学校一大队的大队长兼政治教官,代理教育长。
大祖父短暂而辉煌的一生,是与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洪湖苏区的命运紧紧相连的洪湖祭祖宗族祠堂。查阅党史发现,1930年中原大战军阀混战期间,中共领导下的农民运动得到较快较大的发展,并在全国建立了多个革命根据地,此时百里洪湖西岸已成为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混战结束后,蒋介石开始纠集力量,对苏区发动围剿。1930年底,第一次反“围剿”期间,大祖父在贺龙、周逸群等湘鄂西特委的领导下,被调离军校任江右军的游击队大队长,派往公安、石首恢复和发展群众武装,和红军独立团一道同敌人开展游击战争。1931年3月1日开始,对洪湖苏区江南地区发动的第二次疯狂“围剿”,国民党陆军第十军军长、湘鄂川边区“清乡”督办徐源泉纠集了四个师的兵力。战争是惨烈的,我甚至可以从党史寥寥数字——“苏区的藕池、石首等地相继失陷”读出历史的血雨腥风。大祖父奉命掩护部队从石首向监利洪湖地区作战略转移,不幸的是在江陵县资福寺遭敌袭击,为保护战友熊大海而身负重伤,并在转往邓家庙红军医院治疗途中,因伤势过重而牺牲。他的生命,于1931年3月的某一天戛然而止,具体哪一天我也无从可考。
英雄的英年早逝,造就了革命历史的悲壮厚重,但也正是有了他们的壮烈牺牲,才换来了我们今天来之不易而倍加珍惜的幸福生活洪湖祭祖宗族祠堂。据《监利人民革命史》记载,据不完全统计,1927年至1945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牺牲在监利县的革命烈士人数就达5.48万人,在监利工作和战斗过的县团级以上干部就有353人。他只是无数革命先烈中的一员,历史会永远铭记他们,人民更不会忘记他们!大祖父穆英于1983年被国家民政部批准为革命烈士。《监利人民革命史》和《监利人民革命三十年(1919-1949)》等书籍都有记载,多次出现他的名字。百度百科也有收录,标签是“湖北监利农民暴动领导人”,但配图错误,我申请订正没有得到批准。网上还有其他仁人志士也提到大祖父的革命事迹。
提到洪湖苏区的革命游击战争,就不得不说经典歌剧电影《洪湖赤卫队》洪湖祭祖宗族祠堂。《洪湖赤卫队》是1959年10月,湖北省向国庆十周年的献礼剧目,是我国民族歌剧的瑰宝。《洪湖赤卫队》反映的是,1930年以监利县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洪湖苏区游击队、赤卫队与白极会(一称北极会)作斗争的故事。经久不衰的革命故事和经久传唱的红色歌曲《洪湖水浪打浪》,勾起的不仅是很多人对那个时代的回忆,也掀起了关于主人公韩英原型的探究热潮。查阅资料,认为原型是贺龙元帅的大姐贺英的比较多,但贺英不是党员,也没有到洪湖苏区工作过;有认为是新中国第一任监察部长钱瑛的,但她是1931年到洪湖苏区的,时间不符;有认为是监利县第一任县委书记陈步云的,但时间也不符,他在1929年就牺牲了;也有认为是时任湘鄂西省妇委书记张孝贵的,当然也有认为是大祖父穆英的,等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诚然,为文艺作品的主人公找原型是不科学的,因为文艺作品总是典型化的,有虚构的成分,但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任何艺术形式都不可能脱离现实而独立存在。我可以接受的基本事实是,《洪湖赤卫队》是根据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监利洪湖苏区发生的真实事情高度概括、提炼出来的。
巧合还是事实?本着追求真相、还原事实的心,经过一番穷根寻叶之后发现大祖父穆英与韩英有很多关联之处,除了最直接的名字都有一个“英”字外,还有许多:一是时代背景和故事情节基本相符,《洪湖赤卫队》反映1930年洪湖苏区的游击战争,此时大祖父也在洪湖苏区开展游击战争;二是身份基本相符,大祖父曾任洪湖苏区监利县游击大队的党代表,剧中韩英的身份也是党代表;三是《洪湖赤卫队》中游击队大队长刘闯的原型姜炳炎(也有争论),担任过监利县游击大队的大队长,与大祖父搭过班子;四是小时候,听大祖父唯一的女儿,也就是我的姑妈,说起过他与白极会斗争的故事,遗憾的是我懵懂不懂事,现在想去求证,她老人家已经去世了;五是《洪湖赤卫队》中恶霸地主彭霸天所在的彭家墩,现实中监利县柘木乡彭阮村也有彭家墩,也在洪湖边上,是我姑妈出嫁后生活的地方;六是大祖父战斗和工作过的洪湖军政学校旧址,就在我老家桥梁村隔壁北吴村的一个祠堂里,路程不到一公里,我小时候还经常去玩洪湖祭祖宗族祠堂。等等此类,不胜枚举。至于韩英为什么是女性?据第一代扮演者王玉珍女士说,角色最初是男性,但从艺术的角度不易表现,不容易感动人,所以才改为女性。
从发现大祖父是革命烈士,急于了解这段历史,厘清他是不是韩英的原型,已经过去了两年多洪湖祭祖宗族祠堂。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他是不是经典人物的原型已经不再那么重要,因为我更愿意相信,韩英的原型不是哪一个人,而是那个年代的一群英雄儿女。清明来临,成此拙文,是为了缅怀先烈、了却心愿,更是为了激励在世、启迪后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他的后辈们,我们应该在学习和工作中要怎样传承弘扬他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汲取奋力前行的强大力量;应该教育后辈的后辈们要怎样不忘先辈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做一个对国家人民社会有用的人。
最后,借用张喜海先生颂解放军烈士穆英的一首诗来结束:“敌人那里夺钢枪,就在家乡建武装;率士洪湖打游击,‘清乡’水上送军粮;‘热情’已化狼烟散,‘神兵’被破魂恐慌;出没芦丛显神手,思民为党献衷肠洪湖祭祖宗族祠堂。”
人民英雄洪湖祭祖宗族祠堂,永垂不朽!穆英爷爷,永垂不朽!
预约烧元宝祭祖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会去墓地为已故的亲人扫墓,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尊敬。烧纸钱是其中的一种习俗。烧纸钱,也称为“祭纸”或“冥币”,是一种象征性的财富,用于祭祀已故的亲人。这一习俗源于古代的信仰,人们认为死者在阴间也需要金钱来维持生活,因此会烧纸钱给他们,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也能过得好。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1,反馈资料:视频片段;
2,所需资料:被祭祀人+祭祀地址+祭祀人姓名;
本文链接:https://wangzijinci.com/post/29321.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内有转载或采集其他平台内容, 若有文章涉嫌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传统风俗和习惯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倡导家祠文化,抵触封建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