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乔与紫瑶山
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01.自讨没趣的聊天
昨天还是台风前奏呢,有个苑前老表给我电话:出来见个面吧,喝杯茶,聊聊天。本不想去,但他说:好久没见啦,几年了吧?出来吧,找个地方坐一下。
最受不了人的殷勤,尤其那种“出来啦!出来吧!”,让你六神无主,只好循声而去。
见面也没什么事好聊,就聊了一下他的紫瑶山。他问我:去爬过紫瑶山吗?我说:去登过。他说:有区别吗?我笑笑。然后他问:你认为泰和境内最有名的山,应该是哪座?我说:你当然是想我说是你们苑前老表的紫瑶山啦。他说:为什么呢?是因为它高吗?它在泰和的山中,也不算最高啊,好像还有比它更高的山吧,比如水槎的西阳山好像比它高。
紫瑶山,位于泰和境内,与吉安、兴国相望。海拔909米。
我说:没听说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吗?有没有名,主要看有没有仙,有没有“文化”,山高不高根本不重要。就像你一样,也不高,比我还矮起码三公分吧?但因为你有钱,走到哪里人家不都是喊你“老板”吗?人家就看重你的钱,根本不在乎你高不高,矮不矮。
他说:你损吧,我不在乎。我就在乎你是不是真认为紫瑶山是泰和最有名的山?
我说是。
他说:你真这么认为啊?我还不大敢相信呢!——呵呵,把我当联合国名山评定委员会主席啊。
临拉倒时,他一再说:那你给写写我们苑前的紫瑶山吧,下次回去苑前我请你喝碗地地道道的苑前牛肉汤。我说:拉倒吧你,牛肉汤。一股的牛毛味,闻到都晕三里地,还喝。
他说:那就今天的这顿茶好了,也近二百大元啦,也够你写一篇的——你一篇也就值喝这么个茶。这个睚眦必报的人,把我气得。
这就是受不起殷勤,随便出去和人见面瞎聊的后果:不仅自讨没趣,还又弄来一篇“命题作文”。以后一定要接受教训,不再随便出去和人瞎聊了。
02.天祥欲语王子乔
宋理宗宝祐二年(1254)的一个秋夜,文天祥面对紫瑶山,吟成了一首题为《夜坐偶成》的诗:
萧萧秋夜凉,明月入我户。
揽衣起中庭,仰见牛与女。
坐久寒露下,悲风动纨素。
不遇王子乔,此意谁与语?
文天祥诗中所神交的王子乔,是王氏的始祖,也是传说中的古仙人。姓姬,名王乔,又名王晋,字子晋,又字子乔,周灵王太子。幼好道术,喜吹笙作凤鸣音,百凤皆汇集于庭。曾游伊、洛,遇道人浮丘公接引至嵩山,修炼石精、金光、藏景、録神之法。传说三十余年后,相约家人在缑氏山相见,家人于山下,见其在山顶控鹤升天而去。
与吉安、泰和、兴国三县相望的文天祥家乡附近的王山(又名匡山),即现今苑前老表的紫瑶山,传说也是王子乔控鹤升天前,修炼的其中一座灵山。之所以曾称为王山,可能就是因为跟王子乔有关。
春天的紫瑶山,绿叶观杜鹃,一半是仰慕,一半是红颜。
这个王子乔,在中国仙家的列籍中,极负盛名。几千年来,一直受到不同朝代帝王们的封敇,乃至建庙立号予以纪念。武周圣历二年(699)二月初四,武则天由洛阳亲赴嵩山封禅,返回时留宿于缑山升仙太子庙,并为撰写碑文书丹,号王子晋为“升仙太子”,改子晋祠为“升仙太子庙”。五代时又受封为“元弼真君”。宋徽宗时再封为“元应真人”, 宋高宗绍兴年间加封为“善利广济真人”。元代,世祖忽必烈敇封缑山道观庙号为“先天宫” 。清代乾隆帝曾题诗《登缑山》:“缑岭茏苁嵩岳连,传闻子晋此升仙”。
这么一个名满华夏的仙家,谁不想“欲与语”呢?
王子乔:幼好道术,喜吹笙作凤鸣音,百凤皆汇集于庭。
自传说中的王子乔在此修炼,后控鹤成仙升天后,几千年来,就一直有人步王子乔的后尘,在这座富于仙气的紫瑶山上修炼,从未断绝过。据说,紫瑶山周围方圆五十里的村庄,风水极好,就因为受紫瑶山仙气的熏蒸,以致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远的如这除了王子乔,就不想“欲与语”的文天祥,近的就更多了,比如我“身边的二罗”:虽然蛰居小县城,却是全国有名的大剧作家罗曰铣先生;我有幸与之中学同班的同学、复旦大学的教授、《红楼梦》研究名家罗书华先生。他们都是紫瑶山脚下小村庄出来的,之所以今天能这么有才有名,大约就和这紫瑶山的仙气脱不了关系。这正是让我既羡慕不已,又耿耿于怀的地方:如果我也能在这紫瑶山的脚下出生,沾点它的仙气,哼,看我不成为北大的教授,全世界知名的大剧作家……
尤其那个罗书华,高考结束后他来我家吃了一顿饭,几十年后的三年前,他来深圳参加一个什么《红楼梦》研讨会,又吃了我一顿。我却至今没吃回过他半顿,实在有点耿耿难以释怀。好在我每次回泰和时,大剧作家罗曰铣先生,都要请我吃一顿中饭。有一次我不好意思(可不像罗书华),想要买单,大剧作家说:不行,这是他的地盘,他说了算。我也就顺势作罢,算了。有一次我问罗曰铣先生:和罗书华是不是同宗同村?大剧作家说:不是。我心里想:管你是不是,反正你们都是紫瑶山下的苑前老表,又都姓罗,五百年前是一家。就当着吃回了罗书华,而且还不止二顿,赚得多了。这样一作意,心里就好受多了,不再耿耿了。
03.“文化”靠附会
要说王子乔有没有真的在紫瑶山修炼过,这个还真是“莫须有”。所谓“莫须有”,就是“或许有”——也可能是“或许没有”,谁知道呢。但只要你能穿凿附会,或许就能“莫须有”。
如何“穿凿附会”呢?
王子乔是周灵王的太子,东周时人。而泰和古称“西昌”,其府治的设置,就是在西周时。今天县城往冠朝过去不远,快要到之前央视特约评论员、海军少将尹卓将军的祖籍地逢源,319国道边的一个上坡,有一处文物保护单位西周城墙遗址,一段土筑城。这个地方以前是一个陡弯坡,应该和这处西周城墙遗址有关。我小的时候,在泰和历史上第三位进士状元曾彦(1425-1503)的老家南坑,听过一段和这处城墙遗址有关的故事:
说是曾彦老来中状元(55岁)后,衣锦还乡回南坑,要经过这处遗址的门楼下。这个地方不属于南坑的地盘,而归逢源。据说曾彦和逢源尹家有亲戚关系,是尹家的外甥。曾彦在中状元前,家境贫穷,靠砍柴卖柴维持生计,却还总是手不离卷,不停参加乡试,却总是落榜。因此被富裕的舅家看不起,认为他异想天开,卖柴命却想做天子臣,不知天高地厚。这次曾彦果然中了状元,让舅家情何以堪?但尹家人还是不愿低头,就在曾彦回南坑的必经之路,也即这处城墙的门楼上,骑胯上一个全身裸体的玉女,想让曾彦承受“胯下之辱”:不怕你曾彦中了状元,你还是要从我的胯下经过,我还是赢家。你看,这就是“文化”,这种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文化”,今天依然盛行。生活中,社会里,时时处处,你都可以感受得到。
据说,曾彦当即索笔写下一首《穿玉户》的诗:
香胯今成玉门关,
欲阻金榜传普天。
须知天子出瑶池,
何况文星下尘凡。
写罢,将诗置于玉女处,打轿穿行而去。
曾彦的意思是:哪个不是娘生的呢,谁又不是从玉女的这个胯下出来的呢?就算是天子,他也是从这里出来的。因此我这个状元从这胯下过,算不了什么,并不觉得受到什么侮辱了。
如果这个故事可信的话,就说明这处西周古城墙,在明朝的时候,还在起着作用。设有门楼,是一个关口,只不过可能没有人看守。
也许有人会说了:你这么东拉西扯,什么意思呀?这和紫瑶山有几毛钱的关系?
小标题不是说了嘛,“文化”靠附会,而紫瑶山是不是苑前老表的泰和第一名山,靠有么有“文化”,也就是说靠能不能和王子乔扯上关系。而王子乔有没有可能真在紫瑶山上修炼过,就要看能不能将王子乔“穿凿附会”和泰和有关系。而这段西周古城墙遗址,和曾彦的《穿玉户》诗,或许能将王子乔和紫瑶山扯上“莫须有”的关系。这样,紫瑶山成泰和第一名山,就有了底气。有大仙人撑着呢,能没有底气?
就这么着吧,也就一顿不到二百大元的茶,还想我能将在紫瑶山上所有修炼过的仙人,都给你苑前老表罗列出来不成?
王子乔与紫瑶山
预约烧元宝祭祖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会去墓地为已故的亲人扫墓,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尊敬。烧纸钱是其中的一种习俗。烧纸钱,也称为“祭纸”或“冥币”,是一种象征性的财富,用于祭祀已故的亲人。这一习俗源于古代的信仰,人们认为死者在阴间也需要金钱来维持生活,因此会烧纸钱给他们,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也能过得好。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1,反馈资料:视频片段;
2,所需资料:被祭祀人+祭祀地址+祭祀人姓名;
本文链接:https://wangzijinci.com/post/97.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内有转载或采集其他平台内容, 若有文章涉嫌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传统风俗和习惯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倡导家祠文化,抵触封建迷信!